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昌硕的花卉题材作品,涉及梅、兰、菊、牡丹、荷花、水仙等多种,尤其偏爱梅花,并且他的绘画学习就是从画梅开始的。梅花具有“冰肌铁骨绝世姿,世间桃李安得知”的孤傲冷艳,清逸豪放的气度。在漆黑污浊的旧社会,吴昌硕把画悔作为一种“缘物寄情”,也成了他毕生所画最多的题材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历朝历代画家们屡画不绝。齐白石也爱画梅、兰、竹、菊,在数量上,画梅花和菊花最多,竹子和兰花相对少一些。齐白石画竹,大多是"风竹",用笔横扫,竹叶似迎风飞舞,笔扫千军,疾风振林,这一点与海派大家吴昌硕颇有点像。齐白石画的"风竹"来源于吴昌硕,用笔上以书入画,有"金错刀"美誉。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0,(2):160-161
李敬寅,长期从事宣传文艺工作.撰写出版了十余部著作。计500余万字。业余酷爱书画,尤喜画梅,先后搜集抄录了古今数以千计的咏梅诗篇和画梅理论.研究临摹了古今画梅高手的数百幅传世之作,创作了1000余幅梅花作品和数百首咏梅诗歌,并多次举办大型咏梅书画展。在此基础上又创作了画梅歌和梅花三部曲:《梅花赋》《李敬寅书画》(梅花集)、《梅雪村放歌》。  相似文献   

4.
杭春晓 《收藏》2006,(10):193-193
史上画梅者,多清雅之气,近世以来,海上岭南则色艳气俗,梅香之幽一变而热情,虽能悦目,却难有空谷回言,令斯人独行天地之间。近来偶观荣宏君画梅扇画,颇觉清爽,如饮干红之余,偶有农家米酿,  相似文献   

5.
包明达 《收藏》2006,(4):53-53
笔者藏有一件吴昌硕诗稿,落款“缶”。吴昌硕,名俊卿(1844~1927年)近代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1882年居苏州时得古陶缶,遂名其居室为“缶庐”,故用“缶”字署名。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代诗、书、画、印的艺术巨匠吴昌硕以其在艺术上划时代的创举,被艺坛尊为“四绝”艺术家。2004年8月29日是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诞生一百六十周年纪念日,《一代宗师,艺术巨匠——吴昌硕书画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梅花的数量最多(图1)。齐白石30岁左右曾刻有一方闲章"吾友梅花",表明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中国人喜梅、爱梅,赋梅以人格化的象征,将它尊为"四君子"之首。历代诗人都有咏梅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梅的名作。齐白石最爱画梅,他画的梅花浓艳热烈、苍劲纵逸、格调高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归来鸿 《收藏》2008,(12):70-71
2007年冬月,中国近代绘画大师吴昌硕先牛逝世80周年。窗外大雪纷飞,古城西安的几位同道围炉夜话,谈到了海派,谈到了吴昌硕(1844~1927年)。座问有人说:我知道西安某减家收藏有吴昌硕的化卉四屏,极精,可借来欣赏。  相似文献   

10.
寇月朋 《收藏》2014,(5):148-149
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专场震撼登场 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吴昌硕(别号缶庐)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亦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无人能及。他的艺术影响直至其后的二三代人,众多近现代绘画大师投其门下,执弟子礼。他的艺术也得到金石画派之外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回响,并播及日本,影响河井仙郎、长尾甲等。他们或经吴昌硕亲授,或间接受益于吴昌硕,  相似文献   

11.
施作雄 《收藏》2007,(12):96-99
20世纪初,中国画坛由吴昌硕开创的金石大写意一派新风,熔诗、书、画、印于一炉,集文人画艺术之大成,影响深远,齐白石、陈师曾、黄宾虹、潘天寿、王个簃、刘海粟、朱屺瞻、沙孟海、诸乐三、吴茀之等人,无不受到启示,追求浑厚、质朴的审美精神也由之成为一代风尚。作为吴昌硕的衣钵传人,王个簃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全国继承和发展吴昌硕画派艺术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师吴而不囿,探索创新,开创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史树青 《收藏》2006,(7):189-189
荣君宏君,生于齐鲁牡丹之乡,幼承家学,嗜于笔墨,复习丹青,尤擅画梅,名动乡里。  相似文献   

