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根据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机构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能力指数(GII)得分和排名来看,国家的绝对创新能力和相对排名普遍出现波动,创新乏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认识创新乏力及政府的作用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通过GII定义"创新乏力",以99个国家和经济体为研究对象,试图使用Logit模型来探索创新乏力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对于防范该风险的作用,发现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人力资本的提升能显著降低创新乏力发生的概率,因此,政府需转变传统的创新支持方式,因为为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提升人力资本比盲目扩大一般基础设施建设、纯粹增加政府RD支出更有效。此外,进一步对促进中国创新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二是培育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以人为本构建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全球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科学监测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演进方向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国家格局”、“格局分析方法”、“国家格局分析方法”等基本概念,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二维分析方法,并选择40个国家创新发展指数和创新能力指数及其子指数排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三个结论:(1)基于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发展水平指数排名,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40个国家分为四类,即创新引领型国家、创新先进型国家、创新追赶型国家和非常规创新追赶型国家;(2)增加辅助特征量“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发展指数与创新能力指数通常排名也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发展绩效高度正相关;(3)分别增加辅助特征量“GDP”和“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规模(以GDP衡量)较大的国家,其创新实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效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  相似文献   

3.
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全球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科学监测创新发展绩效格局演进方向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国家格局”、“格局分析方法”、“国家格局分析方法”等基本概念,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二维分析方法,并选择40个国家创新发展指数和创新能力指数及其子指数排名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三个结论:(1)基于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发展水平指数排名,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40个国家分为四类,即创新引领型国家、创新先进型国家、创新追赶型国家和非常规创新追赶型国家;(2)增加辅助特征量“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发展绩效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发展指数与创新能力指数通常排名也较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发展绩效高度正相关;(3)分别增加辅助特征量“GDP”和“人均GDP”以气泡图形式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格局的研究发现,经济规模(以GDP衡量)较大的国家,其创新实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较高的国家,其创新效力指数排名通常较高。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创新指数(GII)的视阈下,梳理GII指标框架和GII研究方法,收集整理并加工研究数据,重点就我国的创新能力与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以及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作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也存在创新投入不足和创新产出质量不高且结构失衡的问题。针对成绩,保持优势;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以测促创、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产出质量三大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近3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GII)上的排名分析,我国一方面创新能力整体上已经达到全球中上水平的层次,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创新能力缺陷。具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制度环境明显不佳、创意产出明显不高、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缺陷。针对制约我国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系统地提出消除创新障碍、变创新阻碍因素为创新驱动因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17报告中,韩国在全球排名第11位,亚洲排名第2位,中国在全球位于第22位,亚洲位于第6位。韩国是典型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模式的亚洲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宏观战略指导与协调、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资金支持、成果推广支持等手段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韩国新政府确立了以"实现以创造就业为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9月发布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揭示,我国创新指数已经跃居全球第12位,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军者.进一步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在人力资源、研发投入、专利和科学论文产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创新指数排名和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我国在科技人才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论坛》2006,(5):137-13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本报告(2005-2006)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首次提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这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化;加强了实证研究,使本报告具有更强的研究性;丰富了对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能力的分析,增加了从地区经济特点、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产学研合作水平等多个角度对每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全球创新指数是国际上评价国家创新能力的知名报告之一。在《全球创新指数2016》中,我国在被评价的128个国家中排名第25位,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创新排名前25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本文介绍了"全球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对中国历次排名的变化情况和优劣势指标,以及中国排名的国际比较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系统梳理国家创新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托GII(global innovation index report)报告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投入和产出2方面构建国家创新能力体系,并运用Eviews软件对国家创新产出的知识与技能产出和创造性产出分别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7个创新投入指标对2种不同创新产出的关系。同时,从实际出发对中国近几年创新投入指标数据分析,并对中、美、日、韩4国进行对比性研究,揭示出中国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稳中有升,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第19位,比上年上升1位。美国具有雄厚的创新资源和优异的创新绩效,仍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和韩国继续领跑其他亚洲国家,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4位。瑞士整体排名滑至第3位。以色列表现突出,由上年的第11位升至第5位。瑞典、芬兰、荷兰、丹麦、德国依次占据十强的后5位。在金砖国家中,我国创新能力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共同撰写的《全球创新指数2013》报告于2013年7月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中国排名第35位,比2012年退后1位。该报告给我们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全新视角,但也存在不尽完美之处。在介绍该报告评价体系基础上,对中国排名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对比,为科学评价中国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主体发挥着引领作用,但目前关于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多重条件下复杂机制的探讨,因此,基于政府组织行为中直接参与和间接推动的特点,使用时差型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政府引领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研究发现:“十三五”时期能够实现区域创新能力高水平发展的政府行为路径包括4类,分别为资源投入型、协同发展型、基础建设型和经济主导型,其中资源投入路径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快速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选择。研究以期对动态性揭示政府不同行为组合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为政府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施展“轻推之手”、寻求契合实际的创新路径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无论国际亦或国内都很重视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创新能力指数均显示我国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具体到我国各地区企业的创新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及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研究,取得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最好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冀区域所在的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企业创新实力相对较弱;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企业创新实力提升明显;西北地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最差。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各地区加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全球竞争力指数体系,结合全球竞争力指数的判断标准,首次提出广东处于全球创新驱动的"2.5"阶段;同时,对日本、德国、韩国等典型创新驱动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对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及创新优势进行分析判断,并结合广东特点,从全球竞争力角度提出加快推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到了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度。一项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指出:“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同时指出:“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创新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由此可见,“创新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改进创新绩效是关键性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促进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政府干预、价格效应在此过程中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路径;(3)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干预、价格效应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的过程中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知识产权保护是捍卫和激励创新的关键举措,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主要国际评价报告透视中国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对国家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的权威报告主要有《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竞争力年鉴》《全球创新指数》和《欧盟创新记分牌》,这些报告都是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力及创新实力进行比较和排名。中国在这4个评价报告中的综合排名基本处于20~30位之间;而在细分指标方面,中国的创新表现差异较大,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准倍差法实证检验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结论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之后,扩招后教育数量扩张提高了创新能力44.22%,教育质量变化提升了创新能力1.12%。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交互影响,且教育质量提高促进创新的边际效应较教育数量大。机制验证表明,人力资本提升是扩招(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促进创新的主要途径,且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较教育数量作用大。本文从创新角度评估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扩招政策,提升人力资本提供了直接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横向和“实力—效力”创新价值链纵向构建了“三横二纵”的“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实现了考虑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差异性及规模和效率差异性的国家创新系统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的全视角分析,以支撑创新政策与战略的分类研究和差异性实施。文章基于笔者研究完成的《国家创新力测度与国际比较》报告,在对35个主要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2006—2020年我国和10个典型国家的创新力演化趋势,刻画了35个主要国家的创新力竞争格局,揭示了我国国家创新力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35个主要国家的创新力竞争格局稳中有变,我国创新力排名稳步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10个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6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实力排名稳定于上游,但创新效力排名近年从上游下降趋于中游,致使英国、法国等国家近年的创新力排名逐渐下降;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罗斯4个金砖国家的创新实力排名处于中下游,创新效力排名普遍较低,制约着创新力排名提升。我国创新实力优势明显,在35个主要国家中处于上游;创新效力排名波动提升,趋向于中游,但仍显著滞后于创新实力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