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从锻炼项目、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等因子以及性别的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与体育锻炼活动参与的各个因子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旨在为中学教师指导学生锻炼提供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增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全面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参与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体育学习领域,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原有运动参与概念只是对运动参与领域目标的总体描述,而不是其真正定义,不利于理解运动参与的内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界定运动参与的概念、提出运动参与的特征,指出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投入。运动参与的特征为参加活动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两部分的不同表现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级及体质指数(BMI)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和自尊之间的差异表现,并以结构方程模型揭示自尊、身体意象与运动参与程度等变项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西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确定了741名学生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7.0及结构方程模型(AMOS)统计分析软件,其中描述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被用于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身体意象对运动参与程度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自尊对运动参与也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自尊在身体意象对运动参与影响中承担着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结论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应高度重视其身体意象及自尊的改善,同时针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体型的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宜辅导。  相似文献   

4.
关于运动参与层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参与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学习领域和体育与健康课程首位的学习领域,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国内相关研究都处在起步阶段,甚至有些是空白阶段.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界定运动参与的层次结构.结论:运动参与层次按学生主体性发挥程度可分为雏形层、发展层、成熟层三个层次,按其表现形式主要呈现主体身体、心理投入方面依次递进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参与动机调查问卷,调查金华市6个乒乓球俱乐部,回收有效问卷76份。采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金华市乒乓球俱乐部会员参与动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动机最大的三个因子是健身因子、交往因子、竞赛因子。健身因子中为身体、心态、愉悦和自尊依次占有重要的组成比例。研究建议金华市乒乓球俱乐部根据会员内在需求,设计服务项目和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双向驱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生运动参与包含的社会化信息主要反映在身体认知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人格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4个方面.运动参与中的社会化是通过与体育运动相伴随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互动、意义、认同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大学生运动参与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并作为媒介,促成了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的双向驱动,并推动着每一次循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们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文章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访谈法就如何利用动机理论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参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便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一点有效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10所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程度和身体质量指数对身体意象的影响.大学生的性别、休闲体育参与程度与身体意象乏间关系密切,并且休闲体育参与的费力程度有助于提高身体意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正>她叫刘胜楠,是高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先天脊柱变形,她的背有些驼,身高也只有1.3米左右。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压倒她,她参与活动的热情总是很高,比一般学生更认真、更坚强、更有毅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其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锻炼参与行为的各项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周锻炼总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等,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由身体自我概念的相应维度得分或总分进行预测。提示:身体自我概念可作为体育锻炼参与的动机因素加以干预;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顺序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安徽农业大学25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经过1学期(15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发现,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总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干预后,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前后测试无显著性差异。用差值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实验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肥胖差值上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子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印刷品、自主管理和完全运动3种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肥胖)前后测有显著差异;以自主管理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1 000 m(男)/800 m(女)、仰卧起坐(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完全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 000 m(男)、仰卧起坐(女)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Tukeymethod)进一步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的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培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96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参加课余训练队、体育社团和普通学生组之间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加课外业余训练队的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学生;参加篮球、跆拳道、铁人三项和田径业余训练项目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表现上存在差别,其中,球类项目对自我概念促进最明显;参加体育社团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足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优于普通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常锻炼组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上要优于不锻炼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初探即时强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周期性运动竞赛是由体力充沛状态开始,负荷能力逐步衰减直至力竭,以及自我负荷感觉和刺激逐步加大等,是很多生理活动状态不断激化的过程。作为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概念——强度,若是不能反映沿着进程的生理变化便难以描述运动的真实情况。研究提出:人体运动不仅要付出机械功,还要承受由生理机制产生的疲劳负荷。即时强度是二者的和。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未来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基础资料库,促使我校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健康水平,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自觉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女性对于自我身体的形态发展,有着明确的既定理想模式。影响女性自我身体形体美审美观的因素有许多,而男性对于女性形体审美标准是决定女性自我形体审美观最主要的因素。女性参与身体健身运动的动机是多元化的,而其主要动机是希望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全面地认识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湖州师范学院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身体自尊研究。结果:短期内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身体自尊中的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尊总分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通过啦啦操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表现力和自信心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的理论,而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积极的理念在马斯洛理论中早已做出研究。本文基于马斯洛理念中的积极心理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以身体追求的形式外化出来,体育便是人们利用积极需要理论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人类自身身心突破和超越的过程。研究结果认为,马斯洛的积极心理理念与奥运会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相吻合,现实生活中同样需要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实现自身身体价值的体育精神,人类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熊明生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81-182,214
以心理问卷为工具考察153名普通少儿的自我价值、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身体自我知觉变量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男少儿的身体自我知觉各变量对孤独感的回归效应非常显著,其中自我价值对孤独感存在负向直接的预测作用,运动技能对孤独感既存在负向直接的预测作用,又存在负向间接的预测作用,身体素质对孤独感只存在负向间接的预测作用,其他变量的作用不显著;女少儿的身体自我知觉各变量预测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也非常显著,其中自我价值负向直接预测孤独感,身体吸引力负向间接预测孤独感,其他变量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