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杜建新 《收藏界》2010,(6):72-73
芝泉这名字,作为浅绛瓷画家,作品非常少见;作为浅绛作品受赠者,却常常见到。王少维、金品卿、程门三大家都见有一些赠送他的作品,胡夔著名的"一百二十有零图尊",也是赠送此人。  相似文献   

2.
同治十年(1871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浅绛彩瓷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除了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三大家每有所作必为精品外,也有很多浅绛瓷画师的作品皆清雅不俗,功力不  相似文献   

3.
尹青兰 《收藏》2013,(1):74-81
从当今存留的浅绛彩瓷作品看,时代大多集中在清同治和光绪病朝。当年,景德镇御窑厂和民间共有多少人绘制浅绛彩瓷,浅绛彩瓷其生产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我们现在还能在国内外的许多地方见到浅绛彩瓷。不能不说与当时浩大的产量有关。当然,艺术精品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从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浅绎瓷来看,既有像程门、俞子明等大家熟知的浅绛大家...  相似文献   

4.
刘昕 《收藏界》2014,(10):67-71
明确意义上的“文人瓷”,始于清成丰年间以程门为代表的文人用浅绛彩拟元人之法绘画于瓷上的瓷器。程门之子程言于1895年在“浅绛山水人物将军罐”上的绘画,诠释了文人瓷的“六如之法”(图1)。至民国时,以“珠山八友”为首的绘瓷艺人们或以新彩作画,或继续拟“六如之法”,迅速地确立了民国新“文人瓷”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民国文人瓷的快速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初国卿 《收藏界》2014,(12):51-55
程门的浅绛瓷画作品百分之八十都是山水,这些山水瓷画无疑都是沿着董源、巨然所开创,米氏所点染的温润秀丽、烟云飘缈的江南山水画系统走下来的。在他的瓷本绘画里,多数是远山近水,雾气缭绕,林梢出没,山脊隐现,表现出了丰富的烟云供养的境界和极为高古的意趣。这样的审美意境从近日所得到的"晚清程门四时山水瓷板"上最能体会出来。  相似文献   

6.
洪则涌 《收藏界》2013,(4):49-53
"筱园珍藏"款瓷器因与浅绛彩瓷开山鼻祖程门有关,一直是文人瓷画收藏界高度关注的品种。从最早关善明的《瓷艺与画艺》,梁基永的《中国浅绛彩瓷》,到陈建欣、穆清、刘正波的《浅绛彩瓷画》,熊氏兄弟的《谦益堂藏瓷》,刘杨的《浅绛彩瓷品鉴》,陈树群、胡越竣的《浅绛百家》;直至最近的徐锦范、陈兵的《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等都著录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空谷 《收藏界》2010,(12):71-75
在我的心目中,程门是一个传奇。程门比王少维大约小十几岁,比目前最早纪年款的文人瓷画"一百二十有零图"尊的作者胡夔小近30岁,却一直以来被人们称做浅绛的祖师;程门不是御窑厂画师,却挂籍御窑厂,两度参与御用瓷器的绘制,这在瓷画家当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8.
寻瓷琐记     
季永 《收藏界》2012,(1):57-59
与浅绛瓷结缘,算来已有十来个年头了。从被老师带着去皖南徽州寻古玩,到自己背起行囊闯荡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再到守在电脑旁边寻觅世界各地的浅绛信息,我的生活完全被浅绛收藏所改变。而浅绛彩瓷这个十年前还少有人知的名词,到今天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新宠,也是我们这些老藏友所始料不及的。说实话,我自己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9.
初国卿 《收藏界》2013,(11):37-39
在流传下来的浅绛彩瓷作品中,四大家合作的作品殊为少见。其中金品卿和王少维虽然在一起时间较长,并同为景德镇御窑厂的“两只笔”,但两人合作的作品也是一件难求。我收藏浅绛瓷彩近二十年,也只是有一对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三人合作的山水帽筒,  相似文献   

