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追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泉与发展路径,其是以流变的形式实现自身的蜕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变促进自身的萌生和稳定发展,促进不同体育文化的融合和进步,实现不同社会形态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稳定转型,对我国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质基因传承有净化作用,我国要建立适应本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卢涛 《精武》2012,(6):85-86,88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成因进行研究。认为:人类早期的身体活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雏形;而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了各个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差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族风俗习惯、原始信仰等文化观念与原始的身体活动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的形成;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哲学也引领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追求;尤其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论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处的尴尬境地与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必须批评地继承传统文化,综合创新中西文化,构建出民族性、世界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系和理论框架,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文化的生态特征,在生存和演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生态适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释义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文化3个生态维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具有"生态性"特征,从时间、空间、功能3个维度分析具有"演变性"特征.民族传统体...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辩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特殊性和保护价值,以及体育文化的普遍性进行剖析,揭示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导向。结果认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基本要素,其特殊性体现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殊本质,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具有推动全民健身、丰富体育竞技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价值;体育文化的普遍性是指各民族的体育文化由于人性一致的原则而按照共同的规律发展,并经历着大致相同的历史形态,这为我国体育文化确立现代化的发展导向提供了逻辑依据;提出了应采取着力推进体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以理性统筹体育文化要素的和谐一致,处理好体育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等宏观策略,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差异分析,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变迁的文化动因,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面对西部大开发应作出向代表西部民族文化符号、服务西部民族全民健身、走向国内国际竞技舞台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新的文化选择与整合创新,实现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折射出社会经济对其发展和变迁的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对社会经济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冲突的成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实质是体育价值体系的冲突;冲突的后果表现为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对民族认同的冲击以及体育文化霸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资源,其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变迁与民族所处的特有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游猎文化特质、军事训练、萨满等原始宗教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民族传统的"人—动物—环境"游牧经济类型生活模式的改变,导致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文化转型,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对通古斯语族体育文化研究,有利于保护和扬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转型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历史发展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构成了当代社会体育文化的基本发展主题之一。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关键是要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面对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新的生长点,以此去培育文化新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种新质的培育过程中得到改造和变迁,促成传统与新质的相互吸收、融会和整合,并在转型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传统向未来发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目前的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认为传统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武术套路,但不是唯一的,传统武术还有搏击和功法运动。并提出传统武术竞技应从功法、套路和搏击三方面进行,每人必须进行三个项目的全能比赛,用三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决定名次,从而真正体现一个人在武术方面的才能。这才是传统武术真正的竞技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传统武术的发展、创新是以技击为发展主线,以新的技击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为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现行的各类武术运动竞赛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和散打运动因其独立发展而对整个武术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弊端。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整个武术运动发展、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较全面地综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关于武术概念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最后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训练格斗技能为直接目的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学生提高武术技能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传统武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灿烂的文明;竞技武术是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主要形式,是保障武术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将二者融合互补发展,切实提高武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武术的本质特质,分析了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价值,提出了套路与散打相结合的发展设想,从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传统武术的实际背景入手,突出说明了虽然传统武术的功能在多样化发展,但是其核心部分仍然是打斗,而冲撞则是打斗的精髓.文章探讨了冲撞的具体训练步骤,以接手为出发点,配合步法移动,增加灵活多变性,并通过例比现代搏击的发展趋势,阐明了传统武术的打斗走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指出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计划纲要。文章从严抓学生思想教育与规范化管理;调整教师知识结构,整合武术资源,编写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材;以市场为导向,用人之所需,设置实用课程,培养新时代实用型人才;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与交流,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请进来,走出去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借用“文化变迁”的概念,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学为理论基础,以武术套路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进行逻辑思考,对武术套路的价值系统进行研究。文章指出了武术套路在传承和推广中的价值变迁现象,研究发现:武术套路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其核心价值,也就是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价值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注重对武术套路的传承与传播,保持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武术套路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以凸显武术套路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武术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常用的名词,尤其在武术教学、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文章根据武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从武术套路的攻防动作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学中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协调能力作为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武术这种难美类运动项目,其作用尤为突出。文章主要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协调能力的特殊表现,探明如何培养武术套路项目的专项协调能力,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专项水平与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套路运动的运动特点和本质特征,研究协调能力的外在表现。结果表明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在运动中有其特殊表现形式,诸如:武术套路协调性与阴阳学说、整体观以及形神统一的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得出了运动员阶段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一系列培养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协调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