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含雨 《钓鱼》2009,(24):24-24
冬天,鱼的活动量和食欲降低。如果不是饵在嘴边,张口即得,那么等半天才来一口很正常。然而用红虫就不同了,特别是用商品饵搓饵钓底半天没有口,换红虫下钩就马上有口。  相似文献   

2.
钓黄颡鱼是件苦差事:1.它吃食猛,常吞钩入腹,取钩时常被它扎,痛得你龇牙咧嘴的。好不容易取出钩,它又元气大伤,常常就死了。2.用蚯蚓做饵挂钩慢,鱼情好时钓不快,错过那一拨又没鱼了,收获少。我以前就不喜欢钓黄颡鱼,后来有一次看见《中国钓鱼》里一篇文  相似文献   

3.
秦犁 《钓鱼》2014,(22):10-12
串钩用途广泛,操作简单,抛钩后把松弛的钓线收紧了,将竿固定后就等着竿梢点头、弹跳、下压了。然而用什么饵,支竿90度、60度、30度抑或卧地,钓获的鱼种是不同的。钩挂地蚕、红虫、蚯蚓等虫饵钓得杂,什么鱼都有。搓商品饵、面团,挂嫩玉米粒,切成块的茶干、糯米糕、卷拢的菜叶,除无鳞的鲶、黄颡外,鲤鲫鳊草青通杀。水浅,远抛50米,支竿60度,单钩阶梯排列,钓底、钓离底、钓半水兼顾。  相似文献   

4.
宿含雨 《钓鱼》2012,(24):14-15
"立冬"非冬,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才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沿长江一线大约在农历"大雪"前后入冬。此时池塘停止喂食,不管用腥的还是香的商品饵,搓饵已很少有口了,必须拉饵钓底才能钓到鱼。水库、湖泊、河道等粗放养殖水面甚至拉饵都不行。一般认为,鱼不咬钩是因为活动量、食欲低了,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然而池塘的情况是:相隔5米、水深相同的两个钓位,一人用腥味商品饵搓黄豆大饵钓底,2小时获鲫鱼4尾,后换细线小钩,饵搓成绿豆大,情况略微好一点。另一人用麦香型商品饵打窝,半小时后发现有不明显的小口,于是  相似文献   

5.
徐艳文 《垂钓》2014,(8):34-35
黄颡鱼又名黄辣丁,是一种江河中常见的小型鱼类。它性情贪婪凶猛。喜食小鱼、小虾、昆虫、蚯蚓、红虫等荤饵,生性怕光,好群居,阴雨天异常活跃。它们通常白天躲在水底的石缝里或石头下。傍晚或清晨才出来觅食。因此。夏季的夜晚是钓获它们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谢葵 《中国钓鱼》2007,(9):16-16
一、钓具。在有黄颡鱼生活的河流垂钓,因黄颡多在近岸贴边活动,最好用手竿,3.6米、4.5米均可,上饵、摘钩、取鱼等操作简单、便利(尤其是夜钓,定点多竿,更显优势)。1.鱼钩。要大些,好处是①钩大穿大蚯蚓方便麻利,且小杂鱼不易噬食,不必担心大嘴的黄颡吞不进口。②黄颡嘴硬,钩大取钩方便。③夜间易遇较大鱼类,钩大牢固结实易扎牢鱼嘴,不易跑鱼。  相似文献   

7.
溪钓黄颡鱼     
汪洋 《中国钓鱼》2005,(10):17-17
黄颡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肉食性鱼类,身上有三根毒刺,常见的有黄色和黑色两种:黄颡喜阴暗,性凶猛,居住在溪河中的石堆、石缝里,对水温、气压的变化不敏感,住早春气温很低时就开始吃食了,钓点不安静时,对它吃食影响也不大。黄颡喜食腥饵,对钩饵的质量要求不高且吃口狠,是一种易钓的鱼类。  相似文献   

