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带一路”农业战略格局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沿线遍布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众多的农业大国。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对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维护"一带一路"区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一带一路"农业空间格局、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农业双边贸易情况和主要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战略,包括:实施"土地进口"战略;以海外"高科技绿色农业园区"建设为桥头堡,示范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联盟"全面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等。最后提出了创新农业合作模式,建设示范、保障性重点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8,(10)
中国社会组织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乃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为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有明确的角色定位;需在沿线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公共外交活动的重要主体;需辅助中国政府在沿线国家实施对外援助项目;需助力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在沿线国家开展公益服务,促进当地民生发展;需与沿线国家非政府组织合作,形成丝路非政府组织网络,促进民心相通。为实现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色定位,在社会组织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和跨国服务能力的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需克服国内外环境和制度阻碍,推动有利于社会组织"走出去"的政策法规建设,完善有利于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体制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向仙虹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211-224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政策效应,并将政策效应进行分解,最后探讨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直接政策激励作用,且逐年增强;同时,还存在显著的政策红利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存在时效性;在溢出效应分解中,政策效应对邻近沿线城市的辐射作用强于非沿线城市.(2)在异质性分析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对内陆节点城市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海港节点城市.(3)"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度来提高包容性绿色增长,现阶段对绿色生态的正向促进作用尚未发挥,是未来聚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在区域合作中尤为重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则,本文对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石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各国经济增长与石油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兼顾中国与沿线各国石油资源贸易的合作策略。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量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生产、石油贸易三者间的动态趋同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存在三种明显不同的模式,即循环因果关系(三种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接替性循环变化)、互为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或两种显著的双向交替变化)和单向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仅存在一种显著的先后变化)。结合中国国情和模型检验结果,本文提出了差异化的中国石油贸易合作策略,即:采用石油贸易合作,人才、技术资源输出等方式,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石油资源贸易;重点加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带和新亚欧经济带的建设,并制定优先合作策略,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压力,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构建各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CA指数以及商业服务业的TC指数,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产业竞争力受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商业服务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初级产品产业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西亚和中东的正向作用最大;对工业制成品的产业竞争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对东南亚的正向效应和对中亚、蒙、俄与西亚、中东的负向效应影响程度接近,远远超过对其他27国的负向效应;在商业服务业中,只对东南亚和中亚、蒙、俄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中亚、蒙、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李志伟  王晶晶 《大众科技》2021,23(3):138-140,106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必须勇于"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国际职业人才输送提供人才保障.文章主要梳理了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汽车职业相关组织机构,分析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实现"走出去"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统计调研了全国30多所交通汽车类职业院校"走出去"案例,期望为我国汽车职业院校实现"走出去"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状况。我国虽然服务贸易交易量大,但逆差问题愈发严峻,TC指数呈负增长。"一带一路"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差异化为我国服务贸易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应推进高技术服务发展,把合作重心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完善法律法规,培养服务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技术距离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2003-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基于分布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探索了技术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技术距离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呈现正向关系;从技术领域分类回归角度,我国具有相对优势技术领域(A类、B类、F类、H类)的技术距离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呈现负向关系,我国具有相对劣势技术领域(C类、D类、G类)的技术距离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呈现正向关系,而我国不具有相对优劣势领域(E类)的技术距离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产业通过多业态的整合与优化,为"一带一路"带来经济和社会领域资源的重新配置,推动形成区域内经济、文化和社会各种发展形态的融合与重生,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互联网企业应抓紧时机从顶层推进上深化布局,推动相关业务"走出去",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内容业务推进以及网络安全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政府部门也需稳步引导和推进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强化国家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导、引领,统筹协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推进,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深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分析也全面展开,特别是对于上述国家涉及欧洲专利的分析准确性可能影响我国企业战略规划。本文结合欧洲专利数据特点,对其专利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91-199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忠敏  杨小辉  王玉 《科研管理》2019,40(5):193-202
外向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发展中国家从高速增长到迅速下滑,中国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应对外部严峻的经济形势。目前已有研究涉及知识产权制度距离与外向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很少,本文研究了知识产权制度距离在发展中国家对OFDI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特殊规律。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只有向知识产权制度距离相近且为负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时,知识产权制度距离才会起到吸引作用;而向知识产权制度距离为正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及发达国家投资时,知识产权制度距离都会对发展中国家外向对外直接投资起到阻碍作用。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在不同地区各影响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投资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比较优势指数、行业敏感性指数以及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对中国各省(市、区)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2010-2014年经贸合作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详尽分析了我国主要进出口区域的进出口目的国、贸易方式、企业主体和产品种类。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情况,定量描述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状况,对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创新综合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分析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中东欧各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通过比较探寻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科技合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并提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到2018年的5年以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科技合作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框架及协议,取得了诸多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加强海洋国际合作和追求互利共赢的重大顶层设计。印度尼西亚位于两大蓝色经济通道交汇之处,地理优势十分突出,该国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是其发展重心由陆地转向海洋的关键性战略调整。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高度契合,两者深度对接将为两国的科技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两国加强科技合作的关键契合点,提出了海洋资源规划、产业链优化、基础设施风险防控、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等具有合作潜力的重点领域,建议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政策导向,结合民生要求和科学目标,加快推进两国的科技合作,尤其应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14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并购数据,利用PSM方法研究了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其研发水平;相比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本要素和研发创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跨国并购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更明显;相比较于东部地区,由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低且多以要素密集型为主,跨国并购对中西部地区跨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较弱。此外,在考虑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地理分布和创新能力因素时发现,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提升效用随着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减弱而下降。最后,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际贸易标准SITC0-SITC9货物标准分类法和《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分类法,将出口结构分解为255个货物出口子类和11个服务出口子类.根据全球19个主要贸易国家1994~2014年的出口贸易数据,按照资本品、消费品、初级品、中间品、传统服务、信息化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其他服务的类别,研究出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关系发现: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联性,优化出口结构,作为供给管理的手段,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汪艺晗  杨谨  刘其芸  谭蕊  袁浩 《资源科学》2021,43(5):974-986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在粮食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日愈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粮食贸易带动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流动格局,能够为“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的农业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力参考。本文基于UN COMTRADE、FAOSTAT和水价值研究报告的数据,构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粮食贸易及其隐含虚拟水和灌溉用能的流动网络,计算网络指标,并考察各国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资源流动模式,分析网络社团结构。结果表明:①在粮食贸易网络中,俄罗斯、乌克兰、越南和泰国是虚拟水和灌溉用能出口国,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是虚拟水和灌溉用能主要进口国。②存在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如俄罗斯,粮食作物灌溉过程消耗大量能源,粮食贸易会加重其农业用能使用负担,这表明目前粮食贸易引起的资源再分配情况还有待优化。③研究国家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流动网络已分化出社团结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积极参与粮食国际贸易,在社团内核心贸易国的辐射带动下,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能得到一定改善。④非“一带一路”重要粮食贸易国在保障“一带一路”国家粮食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虚拟水和灌溉用能资源,在贸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可以考虑通过农业贸易来优化本国农业资源结构,并加强农业合作,提高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