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科研过程及其遇到的相关科研难题开展科技情报研究,并结合TRIZ矛盾矩阵进行解题分析,按照科研思路难点的初级问题和产业的终极问题的解题步骤,解释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科研成功的科学思路选择的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跟踪该科研成功后相关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升迁以及专利分布情况,分析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进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中国正努力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建设,政府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在不断增加,高校的科研能力也在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相关统计数字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中国高校科技转化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在分析、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对此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家们的成功科研经历为出发点,探讨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给予科研工作者科研创新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带电粒子在均匀电场、均匀磁场以及均匀电磁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及相关问题特点,对带电粒子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运动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问题的求解思路做了归纳和总结,接着按照总结的求解思路对一些经典的例题进行了一个较详细的解题步骤分析。通过上述的方法的研究希望帮助高中生在平时考试处理此类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信息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当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现状,指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若是能够掌握导数的相关概念,并能够加以运用,则会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将习题内容简化进行解答,通过导数做一些不等式习题,这样一来,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明朗,基于此点,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学生,通过学习经验,将围绕导数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魏晓峰 《现代情报》2015,35(12):83-91
以CNKI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01-2014年间国内网络与数字阅读研究论文数据为样本,对科研产出分布、学科领域分布、科研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信息可视化技术,结合相关论文主题与会议议题分析,考察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揭示该领域研究特征与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未来国内该领域科研规划与工作发展而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多阶段决策问题,总结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解题。通过0-1背包问题的具体解题步骤,阐述动态规划算法一般解题思路。并分析常用经典算法在解决最优问题中的差异性,比较各自优缺点,探讨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现状,阐述了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重要性,并针对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举例,以期促进我们能够在函数解题中,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的全球专利概况,然后重点对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方面的国外重要申请人,特别是美国申请人的专利进行了分析,挖掘基础专利,概括每一项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并查询每一项专利的法律状态及是否有中国同族。通过该专利分析,可以给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及知识产权从业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开了现代物理学序幕的X射线的发现,随后的20多年中与X射线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层出不尽。而一个世纪之后空间天文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2年授予了空间X射线天文的突破,由此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从1962年发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至今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约70个携带天文仪器的空间飞行器(以专用卫星为主)发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随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黑体辐射谱的精确测量和观测到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此做出了关键贡献。这样在新世纪空间天文的研究就直接产生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对第三个起了重要作用,非常类似20世纪初X射线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这三个以及天文学研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除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他所有的获奖成果都和项目最初的科学目标没有关系或者完全相反。与此同时,探讨了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中国空间天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和天野浩以及一名日裔美籍学者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赤崎勇是天野浩的指导教师,也是蓝光LED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篇文章考察了赤崎勇的早期学习与研究经历,梳理了赤崎勇步入化合物半导体结晶研究领域、制备高质量氮化镓单晶体取得突破、成功研制高效蓝色LED等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分析了赤崎勇取得诺贝尔奖级重大科技突破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重大科技突破与科学家个人兴趣及社会需求的关系。深入剖析赤崎勇的研究历程,有助于为我国的科技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09,27(9):1289-1297
 通过对1901年至200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成果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诺贝尔获奖者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年龄分布、获奖时间分布、研究周期、获奖周期、师生合作以及机构优势积累等特征,揭示出诺贝尔获奖者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和“发现之发现”等现象,从中可以揭示出科学创造的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可以为科技管理者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77位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和8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论文影响力平均水平与高水平的二维分区,以及论文影响力水平与变异程度的二维分区对科学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型,展示了分区法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中科院生物医学院士若想整体进阶到诺贝尔奖层级,其论文影响力需要扩大e2倍;已有少数几位院士显示出诺贝尔奖级科学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仁 《科学学研究》2006,24(5):677-683
认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虽然是基础科学领域最有声望的奖励机制,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的水平也是层次不齐的。它包含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但也有很一般甚至错误的成果;在它没有包含的成果中,有达到其获奖标准而因为处于“第41席”未能获奖的,也有按其标准不能获奖而其实属于最优秀的科学成就的。因此,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范围和理念有其局限性。分析了保守性、重事实轻理论、英雄主义、权威决定论等理念在诺贝尔奖评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55位获得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专题组讨论法对其获奖成果和个人科学影响进行定性研究;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SCI论文数、SCI论文被引次数、SCI论文期刊影响因子和著作数等四方面,对其科学产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两种研究结果相关分析,发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一致程度不很密切,表明能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可能不完全取决于获得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00—2005年英美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纠正已有类似研究中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得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并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年龄曲线的启示,为探索杰出人才的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科学奖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它向我们提供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息图景:研究方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研究手段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研究力量由个体向群体过渡,研究中心由欧洲向美国转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把握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施引行为的马太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前后所发表论文被引量的比较以及其突出贡献论文获奖前后被引量的比较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后所发表的论文受关注程度高于获奖前所发表的论文,突出贡献论文获奖后的引用次数明显高于获奖前。提示其他作者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的引用行为可能存在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20.
高志  张志强 《现代情报》2017,37(5):66-71
[目的/意义] 研究如何动态地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方法和探索研究科学家个人学术影响力时序曲线的意义。[方法/过程] 用基于每n年和基于逐年个人发文和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计算方式,对76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基于每n年个人发文和引用的学术影响力计算方式下基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和类h指数的特点。[结果/结论] 得出了恰当的个人学术影响力随时间变化的计算方式和分析指标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