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文叡 《收藏》2012,(8):74-75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  相似文献   

2.
沈飞 《收藏》2015,(7):70-7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湖广总督张之洞鉴于广东铸造铜元颇有成效,而且获利丰厚,认为湖北亦"亟应仿照试办,以维圜法而便民用",指令湖北银元局试铸当十铜元,"先行铸造一百万枚,饬发宫钱局暂为试销"。这些铜元投入市场后,颇受民众欢迎,流通顺畅。翌年八月,张之洞又决定将原来的湖北铸钱局改建为铜币局,专门铸造铜元,银元局不再兼理铜元铸造事务;"此后铜币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6,(13)
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山东巡抚袁世凯奏请,山东获准铸造铜元。获准之时,袁世凯已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任山东巡抚周馥主持铸造事宜。此时,周馥的儿子周学熙任北洋银元局总办,故山东铸造铜元的币模由北洋银元局提供,其版式模仿北洋铜元式样,仅是把"北洋"二字变更为"山东"而已(图1)。正如周馥在奏折中所称:"仿北洋模式,改刻山东字样。"铸造数月后,  相似文献   

4.
沈飞 《收藏》2016,(5):84-87
正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河南巡抚陈夔龙以"豫省银贱钱荒"为由,奏请朝廷在豫设局开铸铜元。随后,在开封南门外机器局内附设铜元局,并向美国新泽西州的汉立克纳浦厂(Ferracute Maching Company)订购造币机器。十月二十日,铜元局开机试制(图1)。河南是铸造铜元较晚的省份之一,铜元局仅有造币机器6具,后来扩增至9  相似文献   

5.
张建功 《收藏》2007,(4):130-131
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流通内地各省,而新疆却没有使用,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疆在迪化成立了官钱局,由第一任巡抚刘锦棠奏准清廷筹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发行纸币。比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钱票早7年,比安徽官钱局的官钱票早16年。并先后在迪镇、喀什、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9)
正清朝光绪末年,市面流通的货币十分复杂,以银两、银元、制钱并行,也有清政府发行的宝钞、银票,加上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客钞,更有铜元的铸造与使用,各种货币间的比价不一,兑换复杂且流通携带交易极为不便。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各省相继设立了官银钱号,以解钱价日贵、商民交困之态,在各官银钱局发行的钞票中有少数图案为银元图案,很有特色。民  相似文献   

7.
王树(木井)(1851—1936),字晋卿,直隶小兴州人,自幼迁居保定,先后任四川青神及宁夏中卫知县,兰州道,新疆布政使。他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进疆。在任期间,他裁南疆浮征粮草,重订税收、首创官钱局,发行纸币。原来新疆每岁由内地协济银饷二百万,后因内地自顾不暇,协银日稀,他即试办纸币一百万两发行全省,商人不但乐于行用,且以居奇,奉为至宝。久之纸币百两易换实银至一百二十余两。因而他再上书度支部请再造纸币二三百万两,并称此后可以永不仰给岁协,然而此议被搁置。同时,他于宣统元年创办了新疆的大清邮政。  相似文献   

8.
刘盛全 《收藏界》2013,(2):58-58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清末民初时,商品经济不如内地发达。在清末各地大造铜币过程中,云南起步较晚,后在法国领地安南及内地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甚感权利外溢,起初曾与湖北、四川搭造银元、铜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云南省造币厂破土动工,于翌年二月竣工。滇厂创办时期,正值各地铜元泛滥成灾之际,清政府将全国十七省二十处厂局裁撤归并为九处,云  相似文献   

9.
寇尚民 《收藏》2013,(9):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因统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发行的饷金币与饷银币由机器铸造,图文简洁,制作精整,由于币面没有标明铸造地点和年份,以致中外泉家纷纷猜测,莫衷一是。根据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饷银的铸造地点为省城迪化水磨沟银圆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树楠任新疆布政使,当时新疆财政不能自立,完全仰赖内地"协饷";而甲午战争之后,各省财政支绌,自顾不暇,饷源锐减,又因白银贬值,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