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跨域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能否以及如何构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审视跨域环境治理特性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问题;根据过程分析理论的有关结论,解析跨域环境治理的流程与环节,回应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问题。研究启示:通过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的设计,达成政府、市场、社会团体和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是实现区域环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跨域水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依靠单个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无法妥善解决。小清河流域治理在地方政府价值理念、资源和权力分配结构、政策制定和执行三方面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是由于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影响、分割型管理体制的限制、制度性保障机制的缺乏、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等所导致。应通过培育协同认知理念、建立多元协同主体、深化协同运行机制三方面构建整体性跨域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3.
雷子 《现代情报》2013,33(8):30-34
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关系缺乏是导致知识共享困境的根源。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化问答平台在知识共享中的4个机制:知识外化机制、资源共建机制、知识协作机制、激励机制,并讨论了对解决知识共享障碍方面的优势,依此提出了更好的构建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步入高铁时代,我国跨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铁时代的跨区域协同治理亟待研究。通过对高铁时代的跨区域发展趋势及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模式进行讨论,强调构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多元利益协调机制、沟通协商机制、跨域信息网络整合机制、跨域经济网络整合机制、公共基础设施网络整合机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跨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蔚函 《现代情报》2007,27(12):161-162
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构建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机制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现状和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的分析,针对我省存在缺乏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宏观认识,缺乏战略发展理念等7个问题,提出了建立全省跨系统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构建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增加资金投入。创新服务机制,将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纳入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异地办学高校图书馆在系统内、跨系统区域性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做法,进一步提出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建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起源于19世纪馆际互借运动,但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时至今日仍是图书馆面对的重要课题。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是一个整体,其中,共建是基础,共知是手段,共享是目的,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表现为共建共知促共享、共享共知带共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与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社会作用相一致,即广泛地收集和保存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报道和揭示知识和信息,以使信息资源能被社会公众充分利用[1]。可见,共建、共知、共享模式才是真正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及共享水平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目前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在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共建共享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花 《现代情报》2019,39(3):109-114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突发事件的各主体应急协作提供条件,提升各主体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完善应急协作机制等提供依据。[方法/过程]本文阐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入协同理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构建了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的协同框架,分析其信息产生主体、使用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而从构建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标准化平台、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协同传播模式和应急知识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来实现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结果/结论]基于协同理论的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应急信息从源头到收集、整理、传递等过程中冲破组织界限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创造,对各主体应急协作过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如何加强政策保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互联网+国家治理"提升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我国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重大疫情"预防—识别—控制—消除—复苏"防控体系,打赢突发性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事件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国家治理"破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当前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治理问题。[结果/结论]从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危机治理的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三个维度综合提出信息化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数字政府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情境下,创新企业之间出现创新挤出,削弱了集群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知识资产治理的战略行动来填补制度的失效或缺位。本研究以桐庐制笔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探讨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演化逻辑,研究发现:第一,集群情境所特有的邻近性(包括地理、制度、认知等),使得基于独占性视角的产权制度治理知识资产过程中存在失效或缺位现象,整个集群陷入“近墨者黑”的恶性循环;第二,集群内创新企业通过“连横”“合纵”等制度创业策略,能动性选择、调整或重构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的制度场域边界,推动基于合法性视角的本土化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第三,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可分为基于专利法律的独占自治模式、基于社群规范的社群自律模式和基于多元制度的多元共治模式,从动态角度看,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并非总是沿着同一路径,能动性、本土化成为模式演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程广龙 《现代情报》2005,25(9):204-206
本文总结了情报学在其诞生、发展、深化阶段对其它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引入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借鉴和引入对情报学研究产生的深刻影响,同时指出了情报学向纵深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同能源管理(EPC)流程和已有相关研究,围绕公共机构EPC项目合作机制选取5个典型案例,从合作动机、合作伙伴选择、合作关系治理及政府参与4个核心类目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案例相关资料及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机构与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合作的9个关键要素为项目能耗与用能管理、政策推动、公开招标、节能服务公司前期参与、政府推荐、政策环境、实施过程协调、关系治理及激励机制;根据典型案例的合作特征及合作模式建构的一般经验,构建公共机构EPC项目合作机制概念模型:促进合作动机产生是项目开展的基础,合作伙伴选择是实现合作绩效的重要机制,政府参与及合作关系治理是实现合作绩效的有效推动力。以期为公共机构EPC项目主体合作的相关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爱民 《软科学》2013,27(2):41-44
从项目治理风险视角诠释复杂项目危机成因,基于一个项目治理风险的分析框架,将复杂项目危机发生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治理风险累积、治理风险放大、危机爆发,系统分析了复杂项目治理体系不完善导致治理风险累积而演变为复杂项目危机的整个过程。最后,基于网格的优势,提出复杂项目网格化治理模式,描述了复杂项目网格化治理的运作流程,旨在实现复杂项目的动态治理,有效降低复杂项目治理风险累积。  相似文献   

16.
区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崛起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本文从区际产业转移的概念、转移动力、转移战略和路径以及转移效应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进行了综述。总体上,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概念研究趋于成熟,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理机制、准入门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区域发展战略,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较多的研究。未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可将触角伸入企业或消费者群等微观层面,以及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联动效应等中观层次。  相似文献   

17.
"运动型"治理的逻辑根源在于对中国传统治理模式的依赖、对自上而下行政运行体制的遵循以及将短期政绩作为政府治理目标的错位,最终表现出治理效果不明显、公共权力异化、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弊端。"可持续型"治理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治理模式,遵循既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涵盖了制度治理、依法治理、参与治理和长效治理等理念。实现"运动型"治理向"可持续型"治理转变,确保公共治理绩效的可持续改进,是转型期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可持续发展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总结了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20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基本经验,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刚刚起步,构建智慧农业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策、组织、资金、技术、人才是智慧农业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在公共治理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农业发展驱动模型,剖析其发展驱动的机理,进而构建政府和市场的双向驱动机制,即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汇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为市场创新提供支持,市场主体创新推动政府智慧农业项目的实现,两者之间围绕农业产业链和项目进行双向互动。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机制,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罗米修斯》2012,30(2):149-160

Considerable public funding is provide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shared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In Australia, the Land and Wa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WRRDC) and Environment Australia are significant providers of such funds. These providers tend to judge the value of R&D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m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or not significa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doption takes place.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these project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prime movers of such transfer. However, it seems that research funders have been guided by over-simplified models of process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by false analogies with the transfer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re has been a failure to recognise that much of the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hared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affects the supply of social or collective commodities, a factor which materially alters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Here, processes of transferring publicly funded intellectual knowledge are discussed and modelled, dynamic patterns of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a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factors influencing adoption rates and barriers to adoption, particularly when the supply of social or collective commodities such as water, are involved. Some points from the analysis are illustrated by observations from a sample of LWRRDC-supported research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