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体育课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体育理论课是以运动技能知识、体育科学理论、健康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理解体育,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的进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从中学体育理论课现状出发,从学生身体发展、学生体育思想建设、学生终生体育等方面探讨中学体育理论课建设的价值,并提出改善中学体育理论课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是现代体育教学思路。现代教学论提出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学生主体论,主张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培养学生快乐体育、主动体育及终身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影响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 ,探讨了影响我国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的因素。研究发现 ,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强调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习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价 ,体育社会化程度不高 ,体育活动场所不足以及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等是目前影响我国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游戏,阐述体育游戏具有提升学生社交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功能。体育游戏的特点包括针对性、灵活性、自由性、竞争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素质等。高职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比如注重讲述和示范体育游戏、注重体育游戏组织引导,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身心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龙岩师专公体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师专公体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 ,体育消费意识与结构等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但对体育的认识缺乏实践性和深入性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有待于优化 ,学生体育消费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建议学校可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措施 ,并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促进我校学生体育人口的进一步提高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要从学生抓起,要突出解决好体育兴趣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改变目前体育课程建设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保证终身体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体育情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对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对学校体育地位、学校体育"责、权、利"、健康第一、学生兴趣、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学生心理问题、体育中考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体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在《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针对传统体育教学中只注重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和发展学生体能,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总结自己在课堂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的一些做法与经验,着重阐述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几点理由及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自制体育小器材、改编或自编体育运动项目来培养小学生从事体育运动、获得体育乐趣等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结论:学生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程向课外延伸的主要载体,是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关键,必须加强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育社团间的互动。建议:以课程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学生体育社团课程文化功能拓展的基点,并注意体育课程文化对学生体育社团渗透的主导性以及融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学生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学生人生体育的最后环节,而只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将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包括他所处的各种场所,体育无处不在;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强调教师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会学生继续学习、锻炼与再提高的能力,重视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真正将"健康第一"贯彻始终,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的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平等权、人身权。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和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高校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对于体育权利缺乏应有的认识、高校体育教材的滞后,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体育活动场地、器材,选择新兴大众体育项目作为教学教材,增强学生行使体育权利的观念和能力,健全保障体育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在实现学生体育权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理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体育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但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建议:1.普通高等院校要将体育课程体系的合理优化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给予其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有效支持.2.普通高等院校要提高体育课程考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的比重,降低学生试图应付体育课程而将精力放在学习等其他领域的思想.3.普通高等院校要切实制定要求,引导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注入更大的精力.  相似文献   

14.
杨钦 《体育世界》2007,(6):43-44
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明了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几个概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即课堂体育、课外体育及文化体育节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定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得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体育成为培养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它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使学生学习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并能成功、愉快地从事运动,形成社会接受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参与体育,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法,探讨影响学生自觉锻炼因素的内因、外因,结果显示,学生体育意识较强,但体育行为与体育意识相比较有待提高和加强。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工作,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校体育、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和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觉锻炼的良性影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有效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有机结合的意义在于,改变学校体育的封闭状态,给学生营造一个连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的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也能不间断地进行锻炼,形成终身体育观.通过对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内在联系的揭示,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体育专业学生在人际交往和体育比赛中体现良好的个人礼仪素养,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体育礼仪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学校比较少开设礼仪素养方面的课程,学生比较缺乏体育礼仪素养方面的知识。建议学校重视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礼仪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渗透相关的体育礼仪教育;建立对学生的体育礼仪评价机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体育礼仪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需求、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停止体育课后的体育需求,并提出对高年级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思考。1.三、四年级开设选项制课内体育俱乐部(1)选项制课内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时和活动安排仅考虑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放松了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指导和要求。结果在他们还未具备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情况下,就毕业步入了社会,出现了“低年级有体育、高年级减体育、毕业后停体育”的尴尬局面。学生的体质状况明显下滑。因此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