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茜  陈国强 《体育科研》2015,(5):1-4+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公共关系中的公共传播理论及CIS理论,对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形象塑造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北京、厦门及国外知名马拉松赛,从理念层面、行为层面和视觉层面,提出建立赛事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议。本文认为存在于赛事中的特定体育公共关系,能够促使赛事主、客体通过传播与沟通达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进而为赛事形象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推进赛事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中国田径协会批准,由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办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始于199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届,是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大连马拉松赛后,国内和上海传统的重大体育赛事。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比赛规模逐年扩大。2001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时,参赛国家和地区已达22个和国内十多个省市,一万多名中外长跑爱好  相似文献   

3.
马拉松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田径项目、奥运会的压轴大戏,极大地体现了人类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我国作为国际马拉松大家庭的一员,在198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目前,每年从1月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到12月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内许多城市都在举办全程或半程马拉松赛,其中不乏一些有世界影响力的赛事。马拉松运动的广泛参与性是其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由于参与人数众多,且体质与健康状况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和运动性意外。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扬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现状及其对举办城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参赛地区、比赛项目、竞技水平、赛事服务水平已达到世界级赛事标准;扬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兴起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加了城市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提高了城市的人文价值和市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了扬州市市容市貌;增加了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了扬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扬州市城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的发展.同时针对赛事举办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扬州马拉松赛快速稳定、文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丹 《体育科研》2017,(2):28-32,43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选取上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为研究对象,2013—2015年上海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和马拉松系列赛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和归纳在上海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海马拉松运动如何健康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2013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包括主办城市概况、赛事主题、赛事格局、赛事规模、赛事亮点、赛事奖励、交通管制及后勤保障、企业赞助市场开发7个方面进行解读,总结出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宣传保护母亲河、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和创造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的社会四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首届2015温州国际马拉松赛进行较大规模的调研实践活动,全面评估了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赛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本届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主要分析该项赛事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9,(11):56-57
2009年9月16日下午,“2009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暨第十一届全运会马拉松赛”赛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正式召开。赛事主办方中国田径协会代表、高校挑战赛的主办单位之一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代表、赞助商代表和赛事推广方代表及相关人士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王查娜 《新体育》2007,(5):47-47
从2003年3月30日第一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厦门马拉松赛成为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名片。从此,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成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开跑日。从第一届的11560名运动员报名.到2007年的24620人参赛,今天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一个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国际化体育赛事,成为与北京马拉松南北呼应、春秋交替的国内最重头的两大马拉松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金色的10月,秋风送爽,首次由国内企业赞 助的2000年红河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15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今年是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创办20周年。多年来,在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欣欣向荣,不断发展,已跨身于世界十大A级马拉松赛之列,并发展成为展示首都政治经济建设成就,丰富首都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高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推动田径项目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很重要的赛事。 新路线:今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比赛路线作了较大的变动,比赛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  相似文献   

11.
罗建达 《体育科技》2010,31(3):21-24
如何利用半程马拉松赛事来增加城市品牌,展现城市的风貌,体现全民健身运动,使更多的南宁市民尽可能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真切体会到体育带给人类的福音,从这个背景出发,对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现状,对比国内外的赛事,从中寻找现阶段如何更好地创造条件开发市场,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波士顿马拉松赛和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媒体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媒体整体报道量大,报道形式多样,社交媒体活跃;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在电视平台上的报道较强,本土平面媒体篇幅大。进一步探讨发现:波士顿马拉松组委会媒体服务上显示出专业性;杭州国际马拉松在新闻宣传的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协调联络等方面体现规范性,未来可在媒体服务、社交媒体传播方面更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兰州亚高原国际马拉松比赛条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社会调查法及逻辑推理法。结果:兰州市地理属典型亚高原特征,每年的7-9月份气象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举行马拉松比赛,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和国家亚高原训练研究重点实验室为马拉松运动员提供训练和科研的便利,中长跑项目的群众基础、交通条件、生活条件等因素也为举行马拉松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论:兰州市的各种条件适合举行亚高原国际马拉松比赛,且有一定的优势,马拉松比赛会对兰州市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组织通过建立赛事网站促进其与体育迷的交流和互动。依据市场营销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三大马拉松赛事和国际五大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网站内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国际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把网站作为分销渠道,注重市场的推广;中国马拉松赛事把网站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缺乏与体育迷、客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提升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厦门特定的环境,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必须在充分利用本身地域特点的前提下,进行赛制的改革,遵循大型赛事的发展规律,努力提高竞技成绩,发展群众体育,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赛事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商业化运作更具有市场,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五年来商业化运作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商业化运作缺乏长期规划,赞助商的权益、回报等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未能发挥厦门的地理优势和著名侨乡优势,缺乏对“亲情”马拉松市场与捐赠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兰州的城市体育软实力和兰州国际马拉松精神进行解读,对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如何提升城市体育软实力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国际马拉松精神包括"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合作精神、"互助互爱"的友谊精神。提升兰州城市体育软实力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城市全民健身及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促进兰州与台湾体育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参加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训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性较低,而与5 000 m、10 000 m和半程马拉松跑的成绩高度相关;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应加强力量训练,并高度重视高原训练,这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