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高耗能产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进行转型升级,达到节能和减排目标。在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减排效率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程度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利用PEST分析方法,从四个维度分析系统协同程度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程度和方向,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设计了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DEA模型是国内研究效率时使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9—2013年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分析结果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进行静态分析,从Malquist生产效率方面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杭州达到DEA模型效率最优。以"投入要素和技术效率"和"产出要素和规模效率"为维度将11个城市分为4类:"瘦狗型","问题型","金牛型"和"明星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与实证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所在,从而制定出提高效率的具体对策。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分析单元,建立科技创新效率分析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选取西部地区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2年有代表性的29家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环保产业还没有达到有效的生产前沿,但效率跨期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省、市、区的环保上市公司效率值存在明显差异,处于非生产前沿面的公司产出严重不足;效率指数的三个分解要素作用不同,技术进步对提高公司效率有显著贡献,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贡献为负。  相似文献   

5.
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68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选取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影响因素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2)金融规模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较小,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金融结构的优化与金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68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选取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等影响因素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2)金融规模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较小,而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对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金融结构的优化与金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由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4年总体协同度呈现上升状态,但各产业均出现协同度下降的年份,主要是研发投入不稳定、企业管理疏漏等造成各子系统有序度降低,导致产业协同度降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是由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序度低,导致与技术创新子系统有关的协同度都较低,表明提高协同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各高耗能产业需要针对各自的短板进行改进,提高系统总体的协同度。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第一动力和创新资源约束的交叉背景下,提升产业R&D效率对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产业R&D效率研究单一阶段或两阶段视角的局限,将GVC要素引入产业R&D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在从嵌入位势和嵌入强度两个维度对GVC要素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构建产业R&D三阶段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三阶段视角和SFA方法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R&D效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产业R&D三阶段效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1)实证产业的GVC嵌入位势逐年提高,但其GVC嵌入强度相对稳定;(2)实证产业R&D三阶段效率在实证时段内稳定上升,呈现出R&D成果直接产出效率最高,GVC攀升效率最低,成果经济转化效率居中的总体规律;(3)R&D投入要素和影响因素对产业R&D三阶段效率的影响强度、影响显著性和影响方向均具有异质性。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GVC嵌入”和“促进产业民营成分发展”等提升产业R&D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最优化,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通过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问卷调研获得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得出了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成果化和成果产业化两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及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类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达到了相对最优化,其余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三区十群47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构建资源投入—环境治理两阶段工业生产治理模型,采用网络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16年各城市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即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及工业综合生态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三区十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污染治理效率及综合生态效率十分不均衡,整体来看,东南沿海城市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较高,阶段效率及整体工业生态效率相对较优,西北内陆城市群较低。本文依据各城市群生态效率特征对其生态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罗遥  吴群 《资源科学》2018,40(6):1119-1129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①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②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④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黄丽华 《大众科技》2013,(9):170-172,127
武夷新区作为南平市的新增长区域、未来的新兴中心城市和新兴产业基地,定位为“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低碳节能、环保绿色已成为武夷新区发展的主题。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更要突出低碳、环保,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论证了武夷新区选择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对武夷新区旅游产业发展,就提高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游客吸引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新生态系统是节能环保产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界定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创新生态的视角明晰系统的六大创新组织,三大创新种群和内外部创新环境,构建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监管机制、声誉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需求反馈机制、协同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际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英  尚晶  王殿武 《资源科学》2018,40(12):2438-2450
节能和环保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两个基本立足点,二者是否能够协调一致,事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能源消费的清洁化结构纳入基于环境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测算全要素的节能效率、环保效率、节能环保效率,据此判定2001—2016年中国省际节能与环保一致性的实现情况,发现不考虑能源消费的清洁化结构会导致以上DEA全要素效率值的低估,节能与环保失衡的现象比高耗能高污染更普遍。Probit模型分析表明,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比重对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环境规制增强却对节能与环保实现一致有负向影响,前者提示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现象的存在,后者说明适度环境规制刺激技术创新的“波特效应”还未显现。对外开放水平对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实现概率的负向影响虽小,却警示“污染天堂”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是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求。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定义和意义,并结合工作实践,从原材料、设计、空调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的途径,希望能对民用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春友  赵奥  卢小丽 《科研管理》2012,33(2):147-155
随着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体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日益突出,不可再生能源效率问题成为突破能源约束、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往单纯强调能源投入与经济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无法从根本上对不可再生能源自源头开采直至终端利用的全过程效率进行测算,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模型,运用DEA方法对1981-2009年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背景下,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技术效率受技术水平和要素资源配置影响,呈波动变化态势;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链条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特别是开采端和终端利用环节;环境效率水平普遍较低,亟待通过技术层面和要素配置层面予以提升;效率测算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平稳、均衡检验,验证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实证结果的可控性。最后,从技术层、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及政策约束层面,提出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改进与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对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外在约束和持续动力的具体需要,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人力资本投入三方面出发,提出了走自主创新、节约环保以及持续发展的资源型产业升级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本文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聚集对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从全国总体来看,无论在无环境约束还是在环境约束下,制造业聚集与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及其分解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2)制造业经济发展水平与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也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制造业中显著存在。其次,制造业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均有利于提升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验证了“熊彼特假说”和“波特假说”。此外,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和产权结构对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均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3)在无环境约束和环境约束两种情形下,制造业聚集对静态和动态能源绩效的影响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聚集主要通过能源技术效率跨期提高和能源技术跨期进步的共同作用来促进其动态能源绩效提高,而西部地区制造业聚集则主要仅通过能源技术效率跨期提高来推进其动态能源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