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得项目资助是科学人才学术生涯中的重要经历,对人才的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973计划项目资助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逆向追踪这些科研人员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探讨项目资助与科学人才阶段性成长之间的关联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基金资助与科研人员阶段性成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科学人才成长呈现约5年为一个阶段的学术生涯跃迁模式;项目资助类型结构在科学人才的不同成长阶段及不同学科领域中具有差异性,对科学人才的成长也发挥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2012年起设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体系中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近年来,随着申请量的不断增加,项目的资助率逐年下降,竞争愈发激烈,对于申请人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也需要我们在理性看待人才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组织与管理。本文以2012—2018年批准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并以医学科学部为研究重点对项目资助情况及项目负责人成长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加强人才项目组织管理、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谱系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以下简称群体项目)和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设立于1987年,用  相似文献   

4.
引言人才板块项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申请数占总申请量的45%左右,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为代表的人才基金项目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系列中很有影响的两张"名片"。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相似文献   

5.
 博士后科学基金自1985年设立以来,截止2011年底共资助博士后27412人,资助总额达到了6.9亿元,为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以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统计分析和后续成长状况研究,验证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对稳定博士后队伍,提供“第一桶金”,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通过对首批受资助博士后发展现状的追踪和文献计量分析,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表明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帮助科学家凝练了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科研项目资助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与测度,是科研项目资助模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储备应与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规模相匹配的角度出发,分析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合理的规模设置;验证自2014年起随申请方式转变而进行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规模调整的合理性,并为该项目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南大学以黄伯云院士为学术指导,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勇为学术带头人的“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第一个入选国家创新群体的团队,也是我校获资助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经过近30年的发展,稳定和凝聚地区人才,在地区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区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人才成长与能力提升成为当前绩效评价和政策支持的热点。本文以地区科学基金主要资助的10个地区中的代表性高校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规模、成长规律等角度系统分析地区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问题。研究发现地区科学基金对于地区人才队伍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对地区人才科研能力成长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从人才成长角度分析认为地区科学基金的限项规定具有统计规律的合理性,并结合人才系列项目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地区科学基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重要人才类项目。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2015年获"优青"项目资助数据及2015—2018年获"杰青"项目资助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对从"优青"成长为"杰青"的228人进行全面剖析,尝试从年度趋势、单位属性、地区分布、获其他人才项目情况等角度分析"优青"成长为"杰青"的规律,并分析探讨提高人才资助效益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自设立以来至2018年的发展历程与资助特征,结果发现:(1)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经费增长缓慢,尤其是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仅为4.71%,低于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率持续下降,单项资助金额与面上项目的 差距越来越大;(3)10省区获得地区科学基金资助经费比例及资助率基本稳定,但其基础研究投入的内部结构差异显著;(4)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 依托单位集中现象明显.基于地区科学基金以上资助特征,结合新时期西部创新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优化地区科学基金管理的策略建议,包括增加总体资助规模、提高单项资助金额、细化倾斜资助政策,并探索建立调动地方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基金,对于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申请资助数据,从年度、学科、性别、职称等多维度系统分析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长为面上项目获得者的特征规律,研究发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显著提高了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面上项目的竞争性与成功率,但也面临着面上项目成功转化率逐年降低与各科学部、性别、职称的申请者在成功转化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大基金资助力度、强化项目绩效评价、完善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多元资助模式等优化资助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云  杨芳娟  陈颖  刘文澜 《科研管理》2017,38(10):138-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央财政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需求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整体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框架以及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开展了针对近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最后从改进基金资助模式和资助类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表明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区科学基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通过研究项目、知识创造和转移及人才培养为途径作用于区域创新体系.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探讨了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中资助强度、资助规模和项目评审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定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发展历程,基于对1994—2018年度获资助项目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该基金在发现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创新进步、提升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的整体资助成效,并针对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评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十一五"规划,2007年基金委对项目的资助格局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来面上项目中的三个亚类进一步明确定位,原来的"自由申请"项目称为"面上项目",仍属于研究项目系列."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划归人才资助系列.面上项目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基本资助原则仍然是控制规模、提高强度;对青年科学基金采取了适当降低资助强度的措施,扩大规模以提高资助率,在项目评审中对其研究队伍和研究基础要求淡化,重在支持其创新思想和发展潜力,为青年科技人员初涉独立科研提供"第一个馒头";地区科学基金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资助政策转变成结合当地特色,以吸引、稳定和培养人才为主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作为其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主要支持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在原有的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之间形成了有效衔接。自2012年设立以来,全国共有2 398人获得"优青"的资助。本文通过对"优青"历年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探讨其对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北京大学"优青"样本的剖析和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探索北京大学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深入挖掘和培养优秀学术骨干方面的相关管理举措,为北京大学实现有组织的科研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人才资助计划。本文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根据2002-2013年国家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数据,分析了青年基金申请人和负责人的性别、年龄、学科与职称分布情况以及后续获得面上项目资助情况,初步分析了青年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员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资助成效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的视角,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绩效进行结果性评价,并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特征与项目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成果质量、学科建设发展、研究团队建设、国际合作交流、职业生涯发展、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项目负责人的性别、年龄、职位类别、技术职称、工作年限、学科领域6个特征对项目绩效评价均有影响,海外经历对项目绩效评价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创新研究群体在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产出是创新研究群体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科学论文是科研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创新研究群体近年来的科学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总结其科研发展规律和掌握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为创新研究群体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支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研产出从总体情况、各学科领域情况、影响力情况以及国际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稳定支持,创新研究群体科研产出数量不断提升;资助的持续性对创新研究群体科研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中国在部分领域科研水平已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领域科研水平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创新研究群体科研国际合作以多边合作为主,合作伙伴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在个别领域也存在与资源优势型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例子,国际合作科研影响力远大于非合作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