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金骅  倪佳赟  徐海森 《科技风》2013,(13):271+273
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制并未实现立法的目的,社会上出现了劳务派遣被滥用的情况。《劳动合同法》修正草案,修改的主要内容为劳务派遣项目。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被企业认为是降低成本、规避劳动纠纷的渠道。但被派遣员工却认为合法、权利被侵害的原因,看法争议较为突出。作者通过对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介绍和理解,在结合原因分析上,对"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用工方式的多样化,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雇佣方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与2007年通过《劳动合同法》加以明文化。自此以后,因劳务派遣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因此,《侵权责任法》为顺应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调整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之间的责任分工以及权益维护,于第34条第2款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存有过错需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劳务派遣予以立法规制,对促进劳务派遣的规范操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鉴于在劳务派遣中劳动雇佣和使用分离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劳务派遣理论研究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立法规制上仍存在需要调整完善的几个方面,本文针对劳务派遣仍需调整完善的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目前所实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二者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企业合理利用业务外包的经营策略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外部优秀资源,规避用工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5.
周丹 《科教文汇》2013,(9):164-165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公布,在同工同酬原则、适用岗位范围、人数比例控制等方面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用工单位深受影响,应加紧规范进程,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分工协作越来越紧密,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企业采用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的用工方式。但劳务派遣用工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风险,尤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路施工企业非常有必要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做好风险控制和合理规避,在充分利用风险带来机遇的同时,认真防范,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周丹 《科教文汇》2013,(27):164-165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公布,在同工同酬原则、适用岗位范围、人数比例控制等方面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用工单位深受影响,应加紧规范进程,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广大劳动者的关注。当今,在劳务派遣相关法律不断健全,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本文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用工制度的联系 所谓用工制度,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法律制度,实质上是采用什么手段、形式和途径,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制度。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条文章程,并被强制执行的法规政策,比如最近通过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它里面就制定了许多宏观意义上的用工制度,适用于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和组织。  相似文献   

10.
吴谦 《科教文汇》2013,(28):200-200,204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这种形式大大地补充了传统的用工模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旧的劳务用工存在着很多的弊病。针对这一弊病,2012年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旧的劳务派遣用工的改革,大大弥补了这一缺失,也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规则的修改进行说明,并透过这一现象看清其改变所透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这种形式大大地补充了传统的用工模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旧的劳务用工存在着很多的弊病。针对这一弊病,2012年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旧的劳务派遣用工的改革,大大弥补了这一缺失,也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规则的修改进行说明,并透过这一现象看清其改变所透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国有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用工模式一劳务派遣,即由派遣单位和员工签订合同,但是工资确实由要派遣单位来支付,这种用工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非常方便,劳动争议少,而且派遣单位能够灵活运用派遣员工,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流行,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薪酬问题是最为严重也是最突出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在运用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不但损害了派遣人员的基本利益,而且对于劳务派遣这种模式的推广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的薪酬制度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云庆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32-232,215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缝渣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用人形式,发展非常迅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劳务派遣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时常有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现象发生。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征.探讨劳务派遣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范.提出构建新型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编制外用工是高校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形式包括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和其他临时用工等。多元化的用工形式使得高校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对高校编制外人员的薪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优化社会保障福利等角度促进和完善高校与编外人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韩娜 《科教文汇》2008,(20):191-191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围绕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起了广泛争议,社会上出现一系列自愿辞职、工龄清零、突击裁员的事件。部分企业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款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僵化了劳动关系,使劳动者又回到铁饭碗时代,并采取种种手段规辟法律的硬性规定。社会事件与法律规定的冲突使我们重新审慎看待《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并仔细解读相关条款,消除社会上的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用工形式也逐步向多样化、灵活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各种社会化用工形式中劳务派遣的比重和发展速度特别引人关注,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有效管理也逐步成为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盛嘉 《科教文汇》2010,(22):171-171,177
随着企业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原有的用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使用的其他形式用工成倍增长,其他形式用工在企业中承担的工作内容也相对增加。然而对于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安全管理与劳务用工的增加所产生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针对现状,强化企业其他形式用工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对于企业的安、稳、长、满、优地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引入其他形式用工的必然性、企业其他用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如何对企业其他用工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期望能对企业实现高效率、低人工成本运营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在县级事业单位中的利弊,深入探讨了县级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优化县级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新劳动合同法对用工成本造成的影响,探讨了新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用工成本方面不同的规定,所得结论表明:在实行《劳动法》期间,由于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很好的贯彻《劳动法》的精神,没有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去执行。所以当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执行的时候,很多企业的用工成本都有明显的增加,甚至导致企业破产。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去减少《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