8.
天然虫饵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汉江里的水蚂虫。用这种虫子在汉江钓鱼,效果只有三个字:好得很!就拿汉江里最难钓的鲤鱼来说,用蚯蚓钓,出满勤的话。一年之中钓三五尾就不错了(挂鱼除外)。但是用水蚂虫做钓饵,一天钓上十条是常有的事。黄颡鱼对红蚯蚓很感兴趣,我在汉江大桥上夜钓经常用它。然而,在一起钓鱼的几个人中,若有一个人用水蚂虫做钓饵,另外几个用蚯蚓的,就多半只有看的份儿了。  相似文献   

9.
王长工 《钓鱼》2014,(17):22-22
在不久前的一次垂钓中,笔者根据鱼口变化,及时变换钓饵,从而擒获一条重达3千克青鱼。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当我把窝饵投进漾水(我们当地将与外面水系连通的大塘水面称为“漾”)后,还是按常规传统钓(用蚯蚓作钓饵)法下钩,接连五次都是贪吃的黄颡先抢食而被擒。此时距离我欲获大鱼的目标甚远。兵不厌诈,我想摆脱黄颡的捣乱,就拌起商品饵料,改用素料作饵。果然,投水不到十钞钟,浮漂倏然全黑,我迅即扬竿,一股被鱼拖拉的沉重感迅速传递到手心,于是马上竖竿,并起身将鱼拖出窝区,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4,(13):8-10
钓鱼是以饵谋鱼,姜太公直钩无饵是钓人不是钓鱼。从零星、分散、自发的钓鱼活动到集中、有组织和规则制约的钓鱼比赛,钓饵规范了,不能用虫饵,只能用粉状商品饵。竞技比的是钓技,可是同样的鱼饵因松黏、大小、轻重、味型和状态的细微差别,效果相差1倍、2倍,甚至3倍、4倍就不是技而是术了。另外招鱼聚鱼用一种饵,鱼招来钓底是一种饵,打浮是另一种饵,钓行程又是一种饵。用饵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14,(9):30-36
接到编辑部老师电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启动电脑,进入邮箱,打开张之晔老师《求教钓黄颡》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多遍,张老师所提到的问题是个普遍现象,使用素饵钓鲫、鲤等鱼时经常能钓到黄颡,但却不多。  相似文献   

12.
春春天是鱼类的旺食期,也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但初春时天气尚冷,垂钓的效果并非很理想。这时垂钓,还要延用初冬的办法,暂不能钓浅,钓位还应选在深水背风的地方,饵仍要以荤为主。一般情况下,应用红虫打窝,饵料用血虫、红虫、蚯蚓等,主要垂钓对象鱼还是以鲫鱼为主,也可钓到鲤鱼;如将蚯蚓缠绕挂在钩上,偶尔草鱼也会光顾。一、钓组。因初春鱼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杨凯 《钓鱼》2006,(6):45-45
我的钓友何晚成、钟礼杰、钟信标等人在钓鱼实践中,摸索出了用活红虫做拉饵的方法,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给大家。步骤是:先将活红虫从盆中捞出大约100 ̄150克,微微滴干水后,用纸巾或干毛巾将活红虫表面的水份吸干,置于拉饵盆上,将红虫团轻压于分开的双钩上(钩用“伊势尼”4号左右),轻轻向上提拉就行了。若觉得钩上的红虫太少了,可多拉一二次,反正拉大拉小随您的意思,在水深3 ̄5米的情况下虫不脱钩。使用此法将有效解决活红虫捆绑装钩的繁琐,使钓友用活红虫钓鱼变得简单、方便、快捷,用“速功”、“九一八”或其它钓鲫商品饵与其混合后打窝效果…  相似文献   

