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纲要》提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方法策略,让我们明确了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方法和手段),怎么用(效果检验),体现"用教材教",实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通过"技术、体能、运用"三个小单元合理分配课时数,再把三者有机统一,整合出既有单一技术教学,又有复合体能训练及发展体能的方法教授,最终能灵活地"学以致用"。三维度构建项  相似文献   

2.
<正>"以方法为教学内容"是近年来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充分体现了《纲要》"以生为本、能力为先、用教材教"的核心理念。本次九城区活动的主题是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研讨各课时"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课时之间"方法"的关联性、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前预设的疑问:技术的规范性与运用的合理性一节体育课是否具有有效性和实效性,首先应该重视课前预设中技术的规范性和技术在战术中运用的合理性。它解决的是一堂课"要教的是什么"的核心问题。不少教师就由于技术动作研究得不够准确、不够深入,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的技术动作不够准确,也不清楚在实战中怎么运用。这样就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方法"的关联性策略方法的关联性可以体现在单一的身体练习、动作的组合练习与运用上,即单一的身体练习是动作组合练习的基础,运用是二者的综合体现,三者在教"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为了较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学练内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练方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5.
<正>"教方法"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之一。是指通过"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将"体育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描述成"教动作、练习、运用等的方法",以达到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目的。本文以水平三《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练习方法6》(以下简称《方法6》)一课为例,就如何基于"教方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本次活动分别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限学内容器械体操类项目水平二《单杠:多种形式的悬垂活动方法》、水平二《双杠:多种形式的支撑活动方法》及水平三《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的活动方法》进行单元设计,并从中各抽取1节课进行了课堂展示。笔者以3节展示课为例,基于项目特征,从多元的视角,谈谈"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本文结合水平一《篮球——多种形式拍球的运用方法4》的设计与实践(课的设计详见本期36页),例举篮球课堂落实"学会学习"课程理念的策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正>双杠是器械体操项目之一,其动作内容丰富,类型全面,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可在杠中、杠端、杠上、杠下变换各种动作,主要是由静力性和动力性动作组成。经常练习对锻炼身体、发展力量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双杠项目也是初中体育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由于上肢力量的不足以及对双杠产生恐惧感的心理因素导致双杠练习不到位,无法顺利完成动作要求。对于提高上肢力量和克服心理恐惧,需要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本次活动中,《近距离对准目标投掷》一课,有效体现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性质所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原则,体现了"方法是内容",笔者通过观摩学习形成了以下思考。一、在"技术维度"中,将技术动作方法作为内容,效果更显著针对技术维度,执教教师让学生进行"抛"球的体验,从不同姿势抛球(坐、单膝跪、蹲、直立、站立背后)方法练习开始,到不同姿势的单双手抛球方法练习,  相似文献   

10.
<正>对抗性球类项目是需要双方在同一块场地上进行攻守对抗,根据各自的战略争夺球权,并对球进行控制,竞争激烈而富有刺激性,观赏性强。根据球类对抗性项目这样的特征,在构建《篮球:简单战术及运用单元》时采取了以下的步骤。一、教什么贾齐[1]在论述教什么时说道:"教什么中的什么则可以解释为内含于那些被展示、被呈现、被观察到的现象或事实中蕴含的关系。"为此从《篮球:简单战术与运用单元》可以认为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双杠技术及运用》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四器械体操单元限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说出所学双杠技术的动作名称和动作要点,能简要描述双杠运动的特征与价值;在多种双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正>一、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从哪一个维度切入去设计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这次研讨课的重要思路。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不同的维度去设计,会出现不同的单元内容。磨课初期由于对三维构建单元教学内容地认识不到位。因此,不能正确选择和确定从哪个维度去理解内容和方法,去设计单元计划,只是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常规设计的层面。例如,笔者执教的是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技术层面怎么去教,可以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去教,一直是困扰笔者的主要难题。在导师的帮助下,通过学习、分析和修改后,确定了从学习技术维度去思考和设计单元计划,并确定第四课时作为上课内容。主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随之,课堂教学评课的视角与视点也应有所改变与侧重,如开展"以学评教"。以学评教(评价样表见附表),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在此次活动中,针对简单教材怎么教,大家进行了深度研讨,收获丰硕。在此,笔者结合此次活动中《跳: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一课,谈谈自己对"简单教材怎么教"的一些看法。一、分析教材,找准重点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一定要仔细分析教材,准确找到教学重点,才能有效实施教学。针对教材,教师首先分析该教材是简单教材还是复杂教材,只有在此前  相似文献   

15.
<正>一、2016年第十二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10月23日)1.为师之道:我的工作之道—快乐地工作是幸福的源泉,智慧地工作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执着地工作是成就一生的重要里程,无论你怎样工作,都会有话可说。2.教学有招:双杠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运用短绳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3.点击游戏:利用游戏教篮球、排球、足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双杠教学中,设计合适的辅助练习不但能更好地提高练习效果,而且能降低学生对双杠的恐惧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辅助练习三方法,在教学中较为实用,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学习规律。一、杠端小幅摆动推撑换握主要解决问题:推撑换握。具体做法:此练习分为两步,先在杠端放置适宜高度的跳箱,让学生站在跳箱上俯撑杠端做推撑换握后顺势跳下;然后在这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面对困难、大胆突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巧用教具,突破障碍目前,由于部分学生存在手臂力量差、性格胆小内向、骨胳正在发育比较脆等问题,而"跳山羊""单双杠"这类体操项目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部分学校这些项目已经退出了课堂。面对这种困境,该课执教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将轮胎运用到支撑跳跃这个教材中,并结合学情将冷冰冰的黑色轮胎刷上五颜六色的颜色,课未开始就已经让学生们想要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18.
双杠是体操教材的主要项目之一。双杠动作是通过摆动,屈伸,回环,用力平衡等形式,使人体不断改变形态和相对于器械的位置,从而完成各种不同的动作。中学双杠教材的动作都是在支撑、混合支撑和屈伸过程中进行的,基本上没有悬垂动作。其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肩带(特别是三角肌三头肌)和躯干(背肌、胸肌、腹肌)的肌肉群的力量;加强关节灵活性与韧带柔韧性,发展学生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灵敏等素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习和掌握各年级双杠教材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以现代教育理论思想,进行具有新的内涵的体育课评价是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看是否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应看教师是否改变传统的“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我要求怎么练、学生就该怎么练”的定式思维和行为方法。应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方法、过程作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来考虑,教师怎么教,要求学生怎么练,应该是在对“学生该怎么学、能怎么学、会怎么学、最好怎么学”分析的基础上来决定,这样就给学生创新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同时还应该提倡教学中学生相互…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项目决赛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双杠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双杠项目备战巴黎奥运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Ⅰ类动作使用率仅次于Ⅲ类,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2)成套动作难度组别以D组和E组为主,呈现出“高难度、集中化”的发展趋势;(3)第Ⅱ、Ⅲ动作组别的E组和G组动作集中在开始部分;(4)动作类型复杂、空间位移变化大的Ⅰ和Ⅲ组动作则编排在中间部分;(5)下法前主要选择Ⅰ组的倒立类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