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对指导健身者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等方面的作用。提出要想通过体育运动来健身,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健身运动处方即是针对健身者本人身体实际情况而判定的具体健身运动计划和方案,它是全民健身计划科学实施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健身项目。如何进行武术科学健身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概念中的健身价值、武术实践中的健身价值以及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分类进行了深度梳理研究;提出了武术科学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武术科学健身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3.
高校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方法结构的优化是改革的根本目标。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要求,是实现体育目的、内容和形式一致性,保证健身锻炼科学性的良好教学模式,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以人为本,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促进每个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身体状况、运动方式与运动场所、健身运动处方的了解情况等方面,对银川市不同职业的中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银川市大部分中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但是对健康运动知识和运动处方的了解比较匮乏.通过对银川市中年人日常体育锻炼和对健身运动处方的了解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为促进银川市中年人科学健身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大众对健身理论知识的不足,造成在从事健身锻炼时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健身者的个体差异,影响全民健身的普及。健身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特征即是针对健身者本人身体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健身运动计划和方案,因而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可以为全民健身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全民健身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辉明 《体育科研》2009,30(4):100-103
通过在高校健美课中进行运动处方教学的应用研究,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课外锻炼的影响j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     
G806 9800383由传统的运动技能教育到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刊,中,I]/刘光肃,肖继宁,郭晓春//体育学刊.-1997(3).-49-51图1表2参5(XH)体育锻炼//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健身//科学方法//运动处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至今仍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长期以来,由于项目多,学时少,学生运动技术学只能是一鳞半爪,片面追求运动形艺,丢掉了增强体质的根本任务,增强体质的效果也不  相似文献   

8.
由传统的运动技能教育到健身运动处方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至令仍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长期以来,由于项目多,学时少,学生运动技术学的只能是一鳞半爪,片面追求运动形艺,丢掉了增强体质的根本任务,增强体质的效果也不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则是现代体育科学方法的基本内容。本文深入分析了运动技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健身运动处方的先进性,并对如何推广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     
G806 20033588跑步锻练应注意什么[刊,中,B]/汤任平//田径,-2003(4).一35(LF)健身跑//锻练//准备活动//运动场地//适量G806 20033589全民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The Dractical reachof making the national fitness exercise pres-cription[刊,中,A]/陈红霞//体育学刊.-2003.-10(1).-59-60表2参7(SJ)群众体育//健身//运动处方 从运动处方研究的科学基础出发探讨健身活动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阐述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从中找出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以便运动处方能科学地指导健身锻炼。G806 20033590  相似文献   

10.
健身运动对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和组织有着积极的影响,科学性是大众健身的灵魂。大众健身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遵循健身运动而非竞技运动的原则;2)制订科学的运动处方;3)建立科学有效的健身检测与评估体系;4)配备数量适应水平较高的健身运动指导员;5)大力发展布局科学、规范适用和方便群众的公共体育设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4年的追踪研究,论证了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开设“身体素质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多方位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确定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专项技术与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丰富专业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南阳市四所大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针对教师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各项指标,如体育项目、锻炼频次、锻炼时间、锻炼目的、锻炼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观念正确、健康,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是提高自身体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他们参加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锻炼,运动场地、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缺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对健身方面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健身行为较弱,体育人口约占21.4%;健身项目主要为散步、乒乓球和跑步;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个人或亲朋结伴为主要特征。建议大力倡导科学健身,大力宣传科学健身的知识、方法和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把体育健身融入到机关干部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2002至2004年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身高体重指数呈现向较低体重偏态分布、男生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耐力素质严重滑坡等问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建立,优化体育课堂实践教材和内容选择,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对与体质健康相关性较高项目耐力素质的锻炼,有效的促进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体质测评与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质检测了解国民的体质状况,并进行评估,以区分健康与亚健康人群,近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将体质检测结果作为健康状态的工作基础,结合国内外各种亚健康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应指标的评价体系。结果分析: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其干预措施包括运动处方;营养调控;中医养生等。结论:体质与亚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健身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可根据体质测评,结合医学、心理学、中医学、免疫学等多学科发挥优势,制定一套完善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东地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价值观与健身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东地区大学生体育健身的首位动机是“增强体力与健康”,其体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健身健心、增强体质”;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实际行动尚有差距。据此,从提高大学生对健身意义的认识,拓宽体育教学思路,充实健康形象教育内容,加快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原来的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是:实现大、中、小学在目标内涵上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根本目标,共同注重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身体练习,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强调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目标层次要求上有所区别的系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体系。提出构建我国从小学至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生活化健身”理念的角度对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活化健身”理念下的社会迫切需要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33所高校设置休闲体育专业,但现有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还不尽人意。由此,提出了:适应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需求,整合学校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的休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休闲体育人才;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的特点,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普通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育教学改革作了探讨,并从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力目标和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四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活动参与度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体育活动参与的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保安服务业的参与度最高,其体育活动参与的频率低,时间严重不足。除参与传统的体育项目外还参加一些新兴项目。绝大多是自发的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和自然环境与朋友、同事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参与的动机已变得日益丰富。影响其体育活动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时间长,工作累,收入低,场地器材有限,缺乏组织等。建议:加强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质监测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