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出网球看网球在研讨中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中,有一位地方的体委主任提出了“跳出体育看体育”的思路,其意是站在体育圈外,从整个社会大文化的观念宏观地研究和分析体育问题。套用一下,如果“跳出网球看网球”,把网球晋级代理制放到体育产业中看,这种代理制究竟有什么意义,其对网球产业及整体产业有什么启示呢?有一位体育理论工作者曾这样评价代理制:“晋级代理制是社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的好模式。上下结合,以  相似文献   

2.
我说体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说体育刘吉编者按1998年10月15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刘吉同志就什么是体育?什么是中国体育?什么是世界体育?的问题,为清华大学20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体育理论课。刘吉同志在讲话中运用“跳出体育看体育”的方法,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代表青海省体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国家体育总局和兄弟省区市对青海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青海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是,青海有它独特的世界第三级的地理优势。北京申奥成功后,青海省体育干部职工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了十几年的体育记者,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次采访之前,总要先问问自己:“假如我是读者,关于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情,我最想知道什么?”经过一番自问自答,一篇文章就大概知道从何入手了。这次被《体育博览》的编辑邀请到了“记者席”,苦想两天,不知从何下笔。因为我真的不太清楚,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记者,读者有兴趣了解点什么?于是回头翻看前几期的“记者席”,《北京青年报》记者左达文的一篇“干体育,让我颇感欣慰”,使我顿生同感。我们算是同龄人,成长的经历和对“干体育”的感受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我们同为女记者,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体味的酸甜苦辣,可能比男记者们更浓烈一些。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老师谆谆教导,做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脸皮厚,被人从前门撵出来,要想办法再从后窗户进去。让一个纯朴善良的女学  相似文献   

5.
故事要从一篇日记说起。一天,班主任老师递给我一篇日记说:“熊老师,你看我们班朱迪写了一篇关于体育课的日记,还挺感人的。”我接过日记看到:“……每到体育课时,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上体育课,又怕上体育课,因为我每次都是最后一名,从未成功过,可今天我成功了,还当了冠军,我要感谢接力棒!”是的,回想起那节课,朱迪的成功,应说感谢接力棒,是接力棒帮他“长高”啦!是接力棒帮他“跳”起来啦!“老师,我摸到最高的那个球啦!”、“老师,我也摸到了!”“老师……”这是我设计的单脚起跳触摸阶梯式空中悬挂球的课堂教学情境。你瞧,同学们那一个…  相似文献   

6.
父亲和体育     
转眼间,慈爱的父亲魂归青山已经五周年了。五年来,我几次想动笔写点关于父亲的文字,却总也集中不了思绪,父亲一生淡泊名利,自认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他在九泉之下会赞同我写吗?因此,我迟迟未落笔。不久前,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博士对我说:“为了充实中国近代体育史的资料,你应该写一篇关于你父亲与体育锻炼的文章。”这话提醒了我,我确实答应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约是1997年的春天,杭州的一些体育爱好者到南山公墓祭扫父亲墓后,曾打电话给我,问:“为什么柴焕锦先生墓碑碑文上没有写上他的体育成就?”我回答说:家…  相似文献   

7.
今年,《田径》杂志连续刊出关于少儿旱期专 项化方面的文章。拜读后,我也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少儿“早期专项化”理论的由来和争论 据资料载,从 195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译丛》第11期刊登了纳基(苏)著《论提早专项化》的文章起,我国体育论坛首次出现了这一提法。于是,“早期专项(门)化”的问题,便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从理论到实践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据统计,1981年以前,全国中文期刊发表关于少儿训练的普及性理论文章共58篇,其观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苏联体育…  相似文献   

8.
一路走好     
1996年5月的一个雨天,我放学路过报刊亭,发现5月号的《新体育》到了,虽然家中也订了这份杂志,但想着“先睹为快”,我便翻开了书。突然,一个熟悉的标题闯入眼帘:《梦随风过》。 一阵巨大的狂喜攫住了我的心,我兴奋得几乎叫起来。真的吗?自己那篇稿子真的在最喜欢的《新体育》上发表了?揉揉眼睛,翻到23页读了起来。“没错,确实是我的文章。”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已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狂喜过后我迅速平静下来,自己也奇怪怎么恢复得这样快。把这事告诉了几位好友,他们也都替我高兴,并且捧场似的一人买了一本《新体育》。当然我也没亏待他们,稿费到手后请他们消费了一顿冰激淋。  相似文献   

