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对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的作用没有更好发挥,队伍不稳定;自我补偿能动性差;乡镇农业推广所的试验基地条件差;推广内容单一,缺乏有效沟通。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农技推广队伍、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农业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的实施、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外关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黄秀霞 《西藏科技》2014,(4):15-18,2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推广,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能力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农业推广学的角度阐述了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及国外农业推广在体制、机制上的可借鉴之处,深入分析了西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和全国先进水平相比较,西藏的农技推广体系目前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存在体系不健全、基础建设差、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总体上,西藏农业推广工作还停滞在常规技术服务的层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当前,西藏农业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时期,也给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有害生物预警、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新的工作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去完成,农业推广工作亟待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80-80
<正>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0月,1998年加挂西双版纳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牌子,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是进行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农业成果转化、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社会公益型农业科技推广单位;2009年加挂国家大麻试验站及云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3块牌子。内设有办公室、水稻技术研究推广室、园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逐年提升,农业推广体系也日益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作为政府、科研机构、农民之间有效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制约了农业推广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简述现阶段新兴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发展,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的推广体系,发展到了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民合作组织、供销社、企业组织、有关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针对这一推广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640个农户的调查,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缺乏良性协作机制、推广机构对推广工作创新不够、推广队伍供给与务农劳动者需求偏差大、推广体系缺乏政府长期稳定支持、推广工作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是问题成因.研究提出了推行有效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建立公益性推广管理体制、完善推广经费保障政策、修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和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考察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逻辑,发现农民对于技术推广存在认识上的"盲区",技术推广路径仍然遵从普适化的模式,非专业推广主体的三重角色使其在技术推广中功能显赫。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需要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相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的劳动力结构之变,农业承担功能之变以及农村发展的动力之变使得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势差"。所以,重构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定位已经成为转型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导、多方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业推广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用超循环理论,对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各组织机构和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构建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超循环系统,分析该系统的主体和客体的运行职责及障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作用机理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从推广的对象、主体、模式和规律角度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过程与内在作用机理,建立基于农业技术供给和接受两大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系统;进一步构建由生产者、研究单位和推广部门组成基于需求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体系,探寻最佳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路径及改进策略;并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有效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机制创新及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公益性机构与社会化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对于完善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和建立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实地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了典型模式,分析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组织再造、社会化组织有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农科教推协同推广4种模式。基层实践推动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变革,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得到拓展、农技供给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化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政府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公益性机构改革和提高政府对农技推广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实证研究方法,对2012年实行分类管理后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事年限、单位所在地、待遇满意度、推广机构的管理机制、修订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民的评价对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显著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从完善农技推广法律体系、创新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提高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和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几方面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又是一个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多功能复杂系统,它需要建立一个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机制与模式。作为主要社会力量的高校具备开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巨大的优势和充分的条件,具备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特征和使命。高校复合型农业科技服务的实践模式就是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提高其科技服务的到位能力,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和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明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互动发展的加速器。新时代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要统筹优化产业环境、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等要素,进行聚集与融合创新,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与规模效益。文章从科技创新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了新时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外延、产业政策着力点、创新主体发展趋势、创新体系建设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进步对实现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在推动和实现农业科技进步方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本文综合分析了美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建设经验,具体概括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网络体系,稳定有序的投入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顶层管理机制和严格规范的项目评估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有效的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等是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10份有效问卷收集的量化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的3个公因子——高校参与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政策制度安排、高校管理者对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态度、高校参与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需求与价值体现,对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结合3个公因子及其中负荷量高的子因子与组织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柳艳秋  朱方长 《科教文汇》2012,(30):133-134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产业集聚性带动的外部规模效应、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科研与市场的紧密对接等明显优势.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形成的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经营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展会模式、农民培训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相似文献   

19.
立足农业推广的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结合北京市农业现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年实践形成以市院、院区(县)、院镇、院企(基地)四极对接和综合服务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双“四极”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开拓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便捷通道,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