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肖林鹏  杨志勇 《体育学刊》2003,10(2):135-136
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竞技体育发展观决定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竞技体育“赶超”发展观,竞技体育“优先发展”观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竞技体育运动的规划部署和兴旺发达提出过很多深刻而精辟的真知灼见和实践范例,构成了邓小平体育运动思想体育运动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他倡导和支持我国竞技体育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提高水平,为国争光”;他喜爱与重视竞技体育的高度对抗性、竞争性,尤其是与足球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正确地指导我们如何处理竞技体育运动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养生观中的平和、伦理及中庸的道德思想,制约和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不能使极”、“顺其自然”的养生观,制约和影响了竞技体育中训练与比赛(运动员)负荷极限的发挥;“神形相关”、“动静相关”的养生观,大大丰富了我国竞技体育中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体育界大批有识之士对我国体育领域中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尤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未来的走向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勾勒。然而在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走向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竞技体育国家化”和“竞技体育社会化”两种截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向高校发展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要。从1986年至今,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的“始发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比较,认为:新时期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应以促成常规化的“校际体育竞赛”为切入点,带动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科研及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前行:它将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成功,而且有益于我国培养当代高水平“文化体育人”之事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印年代,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竞技体育进行系列的调整,形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的雏形;80年代,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对竞技体育的调整和改革,强化和完善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模式的历程,极大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7.
"开放的大教育"体系下可持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要可持续地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应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实施要点为:树立“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完善岗位培训体系;以及将体育学院办成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8.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的3个命题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竞技体育的价值;攀登竞技体育的顶峰。高校办队应当关注运动员“后竞技”发展;进行生源结构调整;实现教练员定位的转变。高校办队的着力点要抓住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为革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的机遇;激发更多高等学校成为有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创设育人为本的办队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加速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突破“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9.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体育同运动竞技是否同属一个范畴?这是目前我国体育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跟运动竞技(SPORT)是一码事,他们把体育和运动竞技合称为“体育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同运动竞技完全是两码事,体育具有教育的属性,而运动竞技则是“费尔泼赖”,研究体育的人不需要去研究运动竞技,而研究运动竞技的不必要冠以“体育”的头衔。对这两种观点,笔者有自己的认识。一、竞技是娱乐的一部分世界上娱乐的内容丰富多彩,譬如计算竞技、演讲竞技、航海竞技等等竞技可以是人与  相似文献   

11.
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是旅游项目的特别种类,《旅游法》规定对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行政许可,是为了政府部门有效监管。但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有"高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以及"高风险旅游项目",从它们的基本含义来判断,这两类项目都可纳入"高风险性体育旅游项目"。高风险性体育旅游项目行政许可范围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这个事项范围即是由特定主体依法定程序确定的"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的项目。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应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其他国家机关定期发布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目录,保障高风险体育旅游项目行政许可范围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盛芳 《体育学刊》2006,13(5):29-32
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的起始时间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在融入到体育全球化的百余年历程中,形成了3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发展特征。即中国参与体育全球化进程的速度在加快,以吸收和接受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经历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吸收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促使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以资源“流入”开始到逐步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使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是我国体育治理之本,坚持群策群力治理是体育治理之策,完善体育法治建设是体育治理之需,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是体育治理之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智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分析了智库参与的必要性,以及智库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并且提出了需优化体育智库研究体系,提升体育智库成果供给质量;强化体育智库咨政对接,有效参与我国体育决策环节;完善体育“智-媒”融合,充分发挥智库社会服务职能;拓展体育智库外交职能,提高我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1前言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首批确立了51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学校,并对招生办法、招生对象、教学课程安排与学籍管理作了初步规定,接踵而来,部分省市也确立了自己的试办学校,由此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政策分析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1978—2018年国家层面的172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逻辑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历经改革开放期(1978—1992年)、积极探索期(1993—2001年)、相对停滞期(2002—2009年)、战略发展期(2010—2018年)四个阶段,并呈现阶段性特点。进而总结出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1)政策理念从“政府管理”到“协同治理”理念的转变;(2)政策主体从政府的“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3)政策过程从“事前控制”到“全过程”的监管;(4)政策工具从“单一运用”到“综合运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1)继续深化多元协同治理理念;(2)进一步完善政策主体多元协同机制;(3)重点强调政策过程的全过程监管;(4)提高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6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审视,即传统的“工具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霸权与偏失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唯分数”教育现象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误读对学校体育的异化;“安全教育”的过于担心对学校体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电视发展沿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商业体育的强劲发展,促进了体育传媒尤其是体育电视的活跃与繁荣,体育电视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一个又一个重要贡献.2008年,中国体育电视凭借北京奥运会的机遇,为国际奥委会提供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和特设项目武术等共8个项目的全球公用信号,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电视信号制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电视的发展沿革.探寻我国体育电视接轨世界一流的屹立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认识和谋划新形势下的体育反贫困战略成为当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新问题。研究认为,鉴于外界贫困语境的变化和体育反贫困自身的发展完善需求,后脱贫时代需要适时地将"体育扶贫"切换成"体育反贫困"的新话语。后脱贫时代要求体育反贫困战略重视缓解体育相对贫困、体育可行能力贫困、统筹城乡体育贫困治理和实现高质量体育减贫,同时要求体育向助力防贫、助力缓解相对贫困和助力乡村振兴转变。为适应这些转变,应尽快从平稳衔接、创新发展和长效推进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9.
媒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体育全球化正呈现出一种媒介化的趋势。西方体育依靠雄厚的资金、强大的媒介技术等因素的支撑牢牢地主导着世界媒介的话语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则因为自身的特点以及媒介开发程度的不够不断地被消解乃至同化。研究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应通过现代媒介积极融入媒介文化全球化的大潮;在理性继承的前提下,寻求创新与发展之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媒介"话语"体系;中国的媒介应该成为维系我们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力量,在争取全球媒体新秩序中的地位时应努力保持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田径竞技运动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历来是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号称“运动之母”.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飞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国竞技体育在总体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但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田径竞技水平却持续低迷,甚至在一些优势项目上出现了滑坡。通过从竞赛制度、思想观念以及基础训练等方面阐明问题的主要症结.希望对广大体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