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林功夫将禅宗智慧融入到武术的修炼过程中,使少林功夫获得了其他武术流派难以企及的境界,从而形成了少林功夫特有的有益于提升人生精神境界的'禅武合一'的思想。本文以'禅武合一'思想的基本价值和当代价值延伸两方面为主体,从文化价值、养生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四个方面对'禅武合一'思想的基本价值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又从促进经...  相似文献   

2.
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以"会昌灭佛"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事件前后少林武术的嬗变。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寺这一"禅宗祖庭"给予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打破了少林武术"密不外传"的界线,进而促进了少林武术、民间武术、军队武术的大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少林功夫以禅、武、医为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以言传身教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对少林武术的承传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习武。  相似文献   

3.
据禅宗“以出世之心办入世之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旨,剖析少林禅武在少林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作用.认为少林之禅与少林之武是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的关系.少林禅武在“出世与入世”践行过程中是禅宗宗旨的信奉者、执行者和传播者.具体表现为:少林禅武以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救世情怀信仰、践行禅宗宗旨,以慈悲为怀的舍身精神阐释、执行禅宗宗旨,以与世无争的宽广胸怀继承、传播禅宗宗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正形成一股“少林文化热”,少林寺传统的禅学、武学等文化艺术一直以其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求其真谛。少林功夫也正在申请成为人类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少林寺释德建禅师。 释德建,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宏本,1963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农村。他是少林寺曹洞第三十一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 清代末年,一个叫吴轱轮(法名寂勤)的僧人打出少林寺山门,成为少林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人。他把传统稀有的少林禅武医学术及部分秘不外传的  相似文献   

5.
少林功夫名震寰宇,世传绝学"禅武医",则世人知之甚少。少林"禅武医"是什么?河南省政府参事赵国成先生说:"少林有三宝,世传禅武医。禅是修身本,武为强身技,医乃济世术,三宝源合一。"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说:"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我们有理由,有义务把禅武医文化保护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禅武医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禅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理,剖析少林禅武归一、世与出世不二的文化内涵.并以"出世入世"为线索,分析少林禅武传播"积极入世、以商为筏,禅武二分、武盛禅弱,结交政要、以举法事"的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揭示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在禅武文化传播中面临的出世与入世困境--解脱还是沦落,于世间如何出离.  相似文献   

8.
禅武一体——浅论少林禅宗和武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佛学、武术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少林是禅宗的发源地,进一步证明少林是以武悟禅,禅拳合一,禅武相通,禅武一体。  相似文献   

9.
徐廷芳 《精武》2010,(11):34-37
古轮功夫,全称少林吴古轮功夫,乃禅武医合一的功夫。其以禅、武、医三宝为内涵和实质,以无上禅功“心意把”为最高境界,具体包括了一系列古传少林拳械套路、技击秘法、擂台战术、修炼功法、内功心法、禅医养生等,经千年提炼,学术体系科学完整,内涵深邃,是开启身心智慧的绝妙法门。  相似文献   

10.
"少林功夫"的品牌定位与推广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范围内的“少林功夫”热日渐升温,在这种背景下,对“少林功夫”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就“少林工夫”品牌的战略模式,“少林功夫”的品牌定位,“少林功夫”的品牌整合传播以及“少林功夫”商业化的尺度把握等四个方面从品牌管理的角度对“少林功夫”品牌的定位与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的禅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武的发展、禅的诞生以来,谈禅论武习武修禅之人众多,但说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用文字和语言表达,但禅武渊源极深,其关系密不可分,它们同出于名振中外的皇家敕建大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达摩祖师在传佛教禅宗的同时,为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恢复,保持健康的状态,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就总结了调身、调息、调意、调心的方法,和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作用的“易筋”“洗髓”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的“少林功夫”热日渐升温,在这种背景下,对“少林功夫”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就“少林工夫”品牌的战略模式,“少林功夫”的品牌定位.“少林功夫”的品牌整合传播以及“少林功夫”商业化的尺度把握等四个方面从品牌管理的角度对“少林功夫”品牌的定位与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依据媒介仪式理论和媒介事件理论,分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及纪录片4种节目类型,对少林禅武的影视仪式特征进行剖析。指出:在传统宗教仪轨衰微的背景下,影视所营造的媒介仪式化传播在共享与传承的基础上,使少林的佛教信仰与禅武精神被阐释、转化为世俗的娱乐与狂欢,并不断生产出新的意义符号,在受众中建构起少林禅武文化的"想象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少林功夫不断地向国内外传播和推广,少林功夫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对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必然会为进一步的弘扬少林功夫、展示少林魅力提供更好的借鉴。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林功夫传播的五种形式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5.
少林功夫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自身的特点享誉国际,分析和研究少林功夫在国际传播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少林功夫的国际传播情况进行阐述,旨在更好地推动少林功夫的国际发展,并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健全考评内容与标准、统一教学内容;增加国际上的赛事种类,合理扩大赛事规模;规范选拔方式,向国外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的少林功夫人才;充分利用国外的市场,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国家与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进少林功夫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推动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战略,如何进一步提升少林功夫的国际竞争力成为研究的主题。在描述少林功夫国际化进程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少林功夫国际化的依赖路径提出思考。研究认为:少林功夫从正名与维权开始国际化进程;利用名人效应,奠定高出身;少林武僧团在推动少林功夫传播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内核的呈现;文化载体在诠释少林功夫上脱离了文化本质内涵;文化内容较少,少林功夫的地位被动。提出应全方位展示少林功夫的面貌;合理定位内容;拓宽文化出口路径;增强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品牌建设的系列化。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14,(11):22-22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本次禅棋深度体验营结合了禅与围棋的共融性,通过七天的时间让学员在少林寺体验学习博大精深的少林功夫和围棋训练的一动一静完美结合,佛家的必修课—打坐的禅境和围棋文化冥想的境界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李滨 《武当》2014,(11):44-46
断章取义是唐豪抹杀中华文化的惯用手法。其于此处,首先抹杀戚继光练兵御倭思想,继之,既割裂少林寺禅武心胆俱练学术内涵,其又不知“亲灸”当作“亲炙”,更不思日本武士道乃中华武术道禅儒文化东渐影响之余绪变种与倭寇变态演绎,这等民族虚无意识,如此读书识字程度,却也日证日考,自欺欺人,笑谈罢了。  相似文献   

19.
李阳冉 《精武》2008,(9):53-5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文化是一个游离于边缘但又不可或缺的文化系统。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有“侠以武犯禁”的记载,这是最早“侠”与“武”二字的同时出现。在往后数千年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武”、“侠”二字的合谈便悄然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武”作为“侠”的体现.“侠”成为“武”的内涵使得二者不能分离。青城绿林派于清朝末年起义形成,由于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使得此派武术融合了南北武术风格中的实用元素,并在时代变革时期将中闰侠文化的精神在流派形成前后多有显现.并融合在流派内容当中。  相似文献   

20.
禅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境界。活动的过程被称为'参禅',达到的境界,被称为'禅境',参禅所用的方法,被称为'禅法'。禅境可以借助各种技艺来获得,少林功夫的技艺本质,使其与禅有相通之处,成为禅法。禅法为世人所共修,只是目的及思维对象各异。有效地区分少林功夫与少林武术,有助于理解有关少林寺的各种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