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互惠性的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心理假设之一,显著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互惠性的企业文化有效地提高了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效率,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性领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进而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在互惠性环境下,基于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的创新体系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管理效应.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互惠性行为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进而培育出优势的核心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性领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进而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在互惠性环境下,基于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的创新体系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管理效应.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互惠性行为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进而培育出优势的核心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平互惠的高等院校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是高校核心能力的源泉.隐性知识管理是实现隐性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途径,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而隐性知识转化激励机制的设计是隐性知识转化的核心问题.隐性知识转化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具有天然的拟合性,通过基于经济人假设和互惠性假设的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模型的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传统模型下的知识转移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的,知识转入方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转出方的非理性的互惠性偏好来获取更大的知识转移价值,从而提高了高校的隐性知识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是现阶段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主导着21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共同愿景培育是组织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研发型团队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同愿景的培育有效地促进了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利他性心理偏好逐渐为主流经济理论所接受,从而促进了利他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成长。互惠性的管理策略促进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同愿景培育的实现,进而增强了研发型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研发型团队互惠性文化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为研发型团队进一步提高隐性知识转移与共同愿景培育的效率,从而增强研发型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惠动机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是隐性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与知识管理的主体内容。隐性知识的非编码性、垄断性和知识主体的诚信缺失性决定了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契约存在软性约束,从而引致知识转移困境的存在,而传统的激励机制不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最佳方式。互惠性偏好正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具有天然的拟合性,通过互惠性假设的植入,可以对基于知识转移的传统委托-代理模型实施优化性改造。知识转入方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转出方非理性的互惠性偏好来获取更高的知识转移价值,从而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李柏洲  高硕 《科学学研究》2019,37(8):1506-1516
基于B-Z反应模型,以互惠性文化为控制变量,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的三维Logistic演化模型,通过216份有效问卷数据和Matlab软件仿真研究了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下,当互惠性文化强度变化时,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互惠性文化强度相同时,当知识流动初期对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均有关注时,知识创造的提升快于知识流动初期只注重知识共享或同时注重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的情况;互惠性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知识流动的演化,强互惠性文化缩短知识流动演化的周期。本研究为企业实施合作型原始创新模式,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化是一种最重要的知识管理形式,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知识转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揭示知识转化对企业技术创新在微观路径上的激励功能,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知识转化、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转移的过程构建知识转移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的模型,认为加强知识型员工的招聘,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等,可以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转移、转化,知识对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动因为切入点,对不同转化方式下知识对接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模型,揭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的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知识距离与知识定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搏 《科学学研究》2007,25(1):14-18
认为商品化的知识在交换中需要确定一个价格才能顺利成交。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大小,还包括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知识的编码和抽象化方式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等。引入“知识距离”的概念来替代知识编码和抽象化程度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因素,用数学模型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并建立隐性知识交易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卫文 《科研管理》2007,28(6):31-35,11
本文从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的内涵入手,对二者进行了详尽的对比。论述了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之间在静态存在和动态应用时均有不可分性。探讨了这种不可分性在理解和处理知识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存储和搜索以及知识编码等问题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叶红  战洪飞  余军合 《科技与管理》2015,17(1):40-44,5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在知识市场中进行交易已成为可能。以企业内及企业间知识市场理论为指导,提出面向社会知识资源配置的网络知识市场,试图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促进社会知识资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同时调动社会知识资源主体的积极性。提出知识市场的结构框架,研究不同类型知识产品的信息模型及交易过程,提出基于知识市场的知识资源配置服务框架,进而阐述各类知识产品如何在企业创新中实现配置服务。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策略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造过程是揭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个体或组织中相互转化和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的重要模型和理论。本文在分析、归纳了知识创造过程与知识管理策略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于不同的知识创造过程所应采用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获取“瓶颈”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知识本身为导向,对企业知识源做出界定;在此基础上,从集成化视角给出了解决知识获取“瓶颈”的若干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知识工作者与知识性工作的实证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三个渐进的子研究及对中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0多名被试样本的统计分析,系统地揭示了中国人关于知识工作者的认知图式,知识性工作的重要判别标准以及知识性工作的特点,研究结论为:(1)中国人认为知识工作者是有别于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白领工人及蓝领工人的一个独立的、有所特指的概念;(2)知识工作者可以按照形式逻辑中类与种差的方式定义为"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3)中国人在判断一项工作是否是知识性工作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要求、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对创新的要求、对最低学历的要求以及对质量的要求;(4)中国人认为知识性工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更高的专业化、更快的更新、更高的创新、更高的入门学历以及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This position paper refines the familiar distinction between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by the addition of a further category: implicit knowledge. It goes on to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implicit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9.
20.
知识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围绕技术创新 ,从进化论角度 ,讨论了可靠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