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0%的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的对社会开放;对外开放的场馆类型中,有偿开放的多为室内场馆和游泳池(馆),无偿开放的则多为室外场地;在开放时间上,有偿开放的时间段多为下午和晚上,而无偿开放的时间段则多为早上和下午.影响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主要有领导和老师的思想意识、学校及设施的安全问题、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条件、高校本身的条件、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对外开放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生均值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最低要求理论上有差距;体育场馆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开放的形式主要以场馆租赁和紧缺场馆的有偿开放为主,没有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晋中市5所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有偿开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与场馆的地理位置、开设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消费观念有关。文章试图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高校体育场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哈尔滨高校存在场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有偿开放怎能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高校场馆开放模式与场馆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以及思想转变意识、管理水平、场馆条件和经营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与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经营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开放形式与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发展较快,8年增长近3倍,并出现了部分新兴项目及新型多功能场馆,但是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以小型化、中低水平场馆为主;有近59%场馆不对外开放,22.2%场馆部分对外开放,12.8%场馆全面对外开放;开放形式有无偿开放、部分有偿开放、租赁开放3种;经营管理方式有体育学院、系(体育部)经营、场馆中心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4种。建议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段、选择场地,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推行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区、发展社区体育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大众,向社会有偿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各级政府要制定指导性和扶持性政策,引导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要允许学校合理收费,采取激励性政策,鼓励开放。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有偿开放已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果各种矛盾处理得当,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笔者有幸对取得较好效益的7所北京高校的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值得共同探讨。一、总体优势分析1.各种关系处理得当所有有偿开放的学校,在场馆收费时都要面临各种复杂的关系。首先是保证教学和训练,在教学训练以外的时间里开放,即把两者的时间协调好。其次是为本校师生制定更优惠的价格。有的学校在特定的时间里免费开放部分场馆;有的学校向教师发放半价的健身卡和免费的工作票,让…  相似文献   

8.
谭刚 《体育世界》2008,(3):42-4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南昌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结合理论分析高校场馆的开发利用的形式,从而探索出一条高校场馆资源有偿开放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有偿开放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因素主要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主要是资金投入水平和场馆自身条件,软环境因素主要有思想意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规章建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有偿开发利用进行研究.从资源配置、场馆规划设计、制度建设及运行机制、服务对象、开放时间、服务项目、开发利用手段等方面分析安徽体育场馆有偿开发利用的现状.对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校体育场馆的进一步投资建设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斌 《体育学刊》2005,12(5):26-28
根据亚运会对场馆的严格要求,结合广州的实际,认为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中要体现出人文亚运、科技亚运、绿色亚运的精神,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比赛和训练的关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注重场馆规划的远见性,场馆建设的先进性和科技性,以及赛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2.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公共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其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难。通过分析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九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是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为有偿向所有人开放,开放时间大部分为全年开放,服务对象为中产阶级;管理体制正向事业单位编制和企业化管理的双重格局发展;场馆规模和功能、收支失衡、体育消费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是影响福建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冬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赵宁 《冰雪运动》2008,30(2):51-54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比赛结束后,高校体育场馆如何管理、经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高校大冬会体育场馆的管理机制应以体育部门为主、后勤部门为辅,以协作式管理机构设置为佳;资产经营制、风险抵押和抵押租赁等承包制应成为其管理与经营的模式。提出场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要求,体育场馆的收费、风险管理和使用者管理等制度建设,以及体育场馆管理与经营的评价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投资力度不足,运行机制缺位;开放力度不够,使用效率较低;条块分割显著,系统分割突出;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增值失效;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税费缴纳较多,场馆负担较重;地域发展失衡,等级分化严重等,是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中主要的体制性障碍问题。提出了确定目标,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转变经营服务理念,拓宽场馆融资渠道,引进经营管理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进行调查,并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整理。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及开放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场馆增强体育场馆开放意识,提高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加大对体育场馆及设施经费投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面临传统事业单位改革和入世后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双重挑战.通过对深圳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调研发现,体育场馆企业化改革需要解决产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共服务购买,集团化运营,税费政策制定等诸多问题.提出推进改革的对策与措施,即确立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明确追求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组建管理集团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高校体育的物质条件是搞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全省33所普通高校现有体育场馆状况的统计处理和比较分析,反映出我省高校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平均负担量大,以及室内场馆数量严重不足等现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现有场馆总面积及人均面积,每个场地平均负担量等九项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结构和体育场馆价值链入手,剖析了大型体育场馆实行酒店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和竞争优势,从而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创造和保持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