9.
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胡庆山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05-107,11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在新课改下重新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走出“运动员型教师”的培养误区;以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为导向,跳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樊篱;与时俱进地接纳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将其列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0.
自本刊开展“关于体育教学(课)目的、任务的讨论”以来,已收到这方面的稿件160余篇,而且仍在陆续接到参加讨论的稿件,可见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对这一讨论是非常关心的。目前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什么?”本期又刊出两种新的观点。而“探索园地”关于学校体育目的的学术争鸣,则集中于“为主”与“唯一”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以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强国强民”。《通知》作为一个宏观号召,并没有明确“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其具体指标。国家体委旋即组织班子,按《通知》精神制定了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2000年中国的体育》。这篇战略构想首次揭明了“体育强国”的内涵,确立了本世纪末我国成为体  相似文献   

12.
“快乐体育”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章从“快乐体育园地”的作用和功能入手,试析了它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的关系,认为“快乐体育园地”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成功举措,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使学校体育教学跳出了单纯身体教育的圈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梳理我国终身体育理论研究现状,提出终身体育研究要跳出工具价值,重塑终身体育意义价值;跳出学校教育领域,构建终身体育体系。身体素养理念为终身体育确立了从“离身”到“具身”、从“表现”到“体验”、从“割裂”到“整合”的价值取向。构建“双全—双生”终身体育个体发展理论,以情感、身体、认知、行为4个维度作为终身体育的个体全面发展要素,以全生命周期为参与时间,指向生命体验的获得,以形成生活体育文化为价值追求。构建“融通—共生”的终身体育体系发展理论,认为终身体育体系应包含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面对3类体育形态发展目标有分歧、认识定位有偏差及协同合作有壁垒的问题,提出通过以身体素养培育为目标促进各形态体育融通,以终身体育体系化发展为路径促进各形态体育共生来破解。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全国体育文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在进行工作会议的同时,举办了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体育”为主题的论文报告会。报告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有28篇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由中国体育史学会举办的关于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论文报告会...  相似文献   

15.
论公众视野中的体育与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育既是体育,又是国家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跳出体育看体育”是对体育加深认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俱乐部     
《电子竞技》2010,(9):119-119
庄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鞠威 “我们这个城市玩魔兽的人特少,我其实真觉得自己以50多的APM就能横扫庄河了!贵刊能不能发表一篇关于手指在键盘上的快捷键问题和关于四大种族如何把兵种分开编队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17.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5):10-10
一种新方向,一种生活态度三月的桂林细雨纷飞,极易使人产生“伤春”的感觉。但是见到《新体育》的时候,我的心情似乎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在学校旁的书刊亭我如约买到了心爱的《新体育》,这种习惯有很多年了,阅读并收藏《新体育》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回想第一次见到《新体育》,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母亲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我便经常有了进库“寻宝”的机会。在众多的体育杂志中,我却最钟情于内容全面、笔法细腻的《新体育》。2001年,《新体育》招聘中国青少年体育记者团成员,我以一篇《从大赛休整年看世界女排发展格局》幸运地入选…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立“素质教育”、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但学校体育其健康教育还停留于形式上,还没有完全从原有的模式跳出来。学校体育改革就是要我们去做一种与以往不同、但能达到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从大众体育健康的角度,忽视或不要去刻意追求过去哪种生理“波峰”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于2006年11月15~17日在盐城实验小学举行,作为一名参赛选手,如何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让观摩者有所得,有所悟?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曾看过一篇徐向军老师写的《体育观摩课应拒绝“包装”》文章,深有同感。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诸如此类的“观摩课”,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渐渐流行起“包装”。体育教学“观摩课”,无论是注重结果的表演也罢,作为过程的渲染也罢,还是教师的自我展示也罢,其作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一种,本应是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然而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体育课堂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最近,《体育博览》的编辑要我谈一点与“体育”相关的经历或想法。我之所以还愿意完成这篇命题作义是因为“体育”这个字眼没有令我沉重,也不会使我疼痛,相反倒给我带来了一丝清爽,一阵舒展。于是,我把记忆中那些活动着的片断定影在这几张扉页上。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我降生在祖国的江南,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婴儿来到人间,没有动作,没有哭声,完全窒息,是我亲爱的外婆,镇汉市著名妇科医师使我这个刚刚被抛进人间的“死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