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常在钓鱼网上泡着,看到一些有关钓线的错误观点,总想一吐为快。近来在《钓鱼》杂志上读到两篇有关钓线的文章,感到人们对钓线的错误认识真是根深蒂固。就我自己的感觉,我以为这里有人们对钓线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写作态度上的不严肃。下文中,我就事论事,只就钓线的有关的错误观点作一剖析,但愿有些提法就此打住。钓线的人工检测  相似文献   

2.
王兴禹 《垂钓》2001,(1):56-57
钓鱼爱好者经常要跟钓线打交道,有时就需要自己动手把粗细不同的两条钓线,或者粗细相同或相近的两条钓线连接在一起来使用。例如,外出钓鱼时,遇到钓线被大鱼拉断,或者被水下障碍物挂断的情况,而又没有备份的钓线,要继续垂钓,就得把已断的钓线连接起来,或另外接上一段粗(细)些的钓线。这时就面临一个用什么方法将线径不同、  相似文献   

3.
认识脑线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6,(11):42-43
河南读者来信问:用手竿钓鱼,钓线前端为什么一定要另加一段钓线来拴钩。在农村见过不少的人钓鱼,他们就在一根长线上拴钩,也能钓上鱼来。现在怎么就非要另接短线拴钩?他的优点在哪里,不加行不行?  相似文献   

4.
严实 《钓鱼》2010,(6):18-19
5、欲通吃,钩朝天 钓鱼都是钓线的一端绑钩,然后穿上浮子或挂上浮标,再将钓线的另一端与钓竿连接固定,之后装饵抛钩就等着鱼咬钩了。为了让钩迅速沉至水底,又在离钩2~4厘米位置的钓线上夹上一个铅坠。这样鱼咬钩先得衔住鱼钩,然后牵动铅坠浮子才有反应。  相似文献   

5.
钓翁放生图     
张景孔 《中国钓鱼》2006,(10):55-55
我是一个钓鱼迷,在此想通过《中国钓鱼》杂志向各生产渔具企业转达我们钓鱼人关于钓线颜色的一个建议。我是年轻人,视力和视觉好,对各种颜色的渔线都适应。而我的父亲是一位年近60岁的人,眼睛花而且是远视眼,对渔线的颜色特别敏感。比如说茶色、浅红色、烟灰色的渔线都看不清,只有透明色和黑色看得清!有次就因为钓鱼的脑线是浅红色,父亲忙碌半天也没有把鱼饵挂上钩,让父亲对钓鱼的兴趣大减,我父亲的钓友和他年岁相当,都说对彩色的渔线用不惯。希望广大生产渔具的企业想想上年岁的老年钓友,为他们生产出适合视觉颜色的钓线。谢谢!  相似文献   

6.
阿诚钓鱼     
张继诚 《钓鱼》2005,(22):55-55
阿诚看到同事小吴每次钓鱼回来都大有收获,天天有鱼吃,阿诚的心就像被猫抓一样痒痒的,决心也去钓鱼。 现在的人都讲究吃鱼,鱼的营养丰富,补钙,可以增强视力。小吴算得上钓鱼高手,光看那行头,100多元一根的钓竿,那银丝样的钓线,那金闪闪的钓钩,就准备了七八套,一两干元的钓具。小吴说,要学钓鱼得先备好工具,舍得花血本。阿诚有点心痛,那是三个多月的工资啊。阿诚就有点动摇了,但还是找来了钓具,不是那种一百多元一套的现代用品。是竹竿,绑上钓线,挂上钩子,还是那种炸弹钩,一身简装的阿诚就这样挤进了钓鱼的队伍里。  相似文献   

7.
钟言 《钓鱼》2005,(14):15-15
平时办事爱较真儿。近年来经常测量钓线直径,得出的结论是国内渔具市场上95%以上的钓线直径超标,钓友们俗称“跳号”。前几天遇到一位钓鱼大师,他坦言:国内渔具市场上98%以上的钓线超标。  相似文献   

8.
郅辽 《钓鱼》2003,(10)
上世纪70年代初,钓鱼还半遮半掩的时候,我因麻线吸水太多,弦线太硬,一直用丝线做钓线。丝线柔软,吸水率低,拉力强度也高,虽后来有了的确凉线,但只能用于钓鲫,钓大鱼还是丝线好。钓线的要求是细、软、强,线径细,切水快;线质软,传讯快;强度高,不跑鱼。在尼龙线出现之前,能达到这三个要求的线确实不多。据有关资料介绍,明清之际在广东有人用天蚕丝作钓线。天蚕在生物学上是一个单独的科,《辞海》记载有柞蚕、蓖麻蚕、樟蚕三种,其[樟蚕]条称:产地居民常剖取熟蚕丝腺,用醋浸泡,拉长成线,用作外科缝线和钓鱼丝。显然,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已…  相似文献   

9.
钓线的强度     
湛远一泉 《垂钓》2012,(4):50-51
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都将钓线“强度”作为衡量钓线的首要指标。那么,你知道钓线强度都受哪些方面影响吗?  相似文献   

