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惑     
《围棋天地》2011,(18):23-23
《围棋天地》编辑们你们好!我是《围棋天地》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2005年开始学习围棋至今,每期《围棋天地》必看,认为《围棋天地》是一本围棋爱好者必须拥有的杂志。  相似文献   

2.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4,(24):31-33
围棋界是一个不大的江湖,20年不过一箭之远,这片不大的江湖与不长的岁月连在一起,就串成了一段充实的围棋史。20年来,《围棋天地》是默默谱写这段胜负春秋的一支笔。从1985年围棋爱好者案头陌生的创刊号,到刚刚出版的本期杂志,20年斗转星移,《围棋天地》成为千百万棋迷的挚友。通过这个窗口,看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看为围棋倾倒的众生,一切似隔世,一切又似在眼前。在本刊迈上20年的最后一个台阶之际,我们有一种行过之后追忆往昔的冲动。谨以此文从《围棋天地》的窗口眺望历史,重读过去曾经的头条、沧桑的光影以及那些朴实抑或激扬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围棋天地》2010,(2):21-21
年近八旬,与木野狐相恋六十多年,身为《围棋天地》老订户的我,新年之际,建议《围棋天地》: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捧起2004年最后一期《围棋天地》,《行过知苍桑》这篇特别报道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书架上翻出厚厚一摞《围棋天地》,那些过去的日子,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8,(8):83-83
初次见到“厚而不缓”四个字缘于《围棋天地》介绍日本木谷道场所追求的棋风,当时眼睛为之一亮。仔细咀嚼,越品越有味道。“厚”代表潜力,给人“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的力度美;厚实行棋,给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厚积薄发,给人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对弈如是,做人也如是。  相似文献   

6.
我的围棋     
刘宇飞 《围棋天地》2014,(17):20-20
近来又购买一本《围棋天地》,无意间看到了有关“围棋初体验”的话题。那些投稿者写得非常的好,而从那一刻起,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我回味着我原先与围棋的点点滴滴,于是。这篇文字就在笔下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7.
刘斌 《围棋天地》2005,(19):69-69
我今年六十岁,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棋龄的老棋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开始购买围棋杂志,当时全国只有《围棋》月刊一家围棋刊物。我至今还保存着一本1966年8月号的《围棋》,前半本是文革动员的“战斗檄文”,后半本才是围棋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围棋事业蓬勃发展,围棋图书出版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特别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十一连胜,掀起了神州大地上的第一次“围棋热”。一时间,我们当地大小书店里的围棋书籍竟然要排队购买,而且还经常脱销。  相似文献   

8.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6,(24):95-95
天地相伴 平生遂愿 纯粹是机缘巧合,我与围棋结缘,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恰好与《围棋天地》创刊同步,屈指算来,不经意间,我的棋龄竟同天地的历史一样,已长达二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邱振宇 《围棋天地》2013,(19):105-105
一路至今,购买的棋书用数不胜数形容自然有夸张之处,不含历年的《围棋天地》等杂志,纯围棋书洋洋三五百本是只多不少。部分棋书现已不记得去向,但这本《围棋八大课题》“品相”虽一年“老于”一年,自己却一直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10.
稿件后记     
1月5日,受《围棋天地》约稿,撰写了一篇第7届TWT腾讯锦标赛决赛王星昊战胜申真请的夺冠谱。写完之后有三点感触尤为明显,在此与读者朋友们分享。首先,这次稿件用“目前为止最特别”来形容并不为过。给《围棋天地》撰写稿件已将近20年,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客观,尤其是棋评更喜欢从技术的角度就棋论棋,尽量不夹杂个人情感。  相似文献   

11.
王洪军 《围棋天地》2007,(23):74-75
《围棋天地》的少年行栏目邀我写篇介绍廖行文棋风的文章,这是《围棋天地》今年所介绍的最后一位少年棋手。鉴于行文年龄尚小,棋风远未定型,所取得的成绩也远远比不上先前的几位大哥哥。所以,在这里,我只想就行文的一些棋和事谈一下我个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怀念岁月     
燕来 《围棋天地》2005,(14):67-67
认识围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聂卫平和曹大元在宁夏银川进行“新体育杯”比赛的现场。那时不懂围棋,看围棋是想看看聂卫平长什么样。这一看,不仅认识了围棋,也知道了还有《围棋天地》这本杂志。我手上的第一本《围棋天地》是在大学图书馆得到的,准确的说是偷的。人生有很多缘,这可能也是一种缘吧。  相似文献   

13.
黎饶萍 《围棋天地》2005,(20):64-64
私下斗胆认为,《围棋天地》应改名为《天地》。  相似文献   

14.
郭平 《围棋天地》2011,(9):107-107
很多棋迷可能知道,曾经有过一本《围棋》月刊,她的历史比《围棋天地》还长。机缘凑巧,我一直精心珍藏着六册《围棋》月刊:1963年第1期、1965年第1期、1966年第5、7、8、10期。  相似文献   

15.
魏昕 《围棋天地》2013,(12):114-116
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见到程晓流.他建议我说你应该写点什么。我想了—下.觉得自己这一生既无亮点更无辉煌.也没有他的写作才华。就问道:我写点什么呢?他说.名字我都给你想好了,就叫《我下围棋的时候》。这次应围棋天地王锐女士之邀写了点“什么”.算是一个回忆吧。  相似文献   

16.
范·阿斯先生是荷兰围棋协会及欧洲围棋协会的历史学家,专门研究围棋在早期欧洲杂志和书籍中的记录,颇有建树。早些时候,范·阿斯先生来华从事围棋交流活动,专程走访了《围棋天地》编辑部和天地间,我们遂得以在他的引导之下,一起追溯围棋走向欧洲的最初岁月。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围棋天地》2005,(18):55-55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以此来形容围棋的博大精深,动静相宜,是很贴切的。于是,归纳修改,一副漂亮的小楷“动静方圆,围棋天地”便在2002年的夏天贴在了我专门为《围棋天地》辟出的书架上。  相似文献   

18.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6,(12):74-74
2006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登载了张燕先生的文章《青海藏族围棋》,读之颇感兴趣。从文章的描述可知,藏族围棋与中国古代围棋有亲缘关系,“密芒”应当是研究古代围棋的活化石。因此对青海藏族围棋的发掘整理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围棋工作者还是文化艺术研究学者、专家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今年第五期刊登了黔仁的《为什么还棋块头》一文,记得以前也见过类似意见的文章。虽作者信言“现今的棋规在地域本质与归属的判定上误入歧途”,但笔者拜读再三实在不敢苟同。我以为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是件好事,因为讨论可以把平时模模糊糊的东西辩得清晰起来。尤其规则是围棋的根本,在围棋日益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大家都在议论围棋进入奥运会的今天,围棋规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围棋天地》关心规则是对围棋长远发展的远见。  相似文献   

20.
反刍     
王元 《围棋天地》2007,(8):78-80
在一次去外地参加围棋活动的期间,一位棋友拿了一本《围棋天地》请我签名。自然,要签就该签在自己写的文章上。在翻找过程中,杂志上的一道“段位自测题目”一晃而过。这题,因审过是记得的。然而,这一次的一晃而过,却引发了我对此的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