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6):69-69
"稍稍下降一点"某钓鱼迷钓鱼回家途中遇到同事,同事问:“今天钓鱼结果如何?”他回答道:“前天和昨天都钓到了一条鱼,今天只是比昨天和前天稍稍下降了一点。”"猜鱼获"丈夫钓鱼回来,一进家门妻子便急切地问:“怎么样?今天钓着鱼了吗?”丈夫笑着说:“你猜。”妻子回答:“钓着了。”“你再猜”丈夫继续笑着说。“......”"别再唠叨"妻子第一次同爱好钓鱼的丈夫外出钓鱼。不一会儿,妻子见丈夫频繁起竿,却不上鱼,便发出感叹:“唉!钓鱼真没意思。”“可不是嘛!你平时还总以为我钓鱼是为了玩乐呢,从今往后我再外出钓鱼你可别再唠叨了。”丈夫说道。…  相似文献   

2.
学钓记     
旁皮鱼 《垂钓》2013,(9):76-77
我钓鱼算是个“二吊子”,为哈趣么说呢?因为我总是在别人后面盲目跟风——看谁钓鱼多,我就跟谁学。人家钓鱼,要么事先想好,然后再去钓;要么先去钓,然后回来再想想;而我呢,是那种什么都不想就去钓,钓完了回来就啥也不想的人。如此照猫画虎的结果就是皮毛学了不少,精髓啥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钓鱼之痛     
姚军 《钓鱼》2014,(15):16-16
以前我总是写钓鱼的乐,因为哪怕再苦再累的出钓,最终都是一种乐。钓鱼之乐,是因为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是钓上鱼时的乐。过程可能有一些艰辛,但这艰辛的目的就是为了乐。可今年春钓开始后,我越来越感到钓鱼的痛。这痛来之于心中,是一种心痛,五味杂陈,有时真是痛到很深很深。在我常钓鱼的地方—大港桥水库—本县取水之源,也是本县最大的水库。这里曾经是鱼的天堂,是鱼种的多样性的展示地。  相似文献   

4.
钓鱼幽默     
路安 《钓鱼》2006,(2):69-69
独自钓鱼钓鱼迷甲:每次我想独自外出钓鱼,一般来说,我都会仔细想两遍,然后再这么做。钓鱼迷乙:为什么呢?想两遍和想一遍有什么区别?钓鱼迷甲:是这样的,首先,我得想出一个能出去钓鱼的理由;其次,我还得想一个不能带妻子一块儿去的理由。钓急性子鱼张三是出了名的急性子,他见邻居每次外出钓鱼都钓好多鱼回来,十分羡慕,便提出要同邻居一起去钓鱼。邻居说“:你性子太急,哪有耐心坐着等鱼上钩呀,所以,你不适合钓鱼。”张三听后,急忙回答道“:我可以站着钓急性子鱼嘛!”去没有水的地方钓鱼周末,爱好钓鱼的丈夫想带女儿一块儿去水库钓鱼,女儿非常高…  相似文献   

5.
“夏季钓鱼防雷电”是我们每个钓鱼人所共知的安全常识,这里又提起它,好像有些老生常谈。但我认为借《中国钓鱼》的一角再提醒大家一句很有必要,因为去年的夏季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杜雨 《钓鱼》2013,(6):1-1
朋友们总是相约一起钓鱼,每次连声推托拒绝,原因是一来对钓鱼没什么爱好,二来对长时间"坐禅"似的等待感觉烦。可经不住朋友的软磨之功,再加上朋友信誓旦旦地保证我能钓上鱼来,并称钓场农庄主人家烹调鱼的技术一流,想着鲜美的鱼儿大餐,再看着孩子一脸的向往,遂就去了。朋友的丈夫是个钓鱼爱好者,路上,朋友不停地谈她丈夫的钓鱼事迹,谈她丈夫为钓鱼专门付费开通钓鱼频道,谈她丈夫跑遍周边钓场,沉迷其间几天不归……一路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曾到离家较近一养鱼池看别人钓鱼。约两小时过去,钓者收获甚微。我观察到他们用的是一般的面饵,我再看鱼池的水质,色如酱油属肥水。 我回家立即翻开1993年第三期《中国钓鱼》河北王亚平钓友介绍的《肥水钓鱼的几点经验》,给我启发很大。我连夜制做了两种肥水  相似文献   

8.
安基强 《垂钓》2013,(9):64-67
父亲因病不能去钓鱼了,他把全部钓鱼家什都给了我。我每次钓鱼,他总是叮嘱我,千万不要下水游泳,遇事不要与人争执,对人要有礼貌,说话要和气,人都是敬出来的。我一直谨遵父亲的教诲,天再热也不下水,凡事与人为善,更不招惹是非。  相似文献   

9.
偶钓大白鱼     
初夏的早晨,我乘渔民的捕鱼船到勤得利江心岛北端沙滩钓鱼。我对这座10余里地长的岛屿简直太熟悉了,因为每年夏天都会上江心岛钓几次鱼,还跟朋友到江岛上水泡子下网捕鱼。江心岛最北端是一大片沙滩,水流平稳,一看就是钓鱼好地方。朋友把我送到钓鱼的地方后,离开前对我说,等他们打鱼回来,再开船来接我。  相似文献   

