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修订的语文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但是读只是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独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中如能很好的借助语文课本,紧扣教材的特点,巧设内化练笔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从个体积累的语言习得经验出发,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本文从“指导入情朗读”“创设语言情境”“引导人文对话”三个方面阐述体验式阅读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3.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应该从朗读入手,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反复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提高的。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去朗读,训练学生利用作家优秀的语言来锤炼自己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书声琅琅”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的形式、内容、方法,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依据文本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把书本读"厚",把课堂变"活",把教学变"易".  相似文献   

6.
李风香 《今日科苑》2009,(22):277-277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活动的基础。1992年我国第一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表述:“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训练的起始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独到地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语言教学中,阅读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反复认真地阅读课文,能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文字的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密切读和写的关系,初步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扩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写作水平和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由重视教师的教,"请"学生的学,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统一;由学生的死记呆读转换为注重整体理解,提高运用能力;由教学上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向晓华 《今日科苑》2009,(12):245-24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向晓华 《金秋科苑》2009,(12):245-24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语文教学过程由多方面构成,既是对语言文字进行训练的过程,也是对作者思想内容进行探究分析的过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为了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进而对文中的思想情感、主要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语文教师就需从文中的情感因素着手,通过品读生字词、重点文段引导学生和文章中的人物以及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和深度对话,使学生们的内在情感得到引发,进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获得完美的个性以及健康的心灵。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阐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靖靖 《科教文汇》2014,(17):166-166,171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一门基础性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力提倡并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促进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研究方向,为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语文悟性既是学习语文的阶梯,又是学习表达的基础,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阅读教学。语文悟性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品味水平,反映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词句的领悟能力。那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悟性呢?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是母语教学,在各种教学方法中,"读"应该视为其根本。从古代到近现代很多人因读而受益。近年来,有许多语文教师刻意求新,那个法,这个式,脱离了读这个根本,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我们呼吁教育改革,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哪一种改革都不应该离开"读"这个根本。读是语文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19.
赵嫣伟 《科学中国人》2014,(5S):181-181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诵读就是反复多遍的读,最终达到能背诵的程度的读.诵读展现的是一种诵读者自我体验的过程,获得的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背诵.背诵对于语文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农村初中学生阅读材料少,阅读习惯差,需要特别重视诵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诵读兴趣,坚持不懈,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