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知识观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引起了课程观与课程资源观的变革。新的课程与课程资源观凸显了"教师即课程"的价值,使教师成为一种"活"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主体条件有:教师要树立积极的课程参与意识;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教师要与学生结成良好的师生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英语课程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本文试图对教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及方法策略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英语课程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本文试图对教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及方法策略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罗爱梅 《科教文汇》2007,(9Z):70-70,73
随着英语课程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要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而且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本文试图对教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及方法策略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材观是对教材本质与功能的基础认识。不一样的教材观反映了老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从本质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教材的运用策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转变教师的教材观,需要教师突破教材的禁锢,摆脱对教材“圣经式”的崇拜,把握教材的整体观、分层观和资源观,做到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具体需求开发教材。  相似文献   

6.
廖启活 《知识窗》2012,(4X):6-7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对于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教育必须要实施课程改革。正如叶圣陶所说,"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根据。"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吴晓敏 《科教文汇》2012,(14):105-10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单纯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自觉地利用好教师资源、挖掘学生资源、合理调整和拓展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一、案例背景朱浦老师在《教学理论与探究》一书中指出,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概念;英语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作为课改的直接实施者,教师需转变课程资源观念,确立"大课程"资源观,提高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挖掘、利用水平,要最大限度利用与挖掘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也要加强利用和开发校外资源。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  相似文献   

9.
胡天峰 《科教文汇》2008,(10):93-94
高中化学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泣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品质。  相似文献   

10.
吴雪芹  李传奇 《科教文汇》2008,(36):200-201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方位、深层次稳步推进。综观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不难发现:课程改革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滞后于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资源匮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身不够完善正成为课程改革中的制约因素。要进一步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营造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完善教师再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做好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应凸显五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要彰显教师功底的深厚;二是教学方式要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三是课程资源要注重开发利用的效度;四是教学媒体要趋于便捷实用的多元化;五是观课议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应凸显五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要彰显教师功底的深厚;二是教学方式要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三是课程资源要注重开发利用的效度;四是教学媒体要趋于便捷实用的多元化;五是观课议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3.
赵思林 《内江科技》2006,27(2):30-3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使高中数学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应对挑战,高中数学教师应树立新的数学教育观念,包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课程“四化”观、多维目标观、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习观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不足引起的。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必需强化正确的课程观,承担起课程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出切实的行动,自下而上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选择。但是现实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成为一句空话,为了落实语文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和实践案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品质。  相似文献   

16.
鲍庆弘 《科协论坛》2007,(2):138-139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课程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言语本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实践”的教学观。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日渐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隐性课程的价值和功能应予以重视。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全新解读,提出了新媒体隐性课程的作用机制包括学术性作用和非学术性作用两种渠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高校构建新媒体隐性课程的干预策略,认为在目标上要变“堵”为“疏”,明确新媒体隐性课程的建设目标;在内容上要构筑多元化的新媒体隐性课程体系;在实施上要形成新媒体隐性课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朱玲 《科教文汇》2008,(27):100-100
随着我国语文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语文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媒介。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然而,有的语文教师对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还存在着误区,有的囿于传统思维,对开发与利用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有的过度开发,脱离教学实际:有的形式花哨,不重实效。笔者认为,要开发和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必须重点把握对教师的主导地位的认识,把握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的认识,把握对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途径多样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关键,科学地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观是对教材本质与功能的基础认识。不一样的教材观反映了老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从本质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教材的运用策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转变教师的教材观,需要教师突破教材的禁锢,摆脱对教材"圣经式"的崇拜,把握教材的整体观、分层观和资源观,做到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具体需求开发教材。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给我国的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把一个好的课程构想转换成学生的实际经验”。学和教是同一问题的二个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促成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必然要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唯有教师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促成学生学习的深刻变革。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亟待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