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应着力于打造期刊的特色,简述了《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近年来立足于特色强刊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着重阐述了依托学科特点、寻求比较优势,定位好"有色冶金"特色;策划专题,挖掘凝练钨、铜、稀土等领域,强化好特色;从"体、面、线、点"铺开约稿,宣传好特色;加强对作者、专家、读者的服务,呵护好特色;打造好网络平台、实行期刊信息化、数字优先出版,创新理念,发展好特色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专家简介:张廷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等;《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材料与冶金学报》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以有色金属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滨 《资源科学》2011,33(4):647-652
有色金属工业是典型的高耗能行业,也是我国未来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本文首先对我国"十一五"以来有色金属工业节能降耗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根据初步数据核算,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能源强度较2005年下降了22.34%,主要技术指标也明显提高,无论从整体能效指标还是从单产能耗指标均已提前达到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降耗发展趋势。结论显示:技术进步仍是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期间节能的重要内容,但随着能源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单纯依靠技术引进的节能潜力将逐渐缩小,未来必须加强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原始创新,提高节能技术创新能力;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在未来节能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按照目前的技术状况,2015年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的年节能量将超过2000万t标准煤,即使考虑到原生金属技术水平提高,2015年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的年节能量也将接近1500万t标准煤;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节约能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效果,循环经济的节能潜力巨大。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未来有色金属行业节能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F0004-F0004
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始建于1964年,集团具有冶炼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炉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路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公路路基工程、水工大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资质、具有国家商务部审定批准的“可承包境外各类工程施工”资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策略和有效办法,为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建设为例,从办刊特色、学术质量、出版人才队伍、高水平编委会和审稿专家队伍、期刊评价指标、期刊资源集约化建设、创新、国际合作出版、新媒体业务、学术道德规范十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已成为国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领域的精品科技期刊,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结论】 当前国内期刊可从上述十个方面考虑,大力提升国内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有目的、有步骤地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江西有色金属》的办刊实践,指出了小刊要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发展力,立足本行业,发挥优势,走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10,(4):70-70
<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9月15日,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地质灾害、矿产地质勘查等专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甲级科研设计院。回顾"十一五",我院在专业发展和资质建设、技术进步、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材料,是现代工业的"粮草"和"血液"。我国有色金属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由于支柱型矿产储量少、人均矿产资源占有率低、资源消耗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有色金属原材料短缺的严峻形势已经显现,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是解决资源短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技术和企业经营三个层面揭示了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色金属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人类最初学会使用的工具是木头和石块,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石器时代;之后,学会了开采、冶炼铜矿石(伴生有少量的锡、铅、锌)制取金属铜,并用于制作生产工具和兵器,进入了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有重要作用的“铜器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至今仍是重要的10种常用有色金属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简称有色昆勘)成立于1953年,集矿产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工程测绘、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冶金、岩土)、地基基础施工,工程检测、工程咨询,环境污染治理,地下热水(评价、开采)、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
应用案例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79-79
<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9月15日,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地质灾害、矿产地质勘查等18个专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甲级科研设计院。58年的发展历史,我院在专业发展和资质建设、科研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专业拓展,资质建设成果显著经历多年创新与发展,我院多项专业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和省内先进水平,除做大做强做精传统专业外,在水文地质、地质勘查等专业的拓宽了生产经营范围,为我院实现跨越式  相似文献   

13.
有色金属是污染环境的污染源之一,并且这种污染还可以在大气环境、水体和土壤中相互迁移。目前有色金属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我国有色金属重点防控地区的甘肃,有色金属污染已经影响到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的污染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我国的金属矿产含量比较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但是人均的拥有量却相对少。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但是,矿产资源的存储量和寻找的几率不高。尤其是在金属找矿工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找矿方式的弊端,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找矿工作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找矿水平。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我国的有色金属的找矿思路和方法进行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基础上,从链网运行的视角,通过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低碳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节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在有色金属生态产业链网内部采取集成化管理模式,包括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的集成化,而在链网外部,采取协同化供应链管理,使链网生态低碳运行,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集成电路反向设计》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其内容广、综合性强,对教学资源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均比较高。本文介绍了作为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中的地方院校—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关于上述课程的建设情况,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形式,考评方式等方面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还针对在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的魅力:专业影响力的因素与创造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性科技期刊在其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是其魅力所在,学术期刊专业影响力的因素包括刊物的学术水平,编辑出版质量,刊物的专业科技信息的创新性,编辑的标准化规范以及其创新意识,并以《测绘学报》为例,介绍了在专业影响力的创造与发展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图书出版行业中私域流量运营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学术期刊运营中,为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增强关系强度、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私域流量的发展及其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结合学术期刊用户的特点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私域流量运营的经验,提出私域流量视域下学术期刊的传播策略。【结果】《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通过在传播媒介、传播关系、传播内容和传播场域4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高效传播,使期刊影响力得到提升。【结论】在私域流量视域下,学术期刊应利用用户的关系资源,塑造关键意见消费者,并通过布局热点话题以及创新专题,提升与用户的关系强度;重点运营多资源用户,通过维系情感加强用户对期刊的归属感;积极打通“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通道,利用视频号推荐算法实现引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收藏有国内很多重要的科技期刊。以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三个时代的《金属学报》、《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和《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为例,探讨中国材料类科技期刊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对《情报科学》期刊的hi指数和hW指数分别进行统计,然后从动态和静态的视角对期刊的现实与潜在影响力进行了刻画与描述,同时将结果与其它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