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爱因斯坦的思想看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爱因斯坦的思想为出发点,研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在正确的认识论指导下发展,相反,科学的发展又促进哲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思辨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而且被认为是包括科学理论在内的一切理论思维的本质;科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黎曼的几何思想来源于数学、物理和哲学三方面工作。黎曼对空间创新性的认识是相对论的理论基础,源于黎曼的张量分析为其奠定了技术基础,关于空间和物质相结合的思想也从哲学角度预示了相对论。爱因斯坦强调数学逻辑对物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数学和物理的经验性。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创立早期相对论后,离开量子力学研究的洪流,而去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并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遗憾的是,他的探索始终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科学创造精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以量子力学为指导理论的微观物理学,这对物理学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种损失。玻恩在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态度时写道:“我们当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出悲剧——对于他来说,他在孤独中探索自己的道路;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领袖和旗手。”我们不…  相似文献   

4.
从狭义的科学哲学的角度讲,生物学哲学在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物理学的基础上而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本文总结了生物学哲学在达尔文主义、科学定律、说明、概念及系统科学在生物学哲学中的元理论作用等方面的特异性,认为生物学哲学在传统的科学哲学的框架下的特异性是对传统的科学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创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问题、特征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研究始于布伦塔诺。而其最新研究成果则是语言哲学传统所建立的意向性理论。文章概括论述了语言哲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然后从指称、意义、真理、知识和科学等方面探讨了其对开拓哲学研究新局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看,科学是源于实验室的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就是福柯意义上具有塑造场景作用的权力关系。科学传播本质上是实验室的权力关系对整个社会的标准化重构,同时又是社会对科学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去标准化”反向重构。科学传播具有政治学维度。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创建的相对论引领了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他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现代科学的一大财富。坚定的信念是爱因斯坦进行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是爱因斯坦科学方法的内在精神,而唯理论的哲学倾向和简单性的美学原则也是爱因斯坦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研究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905年,26岁的德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5篇物理学论文,这几篇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爱因斯坦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探索、研究和完善。1915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终于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由于广义相对论理论十分严谨,而且获得了天文观测上的证实,在问世后不久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现代物理学的大门从此正式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艺术     
说起科学与音乐的关系,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创造了相对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同时还是个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一位常和爱因斯坦在一起演奏贝多芬作品的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在他成为量子论的创始人之前,曾经一度为将来是从事音乐事业还是搞物理研究而苦恼。正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现代物理科学的两大支柱。在两位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彭加勒与爱因斯坦都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但彭加勒却一直未接受相对论。虽然有不少学者强调彭加勒对相对论的贡献,但实际上彭加勒的科学目标并不是相对论,而是发展洛伦兹的电子论;而且,两人的哲学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的差别在于他们各自遵循构造性理论与原理理论,这两方面可能是导致彭加勒对相对论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量子力学中量子态的本体论地位问题、量子场论中何谓基本粒子问题,以及量子引力理论中时间是否存在的问题,表明科学理论的内核是一些基本的形而上学预设。文章指出,哲学与物理学的关系,颇类似于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因此在物理学和哲学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盟,会有助于这些问题的澄清与解决。  相似文献   

13.
Having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from Japan, the Chinese quickly and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d it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virtually without controversy. This unique passion for and openness to relativity, which helped advance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physics in China in the 1930s,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imported Soviet criticism after 1949.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adical Chinese ideologues sponsored organized campaigns against Einstein and relativity, inflicting serious damage on Chinese science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 the late 1970s empowered scientists and presented them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rehabilitate Einstein and call for social democracy. Einstein has since become the symbol in China of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democracy, the two eminent objective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at remain to be achieved in full. Using the reception of relativity as a case study, the essay also discusses issues involving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science.  相似文献   

14.
从创造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理念及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针对我国大学在大学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别,指出我国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大学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扬弃传统,超越现代,不断探索,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为现实中的科学提供合理性的辩护。但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范式下进行的,其辩护属于认知合理性的范畴。具体而言,这种科学合理性辩护以主、客体二分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出发论证科学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实在论与方法论合理性。但这种认知模式的合理性论证一直局限于理论思维范围之内,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理论哲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生活世界”开始进入科学合理性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Schummer J 《Endeavour》2003,27(1):37-41
Although chemistry is by far the largest scientific discipline according to any quantitative measure, it had, until recently, been virtually ignored by professional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They left both a vacuum and a one-sided picture of science tailored to physics. Since the early 1990s,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 drastically, such that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is now one of the most flourishing field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ike the philosophy of biology that emerged in the 1970s. This article narr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a survey of the main topics and trends.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研究爱因斯坦及其科学理论的维度中,从种族的维度进行的研究显得非常特别。文章概述了从种族的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研究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认为他们的论证并不足以证明科学与种族相关,而主要服务于政治目的或种族偏见。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即使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风格受到了犹太传统的影响,也不足以称其为“犹太科学”。科学研究是一项客观的事业,科学的客观性使得论证科学的种族性的各种尝试不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方以智“函雅故,通古今”和“尊疑”、“求实”的科学史治学特点。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他还能以自己提出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指导科学研究及科学史工作。这一案例对启发科学史学与科学哲学互动的本土化探索以及促进和加强这两门学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开了现代物理学序幕的X射线的发现,随后的20多年中与X射线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层出不尽。而一个世纪之后空间天文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2年授予了空间X射线天文的突破,由此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从1962年发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至今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约70个携带天文仪器的空间飞行器(以专用卫星为主)发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随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黑体辐射谱的精确测量和观测到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此做出了关键贡献。这样在新世纪空间天文的研究就直接产生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对第三个起了重要作用,非常类似20世纪初X射线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这三个以及天文学研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除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他所有的获奖成果都和项目最初的科学目标没有关系或者完全相反。与此同时,探讨了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中国空间天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