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泉 《收藏界》2010,(1):70-71
按《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南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罢铁钱,改铸铜钱”。笔者这里所展示的三品铜质“淳熙元宝”小平钱(见图),均系孝宗元午始铸的珍稀币种,也是孝宗继位以后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  相似文献   

2.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3.
汉兴钱记趣     
王育德 《收藏》2007,(12):141-141
汉兴钱是中国第一个年号钱,系十六国时其成汉李寿汉兴(338-344年)年间所铸。其钱文采用纪年,突破了铢两制货币体系的纪重性质,此后的很多帝王都把铸行年号钱作为立朝建制的标志之一。此举对我国周边的许多邻国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5.
钟成华 《收藏》2008,(12):128-129
“佛法僧宝”铜钱(见图),直径24.5毫米,穿宽5.8毫米,厚1.1毫米,重3.4克,钱文篆书直读,光背无文,安南(今越南)陈禺陈朝天应年间(1516年)所铸。安南古泉币,受中国影响深远,是为方孔圆钱形制,饯文均仿汉字,亦有用中国年号铸钱。在陈朝所铸“天应元宝”“佛法僧宝”“宜和祜宝”三品中,唯“佛法僧宝”钱传世较多,是陈朝(1516~1521年)陈暠父子大量铸造的流通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6.
叶伟奇 《收藏》2010,(2):136-137
大朝通宝钱不见于史籍记载,近年来虽有不少出土发现,但泉界对其争议颇多。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录有诸家论说,认为“大朝通宝当为蒙古未改国号大元以前所铸”;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甚至殆为臆造之属。直至1986年,宁夏银川修缮始建于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双塔,在清理西塔塔刹时,发现了一枚与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贮藏的银质大朝通宝钱。  相似文献   

7.
陈联廷 《收藏》2009,(11):121-121
笔者藏有一枚安南(今越南)所铸“明德通宝”花穿钱,背文为草书“万寿”二字。直径25毫米,重5.5克(见图)。生坑绿锈,令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8.
李克勤 《收藏》2006,(3):98-98
《收藏》2005年2期发表了张建中先生的《古钱奇葩——新疆红钱》一文,文章说:“新疆红钱的由来……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以后所铸钱,不分南、北路,不分材质,都属于新疆红钱这一范畴。”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现谈点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许杰 《收藏界》2010,(3):83-83
“泰和重宝”为金章宋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之当十大钱。此种钱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钱文“秦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金代书法大家党怀英亲笔所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0.
海泉 《收藏界》2010,(10):81-82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所铸同治钱有两种:一为“通宝”(仅小平),一为“重宝”(见有当四,当五,当十)。在旧泉谱中素有“同治通宝无大钱”之说,这是除了小平大样(直径28毫米,直径30毫米)和小平特大样(直径32毫米)之外而言。  相似文献   

11.
寇英武 《收藏》2011,(2):88-89
笔者藏有两枚洪武通宝钱,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但却不是明朝的铸币,而是舶来品,一枚为日本铸,一枚为安南(今越南)所铸。据日本《东亚钱志》载:日本自室町中叶开始仿铸中国洪武通宝钱,钱背皆铸有记地文字,日本大隅藩主岛津氏在其领地内铸造"加""治""木"三种制钱,专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使用,俗称"加治木钱"。此后又陆续仿制20多种中国年号钱,正式开始了日本第二次自铸铜钱阶段。  相似文献   

12.
程正航 《收藏》2010,(9):143-143
天命汗钱属于女真族的第一代货币,其钱文为老满文,由于铸期短,铸量少,故此钱历来为藏家所看重,难得之物。如今笔者有幸集得一枚有异于常品的天命汗钱,愿撰写此文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13.
张建功 《收藏》2010,(12):100-102
新疆近代官铸银元始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铸期直到新疆解放为止。除民国38年(1949年)“壹圆”银元外,其余各种银元都属于天罡银元,面值则采用两、钱、分,且专用湘平而不用库平。其铸地主要有迪化(今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三处。  相似文献   

14.
魏咏柏 《收藏》2012,(9):91-91
汉兴钱系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为十六国时期成汉李寿所铸。李寿是西晋末年起义军氐族首领李特的侄子,于东晋成康四年(338年)在成都南郊称帝,改国号为汉,以汉兴为年号,铸行汉兴钱。  相似文献   

15.
成日至 《收藏界》2010,(2):79-79
在笔者所收藏的吉祥钱中,有一枚年代久远的五代时期的“永安五男”吉祥钱(见较图)。 “永安五男”吉祥钱,为五代初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据燕地时所铸,时约公元907-910年间。作为流通货币的“永安”系列铜、铁钱,面文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  相似文献   

16.
陈瑞海 《收藏界》2010,(5):84-84
"朝鲜通宝"存世多为小平钱,而大钱则尤为罕见。"朝鲜通宝"钱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改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其后,朝鲜国世宗李祹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至仁宗李宇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仍继续铸行"朝鲜通宝"钱,到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3年,始试铸当十大铜钱。  相似文献   

17.
蒋将 《收藏》2012,(12):70-71
崇祯通宝是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年间(1628~1644年)所铸的年号钱。祟祯钱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在中国钱币史上颇得盛名。别具一格的“鬼崇祯”,也因其独具的神秘色彩,在崇祯钱中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9):98-99
2013年春,华夏古泉网新人藏一枚"庆历直十"大钱,系前谱未载之物,亦未见任何著录和报道。观其形制,当为北宋仁宗时期所铸,但其钱文特殊,为有宋一代铸钱所未见。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西夏赵元昊正式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公然与宋分庭抗礼。次年  相似文献   

19.
傅绍庆 《收藏界》2012,(5):78-78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1-1106年)所铸“崇宁重社”折十大钱,据《玉海》卷180载,铸量高达15亿枚以上。如此巨量的“崇宁重宝”到底有多少种版别?正如《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一书作者陈策生先生所言:“至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20.
宋康年 《收藏》2008,(8):140-140
清代铸币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京局造币厂铸造,即宝泉、宝源两局,另一类是由各省地方钱局铸造。当时在我国边远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钱局计有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库车、喀什噶尔、宝迪、宝伊等。前5局属南疆,均铸红钱,后2局属北疆,所铸归于制钱体系。宝伊局铸钱背文只有满文,币材为铜七铅三,铜色呈淡红,但仍不失红钱风韵。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新成立的迪化宝新局,始改铸红钱。由于这些钱局用地产红铜铸造钱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