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戳脚八母腿     
张洪国  杜新春 《武当》2007,(8):34-36
《戳脚拳论·腿有八法说》云:腿法练好,五行则顺,六合则对……腿法有八,即提腿,圈腿,掀腿,点腿,摆腿,插腿,踢腿,蹬腿。《戳脚拳论·练拳秘钥》曰:拳者,权也——万不可泥于死手,而又不可擅离老母。何则?盖拳中之变化无穷,千变万化须由母生。戳脚的腿法丰富,招式数以百计,但均由以上八种基本腿法衍生而来。故,此八种基本腿法又被称为"戳脚八母腿"。  相似文献   

2.
张洪国 《武当》2006,(11):31-33
戳脚是流传于我国北方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它以手脚并用、腿法突出、内容丰富、技击性强、攻防结合严密为特点,被武林推为“北腿”之代表,享有“北腿之杰”的美誉。戳脚是由清朝天理教农民起义领袖、武术大师冯克善,在原来的八趟金刚架、八趟金刚锤、六合根等初级套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创编而成的。戳脚以文九与武九,共计一十八趟为基本套路,其中还包括金刚架、金刚锤、六合根等初级套路,以及在十八趟基础上组合成的甲子锤、三拦手、小力士拳,和派生出的燕子拳等等。此外,还有较为全面的各种武术器械,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拳系———戳…  相似文献   

3.
戳脚     
戳脚:是以腿脚功夫为主的一种拳术。相传起于宋朝,盛于清末。戳脚侧重腿功、脚功,而且技法系统,享有“北腿”之誉。拳谚中说:“拳打三,脚打七”、“手似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是说腿脚在武术技击中极为重要。传说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中,武松就是使用戳脚中的玉环步、鸳鸯脚取胜的。戳脚流传至今有文、武趟子之分。戳脚的技术特点是:手脚并用,矫捷刚健,紧凑严密,灵活善变。以腿法见长。戳脚的套路在练  相似文献   

4.
张庆云 《精武》2008,(8):44-47
戳脚文趟子,是人称“花枪胡老奉”的胡奉三先生在河北饶阳段氏短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法以“八根”、“八母”为基本内容,讲究刚矛相济,贴身近战。文趟子的“文”,是相对“武趟子”而言的,主要特点为架子较小,腿法较低,手法重化劲,踢法重刚劲,打法讲究以静制动等等。  相似文献   

5.
布秉全 《精武》2005,(12):6-7
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是手法和腿法的连击混合运用。套路中,每段都有发一招连发数招的组合打法,因此手法变化和腿法连击形成了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的特色。形意、戳脚两种拳法兼而有之,拳称形意,脚起鸳鸯,互相丰富,具有一定的健身、技击价值。  相似文献   

6.
戳脚拳是以腿法为主的传统拳种,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如在沈阳地区,就有戳脚翻子、胡氏文趟子拳、地行戳脚,此三支传承至今。笔者练的是地行戳脚与文趟子拳。地行戳脚拳是先师高伯川(1897~1970年)所传。高师是河北蠡县人,11岁时拜师学艺,21岁艺成后走南闯北,孤身一人,终身未娶,后落脚沈阳。高师一生淡泊名利,曾担任过冯玉祥部队的武术教官。冯  相似文献   

7.
戳脚拳是我国北派拳术中的佼佼者,尤擅于用腿,素有"北腿之杰"的美誉。据说此拳创传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近两百年的时间。1813年(嘉庆年间),爆发于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天理教"反清运动被清廷镇压后,其主要领袖冯克善(河南人,又名克敏、凯克)与部将杨景、唐有义在河北献县越狱出逃,后经饶阳段君道村段老绪(即段绪和,"奉天三老"之一的胡奉三即从学于段老绪,后又在"段式短  相似文献   

8.
仇志刚 《武当》2009,(1):34-36
戳脚是北派优秀拳种之一,因其以腿法见长、风格突出而称著于武坛,被公认为北腿之杰。 提起戳脚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我国戳脚的发源地河北蠡县的戳脚,然而在挖掘整理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风格不同,内容迥异的戳脚支派。本人曾走访过一些不同流派的戳脚拳师,并参考有关资料,认为就戳脚风格和内容而言已分成几大流派。  相似文献   

9.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10.
更正     
赵振库 《中华武术》2005,(12):41-41
“地宫戳脚”拳术属北派拳法,系少林一脉,没有文武趟之分。武术常讲“南拳北腿”,地宫戳脚集腿法之精华,是北腿的代表拳种,被誉为“北腿之杰”。“地”为下盘;“宫”为拳法的阴阳变数;“戳”为透、狠之意,也是该拳种之魂。  相似文献   

11.
戳脚,是“北腿”中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拳种之一,它突出腿的运用法。它的腿法有十几种类型.几十种踢法,主要有了、拐.蹶。撩、圈、碾、跺.戳等。庄于戳脚腿法变化多端,而且进攻距离长,目是散手比赛中有效的得分手段,因此戳脚腿法在散打和实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丁腿又叫寸腿,是踹、拐、点、、蹬、错、碾等多种腿法的开路先锋,它以前脚掌进攻对方。攻击的部位主要是小腿和踝关节,它具有动作幅度小、快速、轻巧、灵活,踢不到对方也不会失掉重心队的特点,实战中便于快速回防,变化多端,还可为别的腿法。拳法做引腿。劈拳丁腿预备势…  相似文献   

