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耕地资源投入产出的高程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地村--河南省吴沟村全村482块农田属性及其投入产出特征的调查分析,指出,高程是影响山区耕地资源投入产出及其效率的重要因素.随高程增加,农田地块面积愈来愈小,户均地块数由1.35块增加到3.65块.农田系统能量投入随高程增加大多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农村居民点到农田的距离、农田的自然环境、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农户行为等对农田系统能量投入产出都有着明显影响.高程因素在农田系统能量产出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旱平地中,海拔高度由568m上升到673m,小麦单产由246kg下降到193kg,每升高10m,单产下降5kg;玉米单产由310kg下降到210kg,高度每提高10m,单产下降9kg.旱平地农田系统产出效率要高于旱坡地,但不同作物,其变化态势有显著差异,种植小麦作物,旱平地比旱坡地能量产投效率要高出40%,玉米要高出60%,黄豆高出10%.改变农田水利条件是提高山区耕地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村域农田系统能量投入产出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乔家君  丁鹏飞 《资源科学》2004,26(5):139-146
对比分析了3个不同类型村域农田系统各类物质总能量的投入水平、投入结构及产能特征:吴沟村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结构单一(有机能占88.17%),具高投入、低产出特征;滹沱村能量产出结构多样化,效率较高,但投入结构欠合理(劳力投能比例偏高,占总投能1/3以上);孝南村机械化程度高,为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系统.用农业熵评判了3个调研村域农田系统的产出效率: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产投比依次为0.50:1,2.41:1,7.92:1.3个调研村中,玉米的产投比均大于小麦;但3村差异显著: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接着分析了4类农田系统的投入产出特征:各系统能量产出、产投比依次为:水浇地>菜地>旱平地>旱坡地;而能量投入则以菜地最高,旱坡地、旱平地次之,水浇地最小.研究建议:对山地村要遵循禁止不如替代原则,变治理环境为农民自觉行为;平原村分散地块不利于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挥,应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工业村农田应发展菜篮子工程、乳业工程.  相似文献   

3.
林-牧-粮生态系统试验小区,是去冬确定建立的。试验小区面积165亩,在松塘小流域的西北端,由丘、坡、谷、草甸、沼泽地等多种地貌组合而成。规划设计者们,拟在千烟洲原已建成的“丘上林果丘间塘,河谷滩地草、鱼、粮;畜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两兴旺”的大模式基础上,再建立一个有水田种粮食,有旱坡地种精饲料,有林缘坡地和林下种植多年生牧草,丘间有塘可养鱼、鸭,丘上有针阔用材与经济林种混交;牛、羊、鹅、鸡等畜禽栖息其中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低位山旱地区菊芋栽培方式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就低位山旱地区菊芋不同栽培方式对器官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配置时,单穴茎数适宜,菊芋单株结块茎数最多,单株产量最高,且显示出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5.
要使农业稳产高产,必须全面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增产措施。就我国大多数农田来说,水利问题往往居于首要地位。这类农田,首先需要进行农田水利的建设,做到旱了能及时灌,涝了能及时排,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才能稳产高产。机电排灌是利用排灌机械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根据农作物的对水的需要,把低处的水提上来灌溉农田,  相似文献   

6.
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 ,境内山大沟深 ,支离破碎 ,95 %以上为旱坡地 ,地上可用水源少 ,地下水奇缺 ,十年九旱 ,是传统的“雨养农业区”。全县年均降雨量 40 0 mm左右 ,而蒸发量达到 25 77mm,是降雨量的 6.3倍 ,最高年份达 1 4倍。70 %以上的村庄不但无水浇地 ,而且  相似文献   

7.
沙珠玉是青海省有名的风库,风大沙多,气候干旱。过去这里是“沙撵人走,人走沙追”、“朝为农田夕成沙,不知何处能安家”。风沙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59年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沙珠玉成立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现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进行荒漠化治理工作。40多年来,经过几代科研人员和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封沙育草约1333hm~2,固沙造林和营造农田防护林560hm~2,形成了一个由封沙育草区、固沙造林区、农田防护林网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防护体系,使近1333hm~2农田得到保护.取得…  相似文献   

