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谈篮球进攻中的抢攻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 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规则、速度、对抗以及快攻战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防守快攻的战术也得到了发展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战术适应当前的篮球运动。抢攻是 70年代后初步发展起来的战术类型 ,它和快攻是进攻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战术类型。抢攻又叫衔接段进攻 ,即介于快攻和阵地战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进攻战术。其核心虽未能实现人数或位置上的优势 ,但趁对方立足未稳进行攻击。抢攻是在快攻受阻后短暂时间内进行的 ,要求战术简单实用并具有突然性 ,多运用二三人简单配合。它是快攻的延续 ,“抢攻”增强进…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尚武 《体育学刊》2005,12(1):114-118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包含“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等基本内容,处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基础层面;二是“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机动配合进攻”等具有特定表现意义的4类战术形式,位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表现层面;根据这4类战术形式在概念上的内涵论述了它们间内联和外延的相关理论:从制约各进攻战术间实施和运用的时空内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等揭示篮球进攻战术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实践证明,由防守转入进攻时,积极创造快攻战机,充分发挥快攻的威力,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本着重论速了抢篮板后快攻的发动与接应在整个快攻战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快攻战术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超越对方,争取人数上、位置上的优势,果断而合理的利用快速配合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快攻是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篮球强队普遍重视和运用最多的战术之一。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更应该掌握好篮球快攻的意识和基本技术并在比赛中运用好快攻战术,从而为今后的篮球生涯打好基础,因此本文对快攻战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岩 《体育世界》2009,(12):49-50
快攻是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得分的重要手段,其战术核心是争取时间,创造战机,运动员具备强烈的快攻意识和行动能力是完成快攻战术配合的基础。本文对快攻战术的转换原则、运用条件、具体方式以及快攻的各个环节进行论述,保证快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快攻是从获得球权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在对方立足未稳之际,合理果断的进行攻击的一种常用的进攻战术。快攻战术的运用及快攻机会的把握通常包括:利用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利用抢断球后发动快攻;利用跳球发动快攻;利用掷界外球发动快攻等等。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加强对运动员快攻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快攻战术的多方位练习,从而在比赛中赢得主动权,取得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7.
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表明、熟练运用战术已成为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篮球运动进攻战术是由哪些战术形式组成的。一般的认为是由快攻和逐步进攻(或阵地进攻)两大类。初期这两类战术是孤立的使用,在实际比赛中当快攻受阻后就转为前半场的阵地进攻。从现代篮球运动的开展来看进攻战术是由快攻,抢攻,固定配合和机动配合等几种形式组成。  相似文献   

8.
试谈篮球快攻战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抢攻战术是快攻战术的发展和提高,我们通过对“抢攻”战术的形成、特点、要求和训练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对它的认识,并与我国篮球快、灵、准的特点相结合,完善篮球运动的快速打法,充分发挥我们队员的特长,提高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新艳 《体育科技》2006,27(4):42-4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观察法,以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内容,调查分析战术运用的基础、类型、表现形式和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女子柔道战术运用的基础是外在基础、内在基础和技术基础;其类型有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规则战术三种,表现形式有直接抢攻战术、待动抢攻战术、防守抢攻战术、移动防守战术、侵人犯规战术和时间犯规战术六种;总体运用效果是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成功率最高;待动抢攻战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谈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由于快攻发动突然,攻击迅速,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以及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等都决定了篮球运动向快速方向不断发展。结合比赛与训练实践,对产生快攻的因素;快攻战术的形式与结构;攻守原则和影响比赛快攻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技术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排4强进攻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快攻战术是现代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中心,在一传到位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应当组织快攻或快球掩护进攻,其中近体快攻得分率最高,其次为短平快和背拉。交叉、梯次和夹塞进攻以及三差自我掩护进攻在比赛中运用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交叉、梯次和夹塞性质的前后排交互快攻以及快速多变的全方位立体进攻。同时建议目前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排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改进训练效果,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快攻做为篮球运动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通过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和寻找篮球运动快攻教学与训练的普遍规律以及存在问题。快攻意识较强、能比较有效的把握快攻战术的运用时机,但快攻战术意识快攻战术运用过程中的战术结构上的粗糙、以及防守攻击性的薄弱而导致由断球后发动快攻战术次数上的不足,是整整联赛中各队在快攻战术运用中反映出的普遍观点。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我国男篮进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男篮进攻体系中,内线有比较强的优势,外围得分也具有一定能力,但突破技术运用的能力相对不强;快攻意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严重影响到进攻的整体效果;阵地进攻中个人机动进攻的比例偏大,而战术配合进攻比例偏低,进攻方式的比例结构没有建立在一种相对合理的基础之上;战术配合运用质量,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较大,面对世界篮球运动更加积极、更加严密、更具攻击性的防守,中国男篮的进攻的综合能力上显现出一种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毽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毽球进攻战术的4种组织形式,即二传组织进攻、一次传组织进攻、自传自攻和抢攻。对其特点、运用时机和配合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男篮2007—2008CBA联赛前10轮比赛主要进攻战术,即快攻战术特点、前场阵地固定战术进攻特点、前场阵地机动战术进攻特点、前场端线界外球进攻战术特点等。结果表明:上海男篮发动快攻基本以抢防守篮板球为主,针对对手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战术配合及多套前场界外球战术配合。建议:上海男篮应多打比赛,以赛促练,丰富队员场上比赛经验,尽快形成本队的进攻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排球队在近些年的各类竞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要归功于女排队员们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灵活多变的打法,其中快攻战术是一种重要的战术,它的存在可以帮助球队赢得胜利,而副攻队员正是这种快攻战术的发动者。本文先是对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的概念进行描述,并且提出了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的一些分类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快攻在比赛中的运用加快了进攻速度,增加了进攻的次数,提高了进攻的质量,使比赛朝着激烈、精彩、更具观赏性的方向发展。抢攻战术的出现正是符合了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对方退守未及或刚防守落位、未形成稳固防守之前创造人数、位置优势,果断、合理进攻的战术。它的特点是得分迅速、成功率高,有利于进攻方提高士气;同时,又能挫折、降低对手士气、斗志。现在,快攻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成为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19.
排球快攻战术系统的结构缺陷与战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排球发球区规则修改对快攻战术系统的影响,认为发球区规则修改使得在原发球区规则下形成的以2、3号位之间区域为战术组织中心构建的快攻战术系统出现了结构性缺陷;提出针对发球区规则的修改,应该在原快攻战术系统的基础上,以3、4号位之间区域为另一战术组织中心构建新的快攻战术系统,使快攻战术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毽球是国家体委确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运动,本文对毽球进攻的四种战术组织形式,即二传组织进攻、一次传组织进攻、自传自攻和抢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