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义 《体育科学》2011,31(2):12-18,35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管理不规范、社会组织不健全、文化建设需加强等瓶颈。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以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视角,以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调查个案,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分析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村落传统体育的演进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的思路与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村落发展的生态空间,才是解决这些瓶颈的根本之道。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经济发展、村落政治建设、村落先进文化之间,3个"双赢"局面的形成是村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村落体育文化生态作为村落特有属性的构成要素,新时代必然承载新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运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法,揭示村落体育文化生态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径。研究认为:现实场景改变迫使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缺失有效载体,社会结构变迁导致村落体育文化传承方式受阻,组织职能缺位难以引领村落体育文化活动正常开展,价值取向物化催生村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发生重组。依此,指出新时代我国村落体育文化生态发展出路:确立新发展理念,创设和谐发展的村落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创新工作思路,寻求形式多样的村落体育文化传承方式;立足村落实际,构建特色鲜明的村落农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优秀成熟的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村落体育的社会生态学分析——以河北沧州郭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村落体育的发展问题,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对村落体育进行个案解读.研究发现,村落体育活动的发展具有自生、共生、再生、变异、移植等生态类型,其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村落体育的内生机制.在村落体育的政治、经济、自然以及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的情况下,村落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空间分布、内容选择、参与动机、消费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比较积极的转变.村落体育生态的发展既存在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也面临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挑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原则、协同原则、保护村落体育多样性原则以及环境综合治理等4项干预原则,提出了如下生态解决路径:在宏观上,国家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增加服务和资源供给,促进村落体育生态向更高层次变迁;在中观上,营造行政上重视,消费上引导,文化上包容,空间上集约优化的村落体育生态环境;在微观上,通过移植共生、传统再生、内部自生和变异转化的方法繁荣村落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崔墩“为何要穿马灯”这一问题为思考的主线,捕捉其中的文化功能显现,以此探讨村落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文化功能是维持传统体育的生命力;村落是发挥其文化功能的基本社区;村落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能否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是决定村落传统体育兴衰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地研究等方法,对小岗村体育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反映出新中国村落体育变迁特点和各种社会因素在村落体育变迁中的作用.认为:新中国村落体育变迁的特点是,村落体育从"土特产"项目转向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相结合;村落体育场地设施从一穷二白到少量投入;村落体育意识逐渐增强;村落体育组织管理经历了起落、发展的过程.社会因素在村落体育变迁中的作用:社会政治环境对村落变迁起着导向作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村落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村落文化变迁为村落体育变迁提供了外部动力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具有独特内涵的民俗旅游逐渐成为大众新的消费热点.目前民俗旅游业开发总量不大,并存在同质化开发、盲目开发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民俗旅游业的有效开发.从博弈视角看,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应以合理应用各种文化资源为基础要求,以传承和发展相关文化为职责,构建良性、生态的开发机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时代传承.基于此,研究以博弈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民俗旅游业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并探究合理开发与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扎根于基层、服务于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文化人类学方法,依托对湘西地区的田野调查经验,对村落民俗体育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的内涵包括文化生态思想、文化生态意识、文化生态枢纽、文化生态境界4个方面.当前...  相似文献   

8.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资主体有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打独斗没有联合旅游产业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投入不足,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趋势是少数民族歌舞节日及文化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济形态与生态经济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金融体系深度结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规格多样化多层次化策略、师资教材规范化策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务战略经济主题的策略、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型专业化主题性赛会的策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6-18
本文以人类学、体育学相关理论为支撑,结合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口述及访谈研究方法,将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布依族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对新时代进程中乡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探讨传统村落演变势态中与之共生共存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变化,为布依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寻求传承与发展的路径。目前麻尾镇布依族传统体育存在2种尴尬的局面,一是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语境的保护呼声中不断弘扬发展;另一种则在城镇化建设中举步维艰,甚至失传。本文提出应从加强布依族传统村落保护、布依族村落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建立完善乡村体育服务体系和开发布依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等方面入手,加强对麻尾镇布依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基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助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价值及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原生场域遭到破坏,传承结构日益空心化及传承观念趋向淡薄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提供政策法规的支撑、维持原生场域的稳定及完善传承结构的缺失。提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助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践行路径:整体保护与分级保护并重,观念培养与项目发展并重,社会协同与校园推广并重,自我发展与政府统率并重及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12.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揭示了物质性、制度性、精神性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价值的构成要素.表明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在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复兴等.  相似文献   

13.
以拉祜族为例,对拉祜族传统体育存在的方式和基本特征,保护、传承和发展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文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村落社会型模式为研究视角,探析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浙江村落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浙江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征和开发策略.浙江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征包括:种类繁多且具有地域性;历史悠久且体系完整;与近现代体育文化活动共存性.面临的困境包括:家规祖训成为发展的无形羁绊;缺乏继承者成为发展的最大障碍;资金问题成为现代发展的现代性困难.建议:循序渐进地变革浙江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利用商业化契机募集资金;鼓励体育科研工作者挖掘并整理浙江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技艺;保护并培养浙江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艺人.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大开发在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代价论的视域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代价.在审视旅游大开发过程中商品化、庸俗化、趋同化、过度化和拜金化等现象带来的代价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上,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立旅游开发的代价意识;以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为目标,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境;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线,树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以更加注重公平为原则,健全利益均衡机制;以创新旅游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白晋湘 《体育科学》2012,32(8):16-24
湘西大兴寨及其周边地区的抢狮习俗,由传统社会中基于狩猎采集的神灵保佑仪式,演变成为现代社会中基于旅游经济的物质文化需求活动,为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文本。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抢狮习俗的发展历程、社会结构、时代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转型过程加剧,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计方式、民间社会组织、社会性别、文化传承模式等变迁,对传统体育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以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项目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为创新出发点,对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高校与地方共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提供理论参考。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地震后亟待重建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文化重构理论为理论依托,从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分析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问题以及面临的活动项目消亡与活动体系再构、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独立性、传承主体意识的缺位与重塑、现代转型与文化生态保持、“他救”与“自强”等需要抉择的问题,最终从发掘整理、保护机制、传承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定位五个方面确定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取向.  相似文献   

19.
就我国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若干问题,诸如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征和现状以及研究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得少数民族基层传统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文化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山东省肖庄村、沈泉庄村和后古镇村3个小康示范村的调查表明,村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村落体育软硬环境差别明显;文化传统不同,村民健身项目各有侧重;村民文化素质不同,体育认知各有差异;村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村落体育发展速度各异;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同,村落体育发展难以均衡.村落小康社会建设与村落体育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村落小康社会建设为村落体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良好氛围,使村民体育生活化成为可能;而村落体育也在提升村民人力资本,促进生活方式转变、凝聚村落共同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乡二元体制使村落体育积弱积贫,政府机构改革使基层体育职能边缘化,农民外出务工使村落体育主体力量削弱,村落文化成为现代体育推行的"竞争性抑制",现代体育的村落推行是一个漫长的"文化选择"过程.建议: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应逐步从乡镇转移到村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调农民主体地位,遵循村落体育适应与变迁的规律,开展村民充满文化自信的体育活动,实现现代体育文化与优秀民间体育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以促进村落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