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监控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监控与恢复的方法和内容,旨在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程度,为教练员、科研人员提供训练监控理论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省武术学校的武术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以青年教师为主,但男女比例不合理;武术教师的运动技术等级偏低、学历层次较低;大多数教练员参加过教练员培训;武术教师的文化基础差、培训时间短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武宣 《中华武术》2005,(11):16-16
9月28日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新闻通气会暨全国武术功力竞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4.
现代武术运动训练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利用阶段",普通高校武术教练员应该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多学科知识的良好智能的教练员.而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练员,一部分是少体校特招后留校或分配任教,其中不少未经系统的专业教练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另一部分来自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的老师,有一些理论知识,但缺乏管理、训练和实践指挥的经验和能力,既当教师,又当教练,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熟悉教练员的业务,尚未完成由教师型向教练型的转化.在武术推向奥运、走上世界的今天,研究高校武术教练员心理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师或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后认为:浙江省高校武术套路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教练员的学历、职称结构偏低,裁判等级结构良好;教学普及程度较高,但教师专业程度偏低,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喜爱程度不高;武术社团普及率不高,组织欠规范,活动时间太少;场地、器材设施不理想,学生的认知程度、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小美 《体育科学》2004,24(4):68-72
对浙江省及全国优秀省(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比较和分析后认为: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造成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高,人才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技术缺乏创新,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建议在浙江省建立武术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改革用人机制.调整教练员结构,实行人才优化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和实施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高校武术运动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我国高校武术运动逐渐向社会化、一体化、科学化、科技化发展转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推进高校训练竞赛改革、加强高校领导重视程度、加强教练员进修与培训、拓宽高校人才选拔渠道、加强高校文化教育管理,助力高校武术运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是一个久拖不能较好解决的老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存在研究方法相近,归因大致相同,解决措施或建议基本接近的现象。笔者提出以下观点:论文研究对训练教学的指导性和实操性不强;武术教练员、武术教师在科学训练和交叉学科知识应用方面存在专业素养的缺陷;赞同部分研究者对武术竞赛(套路)规则进行修改。提出解决路径:基础数据的再收集;落实科研服务于体育教学实践、体育运动训练、社区群体运动;改善学员结构。从运动训练、治疗角度提出个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仍停留在培养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上,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发展对新兴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结构大体上一致,对实践性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计划的指向标不强,考虑学生的自身特殊性不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有助于该专业学生在知识、技能、身心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洪浩 《中华武术》2006,(1):20-21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顺利落下帷幕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便召集有关人员对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赛项进行了论证,进而修订了《武术功力竞赛规则》。为提高竞赛项目的运动水平和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促进功法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于200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3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武术功力比赛是传统武术功法的一种现代表现形式,比赛器材的现代化对竞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应用信息技术和化学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武术功力比赛器材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改造,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采用高分子材料和电子材料改造研发出新型的武术器材,主要有功力流星锤、流星锤声光靶、功力砖、功力砖架、功力石锁等,该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武术器材现代化改造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2.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现如今,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正日益受到威胁,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是重中之重。因此,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要寻求新的传承机制,使民间传统武术逐步走上赛场,给练习者提供科学的训练,加大宣传力度,使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3.
武术与孔子学院具有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共同诉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具有可行性:武术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上具有耦合性;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对孔子理念的秉承,有助于多维度阐释"和"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学生练习武术可以修养身心,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以促进武术和孔子学院的发展为基点,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策略是:由"小武术"走向"大武术",形成"大武术"发展观;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传统与竞技并举,以传统为主导;技击与健身互融,以修身为旨归;武术与汉语互显,提炼"武术汉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武术精神是推动中华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影片《叶问》来解读武术精神的内涵,揭示武术发展的趋势,明确武术精神在中华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掘中华武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探讨体育电商直播中的新型身体消费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形象进行符号化消费、直播间为主播和消费者的身体符号化呈现提供了消费情境、主播与消费者双向的具身参与互动助推身体符号化消费行为。据此提出体育电商直播中的身体消费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符号化优势、积极打造观赏型和参与型的符号化消费情境、强化主播与消费者的具身符号化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时代下,探寻中华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对于增强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研读、文本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媒体时代中华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遇、挑战及对策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新媒体在丰富中华武术话语的内容体系和表达体系,拓宽中华武术话语传播的主体、形式和渠道,增强中华武术话语传播的实效性方面为中华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提升中华武术国际话语权也面临媒介依赖过度、数字鸿沟现象、碎片传播与话语狂欢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中华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增强中华武术自身实力,丰富大众媒体传播素材;优化武术传播人才队伍,提升话语主体对话能力;重构武术传播话语体系,消弭跨文化交流屏障;打造武术国际赛事品牌,增强中华武术文化吸睛能力;细分新媒体用户传播场域,营造和谐网络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侧面折射出社会的形态,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本文运用社会形态学的观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传承、发展进行了整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所处的阶段,不可能提前超越。文章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自身所处的社会阶段是相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形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规划,它是不可更改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目前的传统武术的竞技化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认为传统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武术套路,但不是唯一的,传统武术还有搏击和功法运动。并提出传统武术竞技应从功法、套路和搏击三方面进行,每人必须进行三个项目的全能比赛,用三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决定名次,从而真正体现一个人在武术方面的才能。这才是传统武术真正的竞技化。  相似文献   

20.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对墨家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墨家的组织成员结构特点使武术技艺主要流传于民间;墨家严密的组织纪律促使民间武术牡团大多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严厉的行规;墨学“无务为主”的思想使后世武术技艺多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流传;墨家“尚力”的观念对武术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墨家“贵义”的思想为后来的一些民间武术社团所继承与割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