13.
曾宪辉  程慧宁 《收藏界》2013,(12):96-101
清代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画坛经历了一段“萧条”时期,但一批具有锐变进取、大胆求新的画家给“萧条”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以吴昌硕为代表的“后海派”及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派等,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17):173
大承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半余年努力,在日本征集到500余件中国古代及现代艺术品。其中,吴昌硕精品书法4幅,画作7幅。10幅作品曾著录于2009年6月由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编纂、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艺燦扶桑》(日本藏吴昌硕作品精粹)中,另一幅《墨竹图》曾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另外,征集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30余件精品,如西周饕餮纹提梁卣等。与此同时,在现当代艺术品中,让人较为瞩目的有7501毛泽东主席专用瓷51件,其中,1975年5月至8月由王锡良、汪桂英、刘平大师等制作的"高白釉釉下双面对画芙蓉观赏碗"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5.
贾关法 《收藏界》2013,(11):73-78
梅花以傲霜斗雪、清香幽雅,独秀百花之先,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据《诗经》等记载,我国的植梅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魏晋南北朝以后,梅花成为文人笔下的重要题材,咏梅、画梅之风日盛,不知有多少骚客名流、丹青妙手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16.
沙伟 《收藏》2014,(21):35-4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诞辰170周年。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纵观中国书画中的人物画发展史,其从宋元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尽管明万历时期学者利玛窦(1552~1610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1766年)这两位意大利传教士为其注入了西洋人物画技巧等新的血液,但总归是难挽颓势、影响甚微。相较于清代山水花鸟画的繁荣,人物画日趋没落。直至吴昌硕时代,中国的水墨人物画开始呈现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3日至7月15日,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含正殿及西配殿)推出书画馆搬迁后的第一个展览"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共展出绘画70件,书法13件,碑帖2件,印章24件,图书及其他4件,共计113件文物。此次展览基本上建立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基础上,同时为了较为完整地呈现吴昌硕的艺术面貌及活动历程,亦有少量展品借自浙江省博物馆及北京画院。本次展览并无明显时间线索,而是希望从不同角度对吴昌硕艺术成就做全方位展示,分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6,(9):205-205
赵诚研习画梅30采年.他笔下的梅花苍劲遒健.清幽雅溃.形神兼备.观者从中悟到一种精神。他的作品原为西部的收藏者所喜爱.但从今年在无锡、佛山成功举办的个屣看.同样受到南方藏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吴昌硕 《收藏》2014,(19):173
录文:水仙绿若盘孟圆,牡丹春驻红娟娟;大聋风格飞上天,佛云如是前身缘款识:庇吾京子谦笔意并录逢句安吉吴昌硕说明:海外回流作品说明:该作品是吴昌硕擅长题材之一,曾出现于海外出版物这幅吴昌硕(款)《牡丹兰花石头图》画作中,画家以潇洒不羁的笔法刻画牡丹,笔致潇洒飘逸,红花以西洋红大笔触渲染,花开如锦,与下端绿叶兰花相互掩映,生机勃勃;石头则以大写意一挥而就,用淡墨晕染,水与墨、色有机交融,虽然寥寥几笔,但是极有生意,与牡丹上下错落有致,整体感极强,衬托出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画中的石头成为平衡画面关系的关键,对于改变画面的布局,形成一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1)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以其所具有的忠贞、高洁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草庐前遍植梅树,终年与梅、鹤相伴,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在我国绘画史上,历代画梅名家层出不穷,如被称为"墨梅始祖"的北宋衡州画僧释仲仁,还有南宋的扬无咎,元代的王冕,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明代亦不乏画梅高手,且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