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我国运动员对培训现状满意度较低;对运动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运动员对退役后的安置现状满意度较低。建议:做好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加强文化教育及技能培训;构建针对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对退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倡自谋职业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与出路,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明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目前函授教育、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3种主要渠道中,体育职业教育是当前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难"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以体育职业技术院校为龙头,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体系,保证运动员在训期间完成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同时.也能完成学历教育,从而拓展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国家队运动员退役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李宁、邓亚萍、庄泳、钱红等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的事例分析,对国家运动员转型的问题提出完善运动员保障的相关法规、整合和优化教育体育资源、将现役运动员文化技能学习和项目特点结合等对策,以期为各级管理部门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河南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河南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途径主要是政策性安置;进入普通高校;自谋职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在役运动员再就业准备的重视程度,加强在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再就业指导和帮助,拓宽就业安置渠道,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文化教育的大环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保证,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本文提出了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的概念。并通过对影响继续教育问题的外部、内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的建议,得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过渡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等,调查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现状以及就业难的原因。引入管理学SWOT分析法,分析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体操运动员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有效解决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7.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运动队伍的长远建设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意义重大。以制约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因素分析为视角,从文化素质、心理调适、就业观念、政府扶持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从三个方面对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期望有落差;部分运动员待安置时间长;安置方式主要有组织安置、自主择业及继续教育;部分运动员对社会保险情况不了解;半数以上运动员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强化组织安置的执行力度;鼓励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增加退役运动员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完善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险;丰富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导致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的不完善、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运动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从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产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原因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现有体制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运动员就业安置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社会力量的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以及运动员自身努力共同完成,而运动员自身努力是退役再就业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运动员在役期间能抓紧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退役后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强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提出为实现新世纪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文化必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体育意识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对中美两套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国家体育标准>在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学习目标的设定、运动的教育与人的社会化进程及体育与促进健康等几个方面值得中国体育课程改革去学习、借鉴,对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有着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课到体育与健康课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 ,文化、文明的提高 ,体育课所承担任务也相应改变 ,在世纪初体育与健康课已开始逐步取代体育课 ,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新的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也随人们对体育课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柏杰  刘全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04-106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体育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9.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1,(10):144-144
李娜连续第二年在美网首轮出局;状态正盛的新科温布尔顿冠军科维托娃也没能闯过女单第一轮:强势复出的小威以连续6场直落两盘的完胜杀进美网女单决赛,冠军志在必得,不到20个小时之后又连丢两盘完败低调的澳大利亚姑娘斯托瑟……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指出高校体育要改革发展.必将面向社会,与社会体育结合,社会体育延续着高校体育,无论在场地、器材、指导人员、项目和组织管理上期待高校体育的加盟.二者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