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天津市生物质能的资源特点,并结合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具体要求,首先深刻剖析了天津市发展生物质能资源及相关产业的重大意义,进而通过IEF和EEF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天津市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通过SWOT分析和QSPM判断矩阵确定出了天津市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我国的生物质能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本文着重对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产业投资以及生物质能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项目概况生物质能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燃烧发电是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生物质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CO_2近零排放、污染物排放少、燃烧效率高、单台设备处理量大、燃烧后的生物质灰可还田等突出的优点。应用前景该技术适用于具有生物质资源的地区。适用行业有电力、供热以及有条件利用生物质能的企业。适用于能源、动力、供热和环保等领域。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琨  肖洪安  吴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220-226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质能可供给潜力入手,依托产业布局理论构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区间划分不同发展类型.结果 表明:2014-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生物质能供给量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比较稳定,其中郑州市在能源消费、科技创新能力、能源供给基础设施条件上优势明显,郑州市、洛阳市可作为省内生物质能产业增长极点,其他各市则以增长轴或网络状增长模式发展.最后,提出持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和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及实施力度、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等促进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视野     
生物能——新能源的重头戏中国新能源网消息:2004年制定的《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鼓励发展风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2月,中国正式颁布了旨在促进对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产业开发利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中国乡村的能源改革选择了一种新的生物能——沼气。它是利用人畜禽的排泄物、植物茎叶进行封闭发酵而产生可燃气体,用作做饭和照明的燃料。据统计,到2004年底,中…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质是地球上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具有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种类丰富、产品多元等特点。根据《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统计,我国可利用生物质资源折合标煤约4.6亿吨,其中已利用资源量折合标煤2200万吨,剩余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煤4.38亿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西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广西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广西农村使用的适宜性,及在广西农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全面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滞后是影响课程有效实施的主要问题,农村学校尤为典型。文章结合农村学校实际,通过对本校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库开发,进行了实施的有效模式探究,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学习的评价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回顾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建设的历程,对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建国后国务院和农业主管部门等颁布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为研究对象,将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的演进划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1949-1978年)、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4年)、全面展开阶段(1995-2004年)、高度重视阶段(2004年-现在),总结各个阶段的成效和特点,分析农业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丁志敏 《科教文汇》2014,(15):172-173
课程资源是课程顺利进行的中介和桥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试图从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入手,指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存在问题指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来文静 《科教文汇》2014,(18):146-147
农村义务教育存量资源是广泛的教育资源中具有潜在优势的现有资源。激活教育存量资源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使原来属于存量部分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办学效益最大化。农村义务教育存量资源激活目的便是达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教育存量资源激活必须将教育投入转化为教育产出。农村义务教育存量资源有许多尚未充分激活,如教育教学设施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学校领导者和教师的潜能未发挥充分等。  相似文献   

14.
段伟  江怡成  欧阳波 《资源科学》2022,44(6):1267-1279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生计之间的冲突不仅制约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也是推进保护区与社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阻碍。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行为是造成保护区与社区冲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及保护区惠益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保护区周边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强度有所下降,且变化呈现显著的代际特征。因此,从代际差异视角分析农户自然资源利用行为的异质性并判断未来保护区与社区冲突趋势有重要价值。本文选取四川省、陕西省17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43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对不同代际间农户自然资源利用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保护区周边农户在自然资源利用行为强度上总体呈现出“老一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际递减特征,表明老一代与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冲突最激烈。②非农就业占比对不同代际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行为均存在负向调节作用,非农就业占比越高,农户资源利用行为就越少,与保护区的冲突也越小。③不同代际农户获得的保护收益和承担的保护成本存在差异,新生代获得的收益最多,从而对自然资源利用相对最少,而老一代承担的保护成本最大,从而更倾向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因此,本文从引导劳动力实现生计方式的非农转型、完善保护区相关补偿制度和开展各类社区发展项目3个角度提出建议,尝试为破解保护区与社区冲突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晶  薛东前  代兰海 《资源科学》2020,42(7):1262-1274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需要适度的村镇建设活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甘肃省临泽县为例,构建了一套适宜于农产品主产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思路方法,分析了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从村镇建设活动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资源环境对村镇建设活动的支撑两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农产品主产区应重点关注耕地资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耕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容纳能力。②临泽县村镇建设资源承载力大于环境承载力,综合承载力整体偏低;村镇建设承压状态两极分化严重,耕地资源以盈余为主,水资源和环境以超载为主;空间上,综合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呈现明确的“南高北低”分异格局,且形成“沙河镇耕地资源低承载、高承压”“廖泉镇水资源低承载、高承压”“新华镇水资源高承载、低承压”显著集聚区。③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承压状态空间分异是由资源环境本底、发展需求强度和政府治理力度共同决定的,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治理的润滑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6.
何可  张俊飚  蒋磊 《资源科学》2013,35(8):1635-1642
与先前主要研究生物质资源文献不同的是,本文首先提出了“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这一概念,并引入TAM理论分析框架,应用SEM模型分析方法,从微观农户视角探讨其对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及影响机理.本文证实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便利条件对农户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60、0.213、0.141,社会影响则通过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而对农户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本文同时还发现,便利条件、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突破既有限定,发挥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农户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化石能源价格日益高涨,高煤价给农民日常生活用能消费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民用燃煤炉相比,直燃式生物炉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经济环保,属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前景广阔。为提高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促进民用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行业发展,作者对生物质燃料直燃特点及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针对其特性提出了民用生物质炊事采暖炉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四个方面考虑,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均方差决策法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并对2003-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3-2012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大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陕西省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利用状态对社会经济子系统依赖程度较高。(3)制约陕西省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在于陕西省水资源与人口系统的不协调发展,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