10.
提起钓鱼,都觉得是男人们的专利,其实我也是个爱钓鱼的人。我来自中原油田社保中心,从小就喜欢钓鱼。跟随父母从新疆支援油田,到陕西长庆油田,那时门前的小河沟清澈见底,经常有小鱼在水中畅游,当时是为了玩,用母亲的缝衣针,把针尖烧红弯成钩,挂上毛毛草逗鱼玩。而正式开始钓鱼还是1990年参加工作之后。从长庆油田到中原油田,再到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每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会很快地熟悉这周边的溪流和湖泊,因为它是我经常光顾的战场。  相似文献   

11.
袁维恩  陶世君图 《垂钓》2010,(10):66-67
我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强大不畏虎,再加上钓趣正浓,根本不畏慎大海的凶悍。只要有时间,我不是在钓鱼,就是在钓鱼的路上。信马由缰、快意潇洒就是当时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蘸饵钓鲫     
沈永兴 《垂钓》2012,(12):22-23
在开始学钓鱼时,我曾在有关钓鱼杂志上看到过“蘸饵钓鱼”一说。其方法是先将钩子蘸湿,然后将蘸湿的钩子在配置好的粉料中捣摇,当粉料粘满钩子后,再将粘满粉料的钩饵蘸湿,再蘸上粉料,如此反复,蘸成枣子、甚至乒乓球大小的一粒饵团,然后下入窝点,专等大鱼上钩。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过春节,我挥笔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老来伴,恩恩爱爱度日月;下联是:新钓友,商商量量同切磋;横批是:老伴新友。说起这幅对联,里边还包含着一段我和老伴钓鱼的故事。故事纵贯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第二年。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着钓鱼的,而老伴对我钓鱼的态度却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再到积极参加的三个阶段,并最终成了...  相似文献   

14.
华朝熙 《钓鱼》2006,(16):10-11
今年的世界钓鱼锦标赛开赛再即,中国有没有钓鱼代表队参赛,我不得而知。但此刻,自然也勾起了我对以往中国队参加世界钓鱼锦标赛屡次败北挥之不去的记忆,思绪缕缕,感慨万千。泱泱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不,何止五千年,在西安古城之郊的半坡博物馆发掘  相似文献   

15.
李震宇 《垂钓》2007,7(2):49-51
大概小黑皮自己也知道闯祸了,好长时间没有和我联系。开始我也很窝火,但再想想,天下的鱼天下人钓,我们也不好过分责备他,况且我们是钓鱼取乐,他是钓鱼谋生,他的日子过得艰难着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致歉     
读到《中国钓鱼》2001年第二期上《关于高压线下酿悲剧》的文章后,我感到非常震惊,再想起去年自己在电线下钓鱼而触电的情景。更是让我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从2004年《中国钓鱼》第十期《庆祝(中国钓鱼)创刊20周年优秀作者评选活动揭晓》的报道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时,心情的激动和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当时我正要去新疆、甘肃和山西等地进行十余天的考察,在老伴给准备要带的物品上,我是选了又选.挑了再挑,原则是少而管用。可不管少啥,惟有这本《中国钓鱼》第十期,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笔耕情缘     
贺建成 《钓鱼》2013,(19):14-15
至2013年,《钓鱼》杂志已创办二十周年,可喜可贺。二十年来,《钓鱼》以生动活泼的版面、内容丰富的栏目、超前一步的思维、朴实无华的文字、服务钓友的宗旨而获得国内众多钓友的青睐。作为《钓鱼》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长时间学习钓鱼知识和写作钓鱼文章的过程中,我既是《钓鱼》的铁杆粉丝,又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我几乎是伴随《钓鱼》的发展进步而成长的。《钓鱼》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钓鱼知识和钓鱼思考,我能在钓鱼领域笔耕多年且获得丰收,并出版两本书,这些都与《钓鱼》的沁心润泽是分不开的。我当然也不会忘记感谢编辑们对我的帮助,同时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9.
钓无国界     
中国的钓鱼爱好者同仁们,祝你们新年好! 自从10年前我首次参加在北京怀柔水库举办的中日联次钓鱼比赛大会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已去中国钓鱼16次。 我去过世界上26个国家、地区钓鱼,而在这10年中,去中国的次数最多。 我的拿手戏是钓巨大的鱼,然而我在中国尚未钓到过巨大的鱼。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我去钓鱼次数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我认为钓鱼这项活动,绝不仅仅是钓鱼。我孜孜以求的是“钓无国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13,(15):18-20
钓鱼,大多是跟老人们学会的,而我未跟任何人学过就会钓鱼,算无师自通。自从订了《钓鱼》杂志后,在这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我的钓鱼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父亲是1998年退休后才跟我学会钓鱼的,儿子、女儿、媳妇也都跟我学会了钓鱼。父亲邹成德:钓鱼是一项高雅的户外运动,既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锻炼身体。水边空气清新,氧离子丰富,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