12.
武术小百科     
△.拳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种类很多,在广大的农村、城市,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拳种。据统计,大约有几百种之多。有以地区、山脉、划分的,如“南拳”、“长拳”、“少林”、“武当”、“峨嵋”;有“内家拳”划分的形意、八卦、太极和“外家拳”的查、华、炮、红等;从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有:燕青拳、二郎拳、太祖拳、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戚家拳等;也有以据其基本动作的特点划分的有劈挂拳、通臂拳、弹腿门、戳脚、绵掌、地躺拳等;象形类的拳术有: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龙拳、鹤拳、虎拳、醉拳等。拳术,是按照不同拳种的结构,风格特点和特有的运动规律,由几十个徒手动作所组成的、整套练习,俗称“套路”,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拳种流派。△.长拳:属外家拳,一般称为是查、华、炮、红拳,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等拳术的总称。另外,古时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长拳是解放后发展起  相似文献   

13.
张洪国  张财林 《精武》2006,(5):20-21
戳脚是“北腿”的主要代表,被誉为“北腿之杰”。其显著特点是手脚并用,突出用腿,以丰富多变的腿法见长。戳脚立足实战,此手封,彼手打,手防上,脚攻下,手脚相随,手领脚发,脚到手到;其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攻防兼备,变化巧妙。其腿法可概括为提、点、圈、掀、插、摆、踢、蹬八种。其中,提腿为提皇腿,摆腿为摆莲  相似文献   

14.
张洪国  张财林 《武当》2003,(5):37-39
戳脚是“北腿”的主要代表,被誉为“北腿之杰”。它是由清朝天理教农民起义领袖、武术大师冯克善,在原来的八趟金刚架、八趟金刚锤、六合根等初级套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创编而成的。戳脚以文九、武九、二九一十八趟为基本套路,其中还包括金刚架、金刚锤、六合根等初级套路,以及在十八趟基础上组合成的甲子锤、三拦手、小力士拳和派生出的燕子拳等,此外还有较为全面的各种武术器械,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拳系——戳脚门。  相似文献   

15.
腿法因其具有强劲、威猛的摧毁力而备受古今、中外武术家的喜爱。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以腿法为主的武术流派,如:弹腿、戳脚、跆拳道、法国腿击术、泰拳等。同样,建立在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原则上,以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为宗旨,提倡实用为本,吸收中外实战武技之精萃的截拳道,也非常注重腿法的修炼,  相似文献   

16.
内家拳与外家拳之说,在武术界相沿已久。人们普通认为武当为内家,少林为外家。太极、形意、八卦、心意等艺为内家,通背、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艺为外家。早在七十余年前,艺综多门的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就在《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一文中说:“今之谈拳术者,每云有内家外家之分。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在道为内家,或以在释为外家,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  相似文献   

17.
张连生 《武当》2015,(2):16-17
大悲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具有极高健身养性价值和极强的技击威力的一大法宝,是中国武术文化同佛教文化相融会的一种密宗拳术。大悲拳拳姿端庄宁静、气势恢宏、身法舒展、变化多端、神妙无穷,对人的神志、脏腑、筋骨和肌肉均有全面的锻炼作用,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以柔化为主、非常优秀的上乘功法。正因为大悲拳具有优异的健身养性效果,习练大悲拳的人越来越多。大悲拳不但包涵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三种拳法,还包涵了大量的主要代表"北腿"的戳脚功夫,和易筋经、洗髓经和瑜伽的一部分功法。  相似文献   

18.
戳脚翻子拳     
戳脚翻子拳,传统拳种。系戳脚与翻子融合发展而成。戳脚原名“九翻鸳鸯脚”,简称“九枝子”,又叫“趟子腿”。原有九趟(套),后来以此为母,又创“文趟子”九套,原来的九趟即改名为“武趟子”。所以戳脚又有,文、武之分。  相似文献   

19.
南方的拳术一般以拳法、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的拳术除拳法外,注重腿法。故有“南拳北腿”之说。  相似文献   

20.
刘学勃,1926出生。北京市戳脚翻子拳研究会会长。刘学勃老家河北,10岁时就拜当地著名老拳师张永和练戳脚、翻子拳、地躺拳,解放后又在著名武术家吴斌楼门下练习戳脚、翻子举、地躺拳及传统器械,受益匪浅。刘学勃说起自己的老师,颇为自豪:“师父擅长九节鞭等软器械,不仅武艺高超,而且武德高尚,所以被北京武林人士送一雅号‘花鞭吴斌楼’。”经过六十余年的苦练,拳艺精湛的刘学勃在多年练武的基础上整理出传统拳及传统器械五十多个套路,并多次向国家献出戳脚、翻子拳、地躺拳和器械的传统套路及理论文字的宝贵资料。从六十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