8.
在旱作区采用随机确定测点的方法,对典型农田防护林减低风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消耗的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林带背风面20H(H为林带高度m)范围内,平均风速为旷野风速的67.4%,比旷野风速减低32.6%;0-10cm土壤含水量比旷野土壤含水量提高9.4%。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是防止旱、风、雹、霜等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三高一优"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保障基地。该地区当前面临严重的缺水和水资源分配不足问题,从而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由此对未来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未知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当前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禹城站")/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6—2020年建成了16个地下水位可调控的封底样地群构成的地下水-农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综合试验模拟装置(以下简称"禹城GAS")。禹城GAS集成了大型封底样地子系统、地下水位自动调控子系统、土壤温度-湿度-盐分监测子系统、土壤水采集子系统、根系生长监测子系统、地下水水量-水质动态监测子系统、关键带动态监测子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水碳氮交互作用研究子系统、近地面无人机作物长势-多光谱监测子系统等9个子系统;通过多方法定位监测、多要素分层解析、多尺度立体监测组成的综合监测体系,禹城GAS可支撑开展地下水动态变化情景下农田生态系统碳氮水养分循环、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相关的基础试验研究和国际前沿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选点调查与常规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瓜州县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配置特征、防护效益、树种选择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区域划分等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于瓜州县更新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更新方式方法,为瓜州县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日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教授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对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 ,筛选出 5个葡萄优良新品种、6个葡萄优系和一大批新种质 (16 5 4份 )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一批猕猴桃新种质 ,为浆果生产提供了品种资源 ,建立了葡萄和猕猴桃优质生产栽培技术体系 ,并取得发明专利 3项。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已被农业部发布实施 ;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栽培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季节性降雨分布严重不足,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制约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桃源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建立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的技术体系与优化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耕地地力提升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分析南方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原因,为我国潜育性水田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与系统健康的协调机制,为稻田生态系统持续、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系统解析驱动稻田N2O和CH4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系统解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和主要驱动因素,为大尺度刻画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机构及生态功能奠定基础;研究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提升我国科学养猪水平和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明了多年蔬菜连作对土壤氮素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为蔬菜土氮素的调控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构建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拦截与生态消纳模式和稻田流失氮磷生态湿地消纳技术,为防控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南方丘陵区坡地种草养羊与农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开展示范推广,服务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桃源站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指导下,将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精准农业信息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农业”是基于农田内空间差异性信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精准农业”技术实践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与GPS的结合,获取农田内空间差异性信息,建立农田环境要素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的各项功能对环境要素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分析,最后形成各种指导农业生产的处方图形。该文以上海精准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农田环境要素信息在GIS中的流动过程,信息流动主要环节的技术实现;空间插值方法是精准农业技术实现的重要方法,该文对常用于农田环境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坡地持续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 540.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 215.68t/(hm2·年)~7 335.56t/(hm2·年),年侵蚀深度5.4mm~5.6mm.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坡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在耕层变薄、土壤贫瘠化、沙质化、干旱和植被退化等,其结果严重制约了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坡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厚层风化壳、坡度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坡地侵蚀的防治,应从植被恢复、植被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并与脱贫治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只有耕地两亩左右;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山区的现有耕地中,山丘坡地约占二分之一以上,即使是被誉为“山间明珠”的冲沟坝地也有一定的坡度,而且很少。所以,对于山区人民来说,不能不利用一部分坡地来从事种植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南方岩溶区治旱问题是当今岩溶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三皇旱片是桂林市八大旱片之一.文章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地下水库治旱的工程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治旱决策部门作出科学的治旱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企业“十二五”规划已尘埃敲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旱绎新鲜出炉。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的“十二五”规划定位准、层次高,就中国的广大车企们来看,政策促进令那些高层管理者们欣喜异常。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地区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占各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了发展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建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基地,探索一种玉米既高产且无污染的种植方法,我们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开展了“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并成功建立了“绿色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体系”。本文主要谈谈绿色玉米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农田景观对昆虫的生态学效应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一直是作物病虫害预防与治理的重要前沿科技领域。目前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研究已由单一的农田拓展到区域性农田景观的空间范围。研究区域性农田景观中格局特征和人类活动对病虫害和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仅在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实践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阐明区域性农田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整合、维持机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最终需要体现和落实在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范围内,参与到粮食作物生产与病虫害生态管理活动过程中。文章主要阐述区域性农田景观中格局特征与人类种植活动对昆虫的生态学效应,并提出构建基于区域性农田景观多元化的有害生物生态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迅速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作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定县科委从1980年开始,连续三年承担省科委农业发展研究项目,建立了棉花、小麦、玉米、水稻、果树五个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方,示范试验了15项新技术、新成果。其中包括推广了“冀棉二号”一个新品种;评议了“正麦一号”和“正麦二号”两个新品系;检验了“中棉所10号”、棉花新品系“321”、水稻新品系“正旱14”等三个新品种;示范了棉花乙烯利催熟、缩节安化控、水稻化学除草、玉米耕作制改革等四项新成果;验证了水稻稀播量育壮秧、小麦冬前育壮苗、棉花重施花铃肥、果树夏季修剪和苹果腐烂病防治五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