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创新实践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专业师资情况、考核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不足,并从武术课程内容多样化选择、教师教学多元化方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课程真实需求,增加实践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求能够使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期时代进步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指出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计划纲要。文章从严抓学生思想教育与规范化管理;调整教师知识结构,整合武术资源,编写适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材;以市场为导向,用人之所需,设置实用课程,培养新时代实用型人才;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与交流,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请进来,走出去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武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必须进行改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体系改革的对策:拓宽招生渠道,控制招生规模;改革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本地特色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鲁勇 《体育世界》2011,(9):11-13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是必学课程,但是教与学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但是不喜欢武术课;日常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忽视了理论课教学;课程教学的考核侧重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因此,武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同时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改革完善考核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提高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进行研究,探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一般理论问题,通过对武术套路教学技能的界定,参照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对武术套路教学技能进行分类,制定武术套路教学技能的培养原则和武术套路教学技能培养的阶段,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大学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内容安排较多,影响教学效果;内容较为陈旧单一,缺乏吸引力;实际教学中武术理论的学习偏少,未能引导学生对武术的正确认识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对武术必修课新内容体系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小学开展散打教学的意义、优势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中小学开展散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促进散打普及,提高散打的影响力,还将改善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困境,弥补武术套路教学的不足。在推进中小学散打教学过程中,其教材创编必须重视文化性、安全性和趣味性;其次要建立中小学散打师资培训基地,合理设置体育专业体育院校武术教学内容;创新适合中小学散打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预防其与散打训练模式混同。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更好地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推动学校武术开展,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与体育教师的武术综合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文章阐述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并尝试提出充分利用武术的教育功能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继承与发展失衡;体育属性的过度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武术形态的裂变与整体观的消失等方面。提出武术教育应注重传统武术资源开发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打造武术特色教育空间,立足继承、发扬传统,使得武术教育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堂"有效教学"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武术教学课程的现状进行反思.认为,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武术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应该有必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深层次的突破和改革.文章以"有效教学"作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探讨和阐述了该教学理念的实用性、适用性及其方针和策略,以期进一步深化和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武术专业学生基本功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基本功是学习一切拳术和器械的基础,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武术专业的学生如何进行基本功教学。文章认为,要树立学生对基本功的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严"字当头,教学内容应以点带面,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知识获得与个性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行探讨。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丰富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结合温州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考核项目的内容,建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对我校以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实践研究。计算机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差异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个班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正态检验显示,实验班D值为0.2794,对照班D值为0.2886,故两组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由此可见,教学技能的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健美操教学中心理素质对健美操技能的掌握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在技能教学改革中应重视非技能因素对技能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游泳项目为突破口,深入分析国内外体育美学相关研究,结合游泳项目美学特点,挖掘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审美特征,积极探讨青少年游泳教学与美育的结合模式。采用重复测试的实验设计,在青少年游泳教学中引入美育训练,以实证美育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及游泳技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6周共32学时的青少年游泳美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概念能力和审美感性水平,并有利于学生游泳技能及水中丰富活动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乒乓球技术课结构与定向化教学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的对比实验研究,获取客观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尝试研究结构与定向化教学方法对乒乓球技术课教学效果,探索优化乒乓球教学过程、提高乒乓球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培养有专业素质并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艺通备"理念下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教学中"三艺通备"教学理念的产生背景、含义进行说明,结合体育学院办学思想和专业定位,确定"三艺"(武艺、医艺、书艺)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艺通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三艺通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和凸显了武术专业"一专多能"、"尚武崇文"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如重技术轻理论、重套路轻攻防技击、省略礼仪礼节以及忽视武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应该追求术道并重,内外兼修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人民的喜爱,在我国也不例外,尤其在大学生中也是毋庸置疑的第一运动。环顾各大高校的运动场所,无论晴天雨天,总有大学生在热火朝天地踢足球,但是仔细观看,绝大部分大学生技战术水平较差,尤其是战术水平,这就不得不让高校体育教师反思足球技战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纵观各个学校,多年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先技术,后战术,按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将足球技战术人为的分割成块,由于学时所限,战术教学不够,并且绝大多数体育工作者对技战术教学的重视不够,导致了足球教学效果欠佳。本文通过技战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为足球技战术教学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今后足球技战术教学提供模本。  相似文献   

20.
李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702-703,685
合作学习是19世纪早期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意识以及合作技巧等有很好的影响,于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取得广泛研究和应用。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大球对抗项目之中,得出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