10.
那是去年10月4日,天气晴好,我和老伴到神农公园钓鱼。公园规定:在人工湖里垂钓,每人每天10元,除鲢鳙鱼外,钓上什么鱼都可以拿走。下钩不久,我就钓上了一条200克左右的鲫鱼。摘鱼后,在身后的草坪上用蚯蚓上钩时,一对夫妇带一个10岁的小孩在旁观看,小孩在靠近时踩在钓线上,我提醒他注意,没想到他听后突然抬脚向外跑去,脚正好蹬在钓线上,钓线被快速带走,钓钩迅速刺进了我右手的无名指里,鲜血很快流了出来。我用力将钩往外拔。但拔了几次拔不出来,不敢继续拔了,怕钩尖和倒刺断莅指内。带小孩的夫妇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1.
山东钓友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钓到大鱼?我回答:首先必须到有大鱼的地方去钓。钓友说:我钓鱼的地方就有大鱼,但总是切线,就是钓不上来。他还说使用的是小钩,用的是2号钓线(线径大约为0.235毫米)。我说:钓大鱼应换大钩和粗一些的钓线。钓友说:大钩粗线,反应不灵敏。他还说:报刊上经常有小钩细线钓上大鱼的报道。我怎么钓不上来?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钓鱼》2013,(1):16-17
钓线在钓鱼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觉得线只要结实就行,别的特性怎么样,粗一点细一点根本不重要,"都能钓鱼"。而一些钻研钓技、对钓具要求精益求精的钓友,则会认为钓线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非要用某种熟悉的品牌线不可,而且是大一号不行,小一号不可。总的看来,休闲钓的钓友和竞技钓的钓友,对钓线的重要性的认识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3.
刘定龙 《钓鱼》2014,(22):13-15
钓鱼和研究钓线近30年,后来专业从事钓线生产也有6年了,感觉根据鱼情选用钓线真挺有难度。近几年来在做产品的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不能正确使用钓线的钓友还真有不少。以劲磨手竿线为例:大赞其物美价廉的钓友很多,用的不满意逢人就吐槽的钓友也有。  相似文献   

14.
金龙 《钓鱼》2007,(8S):70-70
听说渔具产品要制定产品标准了,感到由衷的欣喜。前几年曾写过一篇《标准线,能走多久》的文章在《钓鱼》发表,文章里面的预见果然成了现实:当时少见的几种不跳号的标准线,现在都顺应了市场潜规则,明着暗着跳了号。渔具界一位资深人士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的钓线,90%以上的超标。”因为工作关系,我对钓线的了解更直接,我感到至少有95%以上的钓线向上跳号!  相似文献   

15.
我的钓鱼历史也有十来年了,每年开春,我都要习惯性的把钓线整理一遍。整理时,看到去年使用的钓线还能使用,扔掉了怪可惜的,于是,就把凡是有接头的地方剪断重新连接后继续使用,当长线变得太短无法再使用时还舍不得丢掉,把它当作脑线使用。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并作为经验向周围的钓友推荐,但去年的几次遭遇使我  相似文献   

16.
伏治友 《钓鱼》2010,(4):32-32
串钩就是在一根钓线上每隔10~20公分,装上一个钩,形成一串,之所以用这种钩,主要是为了纵向或横向扩大钓鱼面,以便更好地钓鱼。  相似文献   

17.
郑少华 《钓鱼》2008,(24):22-23
钓线相互缠绕、线与钩缠绕、线与竿缠绕,是每一位钓鱼人面对现实的问题,特别是跟我一样使用矶竿采用悬坠法钓鱼的朋友。如何降低线竿钩相缠的概率,我结合自己垂钓实际,谈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关对策,抛砖引玉,望各位钓友指教。  相似文献   

18.
余淼  刘虎 《钓鱼》2009,(7):58-64
参展产品:管付チヌ上黑钩吸入仕挂雷霆钩系列雷霆钓线盘古钓线 2009年2月,碧海(廊坊)钓具展销订货会,作为国际知名的钓具企业,汕头伽玛卡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人气旺盛,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以及钓鱼爱好者或询问产品的性能,或向公司的专家提出问题。工作人员认真而和蔼的态度,让人们感到很是亲切。其实,几乎与本届展会同期,伽玛卡兹公司在日本举办了新品展示会,该活动共分五场,  相似文献   

19.
钓线杂谈     
钓线是连接鱼竿的桥梁,是垂钓必不可少的用具。钓线和渔竿配置合理,运用得当,钓鱼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则会线断竿折,令人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垂钓高手能满载而归,他们除了凭借多年练就的一套精湛钓技外,还与他们能根据不同的水情、鱼情,科学灵活地使用钓线有关。在此,笔者根据河池塘垂钓的经历,钓线的选择与使用,从四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看了2000年《中国钓鱼)第12期的《海钓奇案》一文,我觉得 这断线“元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都认得的那种有毒的河豚。在北部湾一带叫龟抱鱼,它的头和身不分,鼓起气来整个成一圆球,只剩下一点短小的尾巴,背部呈青灰色,肚皮雪白,嘴巴窄小,牙齿平整锋利,咬合后很难把它撬开,因而一般钓线被它咬上,必断无疑。 这种鱼喜欢群居生活,只要有一条很快就会招来一群。垂钓时一旦遇上这家伙,再好的钓点你也甭想钓到其他的鱼了。 另外,这鱼鬼得很,先咬钓线后吃饵(这是遇上一两条鱼的特点),有时甚至游到水面围着你的钓线乱转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