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阐述了传统体育教育评价的不足之处;讨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课教育评价体系的对策,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下,教学方法追求以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能力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思路和重新建立学生对综合评价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反思我国原有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足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根据新的教育思想,探讨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体系和方法.认为: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倡导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关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基于新的大学体育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构建了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提出了以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为主体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模式,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浅谈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一堂好的体育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具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思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等方面予以贯彻。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人的发展。《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3.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段健芝 《体育学刊》2006,13(2):8-10
走进当今大学体育课程,针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平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与个体)概念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迷惑,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和实践环境的不和谐,对终结性评价的盲目否定等现状,从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促进人的发展出发,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和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围绕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学科”化价值取向导致的学校体育过于偏重课程技术化、知识体系化和教学程序化,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体感受与个性化发展以及引发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在“双减”政策实行过程中,从“非学科”角度回归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本质,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个人成长性和社会适应性、教育方式的运动实践性和身体感知性、教育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和项目技术“非阶梯”性、教育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并据此提出以中华体育精神浸润为目标、以具身性为依据、加强“家校社”联动、重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非学科”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冯志钢  林飞 《体育世界》2008,(10):63-64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的需要。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本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孙超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4):107-110
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人类社会的教育将从一次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以及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为其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人文化"趋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运动思想的影响,未能很好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动态以及学校体育的功能特性。注重人文教育与重视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未来的教育评价将以人文化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实证化为方法途径、向人文化和实证化共生共融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特征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能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生长。因此,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人文化趋向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强调对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注意方法灵活与针对性、注意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关照全面与重视“两极”相结合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永明 《体育科技》2006,27(3):89-91
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重体能、重结果、重外在,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差异,仅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随着体育课程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不再是被人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而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所以体育课程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锻标》测试在高校强有力的推行下 ,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课内课外都在搞《锻标》测试 ,既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又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爱好与个性的发展。体育课是大、中、小学的必修课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把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作为有机的、上下衔接的体育教育的两个方面 ,统一制订大、中、小学互相衔接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学生健康体质档案》实行分段目标管理 ,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的功能 ,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海在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体现上海特色,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体育管理、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体育的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单一,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度不够或者开放的成本偏高,非体育教师缺乏运动的兴趣与基本技能,家长对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状况不关心,轻视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简论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邱泉 《体育与科学》2003,24(1):79-80
体育教育改革,新的学科体系建立,其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如何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完善,全面发展,有效发挥体育学科教育价值的教学评价观念的问题。作者在分析现有体育学科目标认识上的缺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误区后,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在符合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的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琦 《体育与科学》2003,24(5):22-24
在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大背景下,终身体育思想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随之特别强调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本文提出了大中小学各自不同的体育组织形式,并给予简明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陈琦 《体育学刊》2002,9(6):12-14
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要突破原有的只重视运动技术、运动能力的评价体系,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确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对大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有所侧重,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了解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对初中生体质水平产生影响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1995-2014年间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武汉市13-15岁初中学生的肺活量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均值每5年分别进行两两间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并将每一阶段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统计结果与1998-2014年相应阶段武汉市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对应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体育中考对初中生身体机能和多种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初中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现象,且在参加中考的年级更为明显。建议科学设置体育中考项目,可设必测和选测项目两类,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应避免初中体育课"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急功近利做法。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活动形式对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春燕  王欢 《体育学刊》2003,10(4):67-68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男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强度要高于女生。影响其锻炼动机强度的主要体育活动形式依次为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体育媒介、体育消费、课余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在努力抓好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这两种活动形式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媒介和体育消费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积极作用,是今后高校体育工作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地区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揭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体育课程一些主要理论,提出未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指出课程教学应强调终身体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教育形式上应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快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教育模式,强化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与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柳方祥 《体育学刊》2002,9(6):75-77
Bloom的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适用于体育的学科教学,对于术科教学,它不能客观、公正、有效地衡量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效果。教学目标趋近度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着重看一个时期学生成绩提高的程度,对学生的能力、努力和态度等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全面衡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兴趣,发挥自身的特长,培养参与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