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04,(12):43-43
皇帝对围棋的褒扬,自然会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对围棋的态度。太宗的棋诗还引来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刘子翼等的唱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围棋诗歌的小高潮。上行下效,唐代围棋的繁盛,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围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的竞技娱乐之一 ,在帝王和士大夫之中 ,围棋与战争、与人的性格、与国家的治理等等联系起来成为体现人生百态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品评围棋的活动使中国围棋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一个高潮。1.爱好者众多 ,高手层出不穷围棋起源极早 ,而且具有很强的竞技性 ,一旦入门 ,往往因其无穷变化以及人的好胜心理 ,而成为人的嗜好。曹魏时 ,围棋就是众多士大夫官员们的重要娱乐内容 ,当时的山子道、王九真、郭凯都是高手。张华《博物志》说 ,曹操极喜欢围棋 ,而且水平很高 ,与山子道、王九真等名手不相上下。“建安七…  相似文献   

3.
刘良政 《围棋天地》2013,(24):106-108
中国围棋史上,不乏文人习弈。各朝均可列举出知弈、习弈、好弈的文人:曹植、王粲、王勃、杜甫、皮日休、欧阳修、黄庭坚、李东阳、王世贞、钱谦益、李渔等等。他们或吟咏对弈,或著述棋谱,或评论围棋。文人与围棋结缘,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4.
写作与围棋     
中跃 《围棋天地》2002,(10):73-73
江南的文人、作家中有许多围棋爱好者。本来,自古文人多讲究“琴棋书画”,不足为怪。然而你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围棋和写作从本质上来说,竟有那么多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王锐  刘昊 《围棋天地》2014,(17):98-100
琴棋书画本就是文人四友.围棋高手常以书、画为修业之法,书画中人爱慕围棋者亦不在少数。作为国内顶尖的大写意画家.邢少臣对围棋的喜爱溢于言表:“除了画画以外,围棋是我最大的爱好了。可以说我的画有今日之功得益于围棋。”  相似文献   

6.
刘良政 《围棋天地》2014,(22):88-89
《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在论述明代围棋发展时说:“以地区为标志的围棋流派的出现,预示着围棋开始摆脱皇家体制,获得独立发展,围棋步入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明代中期徽州地区不仅出现了围棋新安派(又称徽派),而且围棋氛围浓厚,文人、官宦、商人乃至普通百姓习弈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7.
李劼 《围棋天地》2014,(8):87-89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干年来在士大夫阶层及民间广为流传。古人下围棋既是作为娱乐,同时也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至于胜负倒是其次。传入日本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围棋变成一项残酷激烈的技艺,如日本本因坊丈和与赤星因彻之间的争棋,  相似文献   

8.
围棋史家赵之云先生称自己是“现实主义者”。他曾经说过,围棋研究,棋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一个时代围棋水平的高低,一位棋手的实际水平,文人带有倾向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并不可靠,还得研究棋谱。  相似文献   

9.
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围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作为棋戏出现在宫庭士大夫阶层。那时候把围棋叫“弈”。经过秦、汉、两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广泛传播于群众之中。围棋作为养身、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育活动而被人们所喜爱。唐初从长安经东海传入日本,后来在“丝绸之路”上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们谈起对于中国传统的两大棋种象棋和围棋的认识,一般都以为围棋是阳春白雪、文人雅戏,象棋是下里巴人、下九流,难登大雅之堂。特别是时下围棋"三国演弈",受到媒体热捧和企业的巨额赞助、象棋备受冷落似乎更加强了围棋的强势地位。实际上,在历史上特别是唐宋时期,情形并非如此。本文不敢说什么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只是打算对唐宋象棋的风俗和豪华的棋具作一个浅浅的梳理,与大家共同回顾一下那盛世奢华的贵族游戏。  相似文献   

11.
琴棋书画是我国的古代文人四艺,关于围棋的诗词歌赋,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早在东汉,儒家学者马融就曾写过《围棋赋》: 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 陈象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  相似文献   

12.
无论怎样,围棋总给人强烈的沧桑感和悠然感;不然,欧阳修就不会有“棋罢不知人换世,洒阑无奈客思家”的投入与感慨;赵师秀也不会有“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从容与失落。围棋也是智慧的活动,虚与实、大与小、巧与拙、进与退,取决于理性的判断和棋路的计算。围棋被视为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艺之一,与琴、书、画一样,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也最能怡养心情。  相似文献   

13.
围棋古今谈     
围棋发源于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围棋不但以寓意精湛、变化无穷的艺术魅力而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而且一直被人与琴、书、画并列,成为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关围棋的史话是为数不少的。特别是在那些知名文人的诗词和笔记中,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已经被涂上神奇色彩的故事中,那些政汉家、军事家的有趣轶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围棋在丰富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围棋     
瓷缘 《收藏》2008,(4):98-99
围棋,古时称弈,我国传统棋艺之一。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分别象征日和月,表示阴阳二气,棋盘四角喻东西南北四方,富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与书、画、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深受文人喜爱。1959年,河南安阳市北郊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中出土的一件围棋盘明器(图1),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19道围棋盘。  相似文献   

15.
明永乐年间,折扇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成为文人士大夫展玩、去暑之必备雅物。小小扇面一经题字作画之后立刻就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故此,与对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收藏界》2013,(4):54-57
近读翦松阁主人黄玄龙先生的文章《晚明文人的书斋心印》,文中引历史学者巫仁恕的一段话:"书房对于士大夫与文人而言,可以说是他们的文化资本,换句话说是表现他们拥有知识或思想形式的一种财富,系用来支持他们身份地位和权力的合法性。由于文人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加上商品经济所形成的奢侈消费现象,到了晚  相似文献   

17.
刘洁 《中国收藏》2020,(5):24-29
无论古琴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在宋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宋代皇室对文艺的推崇,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一般都通晓音律、喜好抚琴,并且常常琴会雅集,以琴为题材的艺术创作蔚然成风。宋代的绘画作品受到当朝文人风气影响,在文人画的创作中着力把握琴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建欣 《收藏界》2012,(1):48-49
众所周知文人瓷画的发展,经过了浅绛彩瓷画—新彩瓷画—新粉彩瓷画三个阶段。晚清时期由文人士大夫和御窑厂画师以瓷代纸、以画入瓷创作清新淡雅的浅绛瓷画,经过由民国初期以陈松为代表的文人画师以洋彩颜料创作新彩瓷画过渡,进而自民国二三十年代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画大师绘制新粉彩瓷画,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首格调清新、兴味盎然的七绝小诗,诗虽短,却在中国围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古代文人弈棋的思维方式,进而透视通过围棋流露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06,(14):58-58
读过《墨香棋趣》和《为惨败干杯》,会不会有人哂笑?这日本文人的棋也忒菜了!且慢,陈祖德九段在谈到中日文坛围棋交流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对专业棋手来说,胜负是他的全部,是他的生命。围棋圈子,是生死的世界。面对棋盘,友谊是次要的。业余棋手不一样,不能以胜负做为唯一目的。特别是文化界的朋友,将围棋视为文化,胜负就只是一部分,友谊才是首要的。”这里,文人的友谊又必然地浸透着浓浓的文化色彩。欲品其中味,需放眼棋盘之外。再者,中日文艺界也不乏业余高手在,那却是后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