14.
搓饵之误     
管察 《钓鱼》2013,(21):18-20
搓饵是商品饵之后才出现并予以规范的上饵方式。此前用蚯蚓、蛆、红虫、鸡鸭肠管做饵都是藏钩于饵,钩刺入虫体犹如穿衣。以螺肉、麦子、米饭粒、玉米或切成小块的糕团、熟红薯做饵体积小,装饵时两指捏饵轻轻按到钩上,盖住钩尖、钩颈而裸露着钩弯和钩柄。商品饵作搓,三指撮饵压实后连钩带饵揉搓成卵形、丸形、水滴形或再整成菱角形。搓饵快捷省时,饵入水后阻力小,慢慢雾化,钩柄和钩口处有饵芯残留,适合钓见饵就吞的圆口鱼。  相似文献   

15.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6.
感悟钓黄颡     
杨天举 《钓鱼》2014,(9):26-27
3月21日接到编辑部电话约稿,嘱我阅读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云:“望能结合张文和自身钓黄颡的做法,谈谈感悟。”将《求教钓黄颡》一文多次拜读后,第一感觉是张先生是一位谦虚好学、勤于钻研的学者型钓鱼人,可敬可赞之情便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张之晔 《钓鱼》2013,(22):24-25
蚯蚓用作钓饵历史悠久,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腥膻味重,啥鱼都吃;大小合适,持钩性强;取之方便,装钩简单;蠕动活饵,能逗能守。缺点是不卫生,有破坏生态之嫌,所以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包括红虫、蛆、米蛀虫。不过人工养殖,成了商品饵的蚯蚓就不在此例了。商品饵出现后有了"蚯蚓鲫""红虫鲫",将加工后的蚯蚓粉、红虫粉、鱼粉、虾粉添加到以米豆麦黍薯为主要原料的鱼饵中就有了腥饵、腥膻饵和腥香饵。然而粉状饵与鲜活的蚯蚓是两回事,有味无形,没有体液,不再蠕动的蚯蚓饵与其他商品饵毫无  相似文献   

18.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斯时正是垂钓桃花鱼的大好时节。桃花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红虫、象鼻虫的幼虫、孑孓、蝼蛄的幼虫、白蛆虫、树虫和蝇等。过去笔者用真饵去钓桃花鱼,效果一般,近年来采用假饵颠动钓法,取得了明显的收获。采用假饵,一是使用羽毛钩。由于羽毛种类繁多,使用的效果好,所以根据水域、水质、时间、天气和风力等情况可使用蝇虫羽毛钩,也可使用小蚊虫羽毛钩等;拟饵钩,采用蛆虫拟饵钩或毛虫拟饵钩。垂钓桃花鱼,采用拟饵起码有三大好处。一是桃花鱼属肉食性的小型凶猛鱼类,只要拟饵制作得逼真,在水中的形态能够酷似这些…  相似文献   

19.
拉蚯蚓     
张炎冰 《钓鱼》2013,(12):23-23
小米颗粒小、轻,不能直接装钩:红虫细、短、体薄,一旦装钩时刺穿了,体液流失只剩一层皮效果就差了,所以有拉小米和拉红虫。蚯蚓,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以它为饵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和粗度,让钩尖从头部或体侧刺入,也可以按钩的长短掐成段装钩。传统钓用虫饵都是藏钩于饵,可是活蚯蚓蠕动伸缩,一旦刺穿了露出钩尖,有些鱼就不咬钩了。  相似文献   

20.
管察 《钓鱼》2006,(9):19-20
“台钓”的贡献是把我们从两步走,诱饵粗、钓饵精的诱钓分离引导到诱钓合一。众所周知,我们称为“台钓”的钓鱼方法典出日本,是在“日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于日本人原来怎么钓,《丸九钓饵词典》的说法是“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是让鱼咬钩的”。显然,主诱和主钓是分开的。最近,看了一个韩国的光碟,他们钓鱼是上钩用商品饵,下钩装蚯蚓,诱和钓分离,只是操作时是把我们的两步走缩短为一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