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武术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被国人誉为"国粹"、"国宝"。武术史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巫、医等结合起来研究中国武术历史文化的几近没有。《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一书将武术置于文化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免去了纯刀枪剑戟的考证,做出了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判定。  相似文献   

2.
新功夫剧是以真功夫和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的功夫文化电视剧,文章在对新功夫剧的概念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从武术传播学、电视剧学等理论角度出发,认为新功夫剧是我国武术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分析了新功夫剧《少林寺传奇》的成功之道,探寻出新功夫剧对武术传播的积极作用,认为新功夫剧可以传播并丰富中国武术文化、为国内外观众树立起真实的中国武术形象、丰富武术影视传播理论以及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有效扩大武术习练人群。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武术的出场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场学视域解析中国武术在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空语境中的出场形态。研究认为,在不同历史时空语境中,武术都是基于时代背景,根据当时代实践需要,选择出场形态,彰显时代功能。中国武术古代主要出场形态是技击;中国武术近代出场形态是以技击为主,同时开始出现了武术强体健身的出场形态;中国武术现代出场形态主要彰显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形态。与此同时,中国武术现代发展必将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语境中,通过与多元文化主体的对话、协商和精神交往实践,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竞技武术为核心的武术新轴心文明,引领中国武术发展走向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之道是一种过程之道,富含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启示。武术教学设计是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武术教学设计应树立系统思想,做到武术教育思想目标化、武术教学目标过程化、武术教学过程方法化,并通过武术教学设计与武术教学实践的高度协同来充分体现武术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4,(3):74-77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的历史变迁现象和权力架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武术中的尚力向度的发生学考察、尚武或抑武的风向标摇摆以及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的权力架构。研究认为:历史变迁中,中国武术尚力重心摇摆存在暴力遮蔽或解蔽的二律背反现象;科层制权力,儒、释、道的文化权利,国家权力和身体感性权力共同形塑了武术尚力摇摆的架构;儒、释、道的文化弱化了武术尚力元素,国家权力和科层制出于工具理性对武术暴力实现了褒贬、管控和征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发展战略平台,扭转偏向,构建传统和现代并举、"一体"和"多元"共彰、文武兼备的立体、丰富、多元的传播格局;加强武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理念从"自说自话"向"交流对话"转向、传播方式从"硬宣传"向"软传播"转向、传播渠道从"一元"向"多元"转向、传播语言从"单一"向"多样"转向;增强中国武术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塑造"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地区木兰拳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拳是融中国武术之刚健和现代健美操之柔和为一体的健身拳术 ,是经过现任上海市木兰拳协会会长应美凤老师近 2 0年的潜心研究 ,将太极拳基本功、气功要领、武术技击基本功、体操基本功及舞台艺术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编规范出的一套崭新的武术拳种 ,被原国家体委中国武术院认可为中国武术的第 1 30种新种。木兰拳以气功锻炼的吐纳之道和阴阳二气合理运动为理论依据 ,动静结合 ,在动的过程中 ,让思维随着优雅的音乐意守拳路而自然入静 ,从而使人的这个高度精密复杂的系统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整 ,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  相似文献   

8.
为使中华武术走出视觉文化时代遭遇的发展困境,研究中国传统的体认方式对发展武术的积极意义。研究认为:视觉文化时代中国武术发展出现的畸形和异化,显然不利于武术的传承发展,中国武术文化有着强大的"精神叙事"、独特的编码系统,融合了诸多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和认知理念,在解码过程中需要通过中国独有的"体认"的解码方式来解读中国武术,寻觅"达身体之道"近乎"天地之理"的武术本真,从而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开辟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易剑东张苓(续上期)三、整而一体,分而多元(1927-1949)──中国武术受到了空前的重视1.政体一统,武术纳入政府管理。1927年4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基本统一了全国,开始加强对全国各项事业的...  相似文献   

10.
武当武术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与热点,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与理论渊源。其一,研究传统武术,探寻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之道,就必须进行武当武术文化的研究。其二,进行武当武术文化研究,是当前宏观层面的传统武术文化研究与微观层面区域武术文化研究实现"对接"的必然要求。其三,以文化的视角探讨武当武术,进行武当武术文化研究,完整、系统、鲜活、具体的武当武术必定会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这也是当代武当武术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运动。文章从现阶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状况及内涵入手,阐述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武术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优势及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要以比赛竞技的方式出现在各种赛场上,竞技武术就必须充分发展。自选长拳套路是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选长拳套路的创编体现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文章主要从竞技武术长拳自选套路创编时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选长拳套路创编时必须注意套路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整个套路中演练节奏的变化,根据运动员特点进行不同难度设定,动作必须具有创新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中国的动漫产业与日韩等动漫业较为先进的国家进行对比,中国的悠久文化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素材,通过对国外动漫在体育运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可知动漫是体育项目传播的优秀媒介,武术动漫自然可以对武术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中国武术动漫的现状而言存在不足:忽略文化内涵、缺少教育素养;产业结构单一、忽略产品销售;思想认识传统、受众群体单一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武术为特色进行动漫创作、以创新为理念追求题材多元、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强强联合、与时代俱进且重视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武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武德通过"捆绑"于武术技术教学之中,使广大习武者通过技术的磨炼,把"捆绑"于技术之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通过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者的行为规范。这是古今武术教育都没有变化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博物馆位于上海体育学院,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家全方位展示武术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阵地。中国武术博物馆英语解说是向国外游客宣传介绍中华传统武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下文将对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的定义以及功能加以解释,并分析当下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从设置解说内容、定时更新审查制度以及调动多感官解说等方面,提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宣传中华武术文化的英文解说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满平 《体育科技》2010,31(2):24-27
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近代中国传承传统武术的历史进行理性的思考,实事求是地剖析出亟待解决的对当前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工作的正确评价问题;对中国武术重新定位和正名的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教育界的历史断代的问题,以期能引起各方面应有的重视,加大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了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理、技术与道德的和谐与统一。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对教育学、体育学、哲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和论证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地位、作用,阐述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中国传统武术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创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代武术的责任与价值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认识传统武术价值的基础上,对当代武术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武术承担着对中国文化继承的历史责任;武术展示了东方体育所特有的体系,在当代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和功能;武术产业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武术科学化对提升当代武术价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学方法,以"中国武术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近百年中国武术史学术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近百年来中国武术史研究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回顾:民国时期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发轫、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九十年代武术史通史研究的勃兴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史通史、断代史及专题史的全面发展。其次分析了当今中国武术史研究面临诸如人才断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缺乏史料整理、有些武术史重大问题或影响大的拳种史研究没有获得学界公认的成果、武术史学术研究欠规范及人才培养不足、武术史研究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最后对中国武术史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展望:武术史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与深化、武术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融合、武术史相关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十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十世纪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对武术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国社会在这一阶段由尚武转向尚文,武术受其影响,加快了它的平民化进程,走上了与前大相径庭的发展之路。十世纪也由此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