10.
季永 《收藏》2020,(5):32-43
王凤池(1824~1898年)字丹臣,号福云山樵等,湖北阳新县王志村人,清同治四年(1862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饶州候补知府权榷务、江西南康知府。精诗文、善书法,著有《福云堂诗稿》。王凤池还是晚清浅绛彩瓷画重要的设计者、创作者和评论者。他因宦游景德镇而与瓷结缘,以超凡脱俗的文化品格,抱"寄志于物"的人文情怀,亲自组织参与制瓷,携手程门、王少维、金品卿共同开创了浅绛瓷画的鼎盛时代(图1)。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收藏界》2012,(1):46-47
如今的瓷器只要沾上浅绛就身价倍增,所谓的官窑名家更是天价。前些时期到异地一古玩店,老板拿出一光绪后期釉彩花鸟壶,满口不离浅绛彩名家、御窑厂名家,索价也高,余无语。诚然,浅绛彩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文人的参与,现在很多人称浅绛是文人瓷,殊不知不是所有用浅绛彩在瓷上作画的都可称文人瓷。  相似文献   

12.
初国卿 《收藏界》2014,(6):72-79
我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玩浅绛彩瓷,买的第一件藏品是汪兴藜的“青花纹与刘备招亲图浅绛大瓶”。那是在辽西古昌黎义县的一家寄卖行,大瓶虽身有裂纹,且缺耳一只,但66厘米的高大器型和三层青花纹饰,一面浅绛人物,一面书法诗作,既有纪年款,又有署名,这样的彩瓷作品,着实让人喜欢。  相似文献   

13.
程门浅绛彩象耳方瓶品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晚清浅绛彩瓷名家,其影响最广、成就最大者当首推黟县画家程门。程门(1833—1908年前),原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雪笠道人等,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是浅绛彩绘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其艺术生涯中,创作之作品数以万计,不仅是晚清颇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而且还是晚清浅绛彩瓷的开宗鼻祖。  相似文献   

14.
马景政 《收藏界》2010,(1):45-47
这是一位正处在其艺术创作巅峰期的浅绛瓷画大师的神来之笔;一位肩负着万人重托的瓷画界领袖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5.
陈树群 《收藏界》2014,(6):83-86
在晚清近千名浅绛彩瓷画师与匠人中,顾海林、张肇源、程友石、胡友侬因其作品的雅致、文气而被浅绛彩瓷收藏者称为“浅绛四文士”,其中顾海林和张肇源因同在江西鄱阳云林阁绘瓷,被称为“云林阁二君子”。扬州派画家顾海林在鄱阳绘瓷本人曾有文章专门论述,本文再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下张肇源。  相似文献   

16.
陈建欣 《收藏界》2011,(8):40-42
随着收藏界对晚清至民国年间盛行的浅绛彩瓷的认知和对浅绛彩瓷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不仅使得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的作品受到追捧,一些原来没有被引起注意的浅绛彩瓷画师的作品也逐渐地被藏界所重视,梅峰樵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刘江峰 《收藏界》2015,(1):121-128
沧州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专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公立博物馆。在这个名为“浅绛瓷韵”的专馆中,分十个专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浅绛彩瓷器超逸、典雅的艺术风采。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收藏专题叫“瓷绘文心”,集中展示了一批大口径浅绛彩文房笔筒,其藏品之精,数量之众,品位之高,令人过目难忘。笔者近期有幸多次欣赏这批精彩的浅绛文房重器,反复想象这批文雅之作,曾经  相似文献   

18.
初国卿 《收藏界》2012,(1):39-42
(一)2003年晚春,在南昌初见程门1888年画的《雨过山水图》瓷板插屏。在此之前,《中国文物报》曾刊文披露此板,誉为程门最大最好的一件存世作品,堪称"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后来又作为程门的代表作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赵荣华先生在书中鉴赏此作时写道:"整幅画面用写意手法画就,粗中有细,处处笔墨精妙。"  相似文献   

19.
"浅绛"原是指元代画家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勒并略加皴擦,以淡赭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浅绛彩瓷则是借此山水画术语,特指晚清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淡蓝及点染少许水红、淡紫等彩料,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的纹饰效果与纸绢之浅绛画相近似的一种彩瓷。  相似文献   

20.
陈建欣 《收藏界》2010,(1):35-37
文人绘瓷现象始于浅绛,经过新彩瓷绘过渡发展到新粉彩瓷绘,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认知。 关于浅绛彩瓷的创烧年代通常有以下几种提法。 1.部分学者认为浅绛彩瓷画创烧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清末的同治、光绪时期和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