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武术、跆拳道、射箭运动员和大学生共99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他们的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探索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平衡能力的差异性,以期为运动队的训练手段及方法提供参考意见,为平衡能力的评价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2.
武术专项力量训练引入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三峡大学高水平武术运动员6名男生为实验研究对象,以专项力量训练理论和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武术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及多年从事武术专业教学与训练的实际,首次将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到武术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核心稳定力量水平,提高其核心区域相关肌群协同做功的能力及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完成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经过历时16周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运动员核心区域核心稳定力量水平的提高,其武术专项力量、专项基本功、完成高难跳跃动作的落地稳定性乃至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利用拳和脚搏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的素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训练方法和理论研究更有透明度,科学的选材至关重要,本文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几个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进行分析,以期为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武术运动不同项目运动员反应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8名武术运动员进行运动反应时、预料时准确度和分化抑制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散手运动员的时间反应能力比拳术运动员强,而长拳运动员又优于南拳运动员。这可能与武术运动不同项目的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摄像解析法及试验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0.251秒、0.174秒。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平均预动时间分别为0.392秒、0.476秒。测试中武术散打运动员反映时间占据优势,而武术套路运动员预动时间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拳到达预定位置。从发生动作反应开始到最后击中目标,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原地出拳项目测试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进步出拳项目测试中差异具有显著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全部完成动作所用时间较短。换言之,在实战条件下,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柔韧素质,它是完成大幅度高难度动作的技术基础.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特点、影响因素、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为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素质训练提供更好的训练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选取国家队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后横踢技术动作进行肌电分析,揭示跆拳道运动员的用力特征。研究方法:运用美国产Noraxon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14名国家跆拳道队男子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根据后横踢技术特点,分别选取了三组肌肉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从肌肉的激活顺序来看,以左侧竖脊肌、左侧胫骨前肌最先发力,但与此同时,右侧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也同时被激活;2)从肌力特征来看,右侧肌群的肌力值相对较大,在整个的后横踢技术动作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相比之下,左侧肌群肌力较小,并且肌肉的募集能力相对较低(40%以下);3)在肌电的持续时间上,左侧肌群持续时间相对较短(0.20s以下),右侧肌群持续时间较长,表明它们是主要做功肌群,但左侧半腱半膜肌无论是在肌力动员方面(46.8%),还是在积分肌电方面(326.00uv.s),或是在激活顺序(0.06s)和持续时间上(0.70s),都表现出非常高地贡献作用。研究结论:由于左侧和右侧具有同时肌肉放电的现象,因此,训练中在加强左侧支撑用力的同时,应逐步提高运动员动作腿的起动速度训练,并加强右侧主动肌和拮抗肌的用力效果。此外,应特别关注左侧半腱半膜肌等肌肉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8.
白冰 《冰雪运动》2015,(6):19-24
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我国不同运动等级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平衡训练及肌肉的肌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平衡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有效调整与控制,有赖于竖脊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贡献率和协调有序的工作。虽然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平衡动作控制模式和肌肉工作顺序上有所差异,但主要工作肌群趋于相同。健将级运动员之所以能对身体姿态实现高效调整与控制,不仅在于工作肌群的贡献度较高、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肌肉控制中,还在于双侧肌肉群的协调发力。而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由于还缺乏更好地控制肌肉的能力,致使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有效电活动过高或不足的状况,不仅平衡感和稳定性差、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不足,而且也缺乏对失衡动作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薛成强 《中华武术》2014,(12):55-56
一、核心力量的概述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二、核心力量的作用(一)提高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身体核心肌群是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而人体的重心则位于核心肌群所在的部位。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躯干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JE-TB0810八通道肌电采集测试系统和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两名国际健将级跆拳道运动员分别进行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旨在确定跆拳道运动员后横踢技术动作的主要发力肌肉、肌肉用力持续时间、肌肉用力大小以及肌肉用力的协调性;其次是诊断影响后横踢技术动作的髋、膝关节在不同运动速度下肌力的屈伸比例、异侧同名肌群的肌力比例和肌肉功率特征.研究发现:在后横踢左脚前右脚后的实战动作技术中,主要发力肌肉是右股二头肌、左右侧臀大肌、右股直肌、左右股内侧肌、左股直肌、腓肠肌.在诊断分析影响后横踢技术动作时,需要考虑髋、膝关节屈伸肌力和做功功率的平衡性,以及左右侧同名肌群肌力和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优秀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提示构建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通过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与其它运动项目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和PWC170值的比较分析,为散打运动员向相似的对抗类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转型以及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也是当今武术界的热门话题,武术套路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体育竞技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过程中,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战术、体能、技术外,还需要提升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保证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武术套路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核心训练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武术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为武术教练员更好地实施科学训练,探索和建立武术专项核心训练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加快武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动静态平衡仪对20名体操运动员进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的评估。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三个感觉系统对维持平衡的作用不同,体操运动员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前庭功能和视觉都起主要作用;平衡中枢对感觉信息具有复杂的整合调节作用;运动员所应用的感觉信息和取得平衡的策略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结论: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能力的专项练习时,应重视视觉和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设计出能反映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动作,采用高精度测力台及测试分析专业软件,对不同太极拳训练水平人群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太极拳训练在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方面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员控制平衡的能力,筛选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敏感指标,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提出有效的训练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运动员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和评价,为后期的专项训练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13名国家运动员(男性6名,女性7名)进行3种不同的姿势控制能力训练,利用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在训练前后对13名国家运动员进行平衡能力测试,一个训练周期后,对2017年和2018年两个赛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13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在前后方向上(Y轴向)的稳定性升高,说明运动员在控制重心能力上有所提高。通过训练前后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人体重心曲线图,运动员训练后在支撑面左右方向的自动态平衡能力有所有提高。技术动作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运动员的着陆成功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通过为期6个月的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前后方向上明显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后的左右方向上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技术发展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各阶段的特点,教练员可以根据各阶段特点更具针对性地安排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关于竞赛状态焦虑的问题进行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1)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2)运动员得分与认知状态焦虑有显著负相关性、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呈倒U关系;3)通过探索分析得出赛前预测运动成绩好坏的客观指标。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及比赛中高效处理优秀武术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覃明路  沈雪松 《体育科技》2000,(2):23-25,29
髌骨软化症是武术运动员中常见的慢性损伤之一 ,它严重地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以及运动寿命延长。通过分析在武术训练中产生髌骨软化症的原因 ,提出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防止负荷过于集中 ;有针对性地加强力量训练 ,提高全面身体素质 ,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医务监督是防止产生髌骨软化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