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办好学校体育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学校田径运动会,竞技性强,项目单一,参加比赛的人数少,整个过程都由教师统一组织,这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我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一中)以体育节替代了传统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使98%的学生不同程度参加了体育节的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学生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年一度的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有利于学校田径运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运动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校公共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的田径更要加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目前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田径运动会模式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观念的建立,制约了高校运动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可以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体验体育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进程中,“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大家对学校运动会举办形式.项目设置、名次与奖励办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学校的“体育节”、“体育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普通中学田径运动会因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已逐渐脱离了现行的学校体育教育方向和目标,在推动学校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小。本文以莘县一中开展的学校体育节进行个案分析,提出构建普通中学"综合体育文化节"的目的、意义、内容及组织实施方法,使体育节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的载体,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崔建 《中华武术》2014,(7):54-56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校的田径运动会是学校群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展现大学生精神面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检验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全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新时期"全民健身"、"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指导思想的提出,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理念落后、形式僵化、内容陈旧、小众参与、趣味不足等问题。因此,对高校田径运动会进行适时、适度地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使其朝着健康、参与、趣味、竞争、合作的方向发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摆在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对运动会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运动会发展方向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终身体育、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视角剖析了我国高校现行运动会的误区。指出传统的高校校运会应向“趣味性强、普及面广、参与性高”的体育节转变。对构建大学体育节的思路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阮晓燕 《精武》2012,(8):67-68
本文立足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思想,贯彻全民健身运动,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模式,变运动会为体育节,把趣味性、竞争性、民族性、开放性、实效性、全面性、时代性有机地相结合,使学校的体育节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发挥和拓展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的目的,体现现代人文奥运,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9.
对改革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课标下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下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很多弊端,并提出了改革学校体育活动的原则、思路、要求和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热点,体育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学校体育节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了传统体育和传统运动会的局限性,集娱乐、健身、竞技、人文于一体,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体育素养,增强体育意识,普及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骨干。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农村学校,多年来笔者一直在体育教育工作第一线潜心研究积极探索,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农村学校体育节,我认为在农村学校举办体育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因时而宜体育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  相似文献   

11.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分析了传统高校运动会的弊端,指出传统校运动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阐述了高校运动会向体育文化节转轨的有效途径,总结我校举办体育文化节的经验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体育思想是人们对体育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它表现为系统理论化了的观点和学说,是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自觉反映。本文着眼于高校体育改革进行理论探讨,结合当前高等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实践,进一步论证高等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体育思想,以便能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相关的若干争议、热点予以辨析,审视其深层、结构性问题,厘清有关认识和理论,并就“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介入的困境及再定位进行探讨,旨在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和推行、“双减”政策在体育相关方面的落实及体教融合提供理论资源。认为:(1)体育“应试教育”及其改革取向指向地位考试、素质素养教育、体育锻炼及“良性负担”“对冲”说,均存在认识误区或偏差。其中,体育中高考改革难以促成“减负”,这也提示特定“体育锻炼”效应介入“双减”面临理论困境。(2)体育中高考改革的调适和定位应置于当下社会-价值视域及“双减”背景之下:其一,体育中高考改革应谨防在某种舆论压力与“既定目标”下的推行,谨防非必需或极限-竞技化的运动能力作为教育及人才评价的核心指标,以及谨防改革的有限效应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僭越和碾压;其二,在“双减”背景下对体育中考改革予以定位,需谨防体育在中考改革压力下成为一种新的负担,以及谨防“双减”背景与体育中考导向下学校体育的矮化和生物化。提出:“双减”或“减负”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超越体育升学考试的导向和限制,体现学校体育的实质和育人价值,这也是对“体教融合”及“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的切合和呼应;应防止在体育中高考与“双减”或不当“减负”观双重作用下催生和助长学校体育“生物体育观”。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运动会的现状调查及改革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 ,就高等学校运动会的现状 ,对福建省 14所本科院校 15 40名师生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当前高校传统运动会筹划主体单一 ,参与目的功利性强 ,项目设置竞技化 ,参与对象精英化 ,文化层面狭窄 ,经费来源单一。体育文化节取代传统校运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大众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主体性、人文性、时尚性等鲜明的时代征反映了社会发展对高校校运会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领域内中的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着专业水平不高、技能有限等问题。研究认为高校体教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加以改进和调整,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能更好培养出适应于中学体育发展的合格体育教师,以期为高校体教专业科学地设置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树立跨世纪人才的终身体育思想,本从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在立足素质教育、明确高校体育的位置、拓宽改革思路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康体育是小康生活条件下的体育。全面建设小康体育社会是富国强民和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面实现小康体育的途径:坚持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基础,以"奥运争光计划"为龙头协调发展的策略;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化、娱乐化、休闲化改革,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是保证;大力倡导体育生活方式,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动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经济专业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荣 Rong  J 《体育与科学》1999,20(6):42-44,34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体育经济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体育院系设置体育经济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是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游泳专项班课程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游泳专项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挖掘专项课程潜力,使得专项班的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出现了多种模式的大学体育教育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已成为高校体育领域最为关注的论题。针对改革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自主体育课程模式-学分制体育课程模式-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将是大学体育课程今后改革发展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