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少年锻炼意向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介式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意向、锻炼计划、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锻炼意向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锻炼行为,自我效能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和中介作用;锻炼计划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关系及在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锻炼意向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有中介式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探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作用机制,即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否会通过目标自我一致的中介作用,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产生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样本来自于湖南8所高校的1624名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自我一致、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3)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4)目标自我一致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自主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分析自我效能在个体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探索体育锻炼情境下跨理论模型的内在结构。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锻炼代价以外,行为变化阶段与模型各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锻炼收益、自我效能与变化阶段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认知过程、行为过程均与变化阶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1)自我效能在锻炼收益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锻炼收益对变化阶段(R2=0.014)和自我效能(R2=0.017)的预测效应较弱;(2)自我效能在认知过程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行为过程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亦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女性大学生群体在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中的具体动机及自我效能在锻炼行为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了女大学生锻炼动机及自我效能的测量体系,以期为深入研究大众群体健身活动过程中的锻炼动机及自我效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红艳 《体育科技》2010,31(4):110-113,124
根据自我效能的概念对锻炼自我效能进行理论界定,分析总结锻炼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指出对锻炼自我效能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锻炼自我认同、社会比较和锻炼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或调节效应。采用被试自我报告形式收集数据,考察两个理论假设:1)锻炼自我认同对社会比较和锻炼行为的中介模型;2)社会比较对锻炼行为和锻炼自我认同的调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对女性被试,社会比较和锻炼行为的关系部分被锻炼自我认同解释;对男性被试,在预测锻炼自我认同时,社会比较和锻炼行为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那些知觉到锻炼投入水平和同辈相当或更低的男性被试,锻炼行为和锻炼自我认同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黄文哲  成波锦 《体育科研》2024,(1):58-65,77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技术学习投入的形成机制,采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技术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广东省部分高校的551名大学生,检验了变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①锻炼自我效能感、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和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②锻炼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投入;③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在锻炼自我效能感与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且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亦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 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 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确实 可以提高身体自我概念。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和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变量分别在锻炼量与身体自尊关系之 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将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中介变量整合在一起,构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 介效应整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总的中介效应占39.32%,即体育锻 炼影响身体自我概念的总方差中有近40%可以由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解释。上述结果提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提高 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体格焦虑,缩小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进而促进身体自我概念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 的心理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何种模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采用问卷调查对来自3所高校的136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分析课外体育锻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影响因素。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集体锻炼项目优于个人锻炼项目,差异非常显著(P〈0.01);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及经历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均有影响,差异非常显著(P〈0.01)。为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以集体锻炼的体育项目为主、适当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且使大学生持之以恒、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身体意象与自我效能对女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四所高校三年级在校大学生共600人为研究对象,以量表测量和问卷调查为手段,探索了身体意象与自我效能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并不直接决定锻炼行为,而是要通过自我效能感对于体育锻炼行为起作用。当身体意象高时。低的自我效能感将导致低的锻炼行为,高的自我效能感会带来高的锻炼行为;相反,当身体意象低时,低的自我效能感会带来高的锻炼行为,高的自我效能感会带来低的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3.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特殊天气条件下大众的主要锻炼方式。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7所高校4 416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行为,结果显示:(1)82.98%的大学生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男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时长均显著高于女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华中地区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均最低,力量练习、跑步、跳绳是大学生主要的居家体育锻炼项目;(2)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知行不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3)内部动机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外在因素是阻碍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网络媒体、运动APP和公众号是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认知的主要途径,基于网络课堂的居家体育学习方式中,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网络直播效果最差;(4)父母与子女间的居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代际互动关系。建议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Keep为例,依托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发放问卷随机抽取400名被试,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假设模型。探索锻炼承诺在运动社交平台和锻炼坚持性之间的中介解释机制。结果发现互动性能够通过自我效能、满意度、锻炼动机预测锻炼承诺,而锻炼承诺能够预测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性。研究为互动性促进大学生坚持锻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运动社交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6.
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健康信念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锻炼行为交互作用、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业余时间体育锻炼5个量表对878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构建青少年锻炼行为促进模型,并给出科学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受到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外因潜在变量和体育教学、学校保障、制度安排、运动认知、家长影响、家庭支持、生活方式、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和社会舆论10个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2)学校体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效能、体质健康信念均对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比较得知,学校体育的预测能力最强;(3)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产生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量大于直接效应量;(4)对青少年锻炼行为进行干预,从宏观角度,应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层,家庭教育为发展层,学校体育为创新层进行系统干预;从微观角度,应重视和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高等院校体育特长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其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外语学习观念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效能感水平,并担负起体育特长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重任。教师还应帮助体育特长生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高明 《冰雪运动》2014,(2):64-66
实现冰雪体育教育的真谛,并非简单的冰雪运动技能视野所能完成,需要教育者在较为深层、全面的意义上认识与把握冰雪体育教育理念和实践冰雪体育教育行为,赋予冰雪体育教育应有的文化追求和实践冰雪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冰雪体育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应追求富于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和充满生命体验的教育境界,注重大学生完整生命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冰雪体育教育的磨砺过程,完成大学生人格的升华。冰雪体育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