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成为我国创新产出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由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2012年我国高校专利许可数据,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许可在数量与速度上增长迅速,但均落后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可专利具有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化速度较慢的特点,与受让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许可的高校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集聚化现象.进一步对这种集聚化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前八名高校许可的专利存在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化速度较快的特点,与受让人之间的地理距离较短.基于此,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本文认为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采取3个集中化战略.  相似文献   

3.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态势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专利文献计量方法,从定量角度比较分析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的国际态势,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对中国和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出趋势以及主要国家的专利竞争态势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同时探索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出大国,中国近年来在新兴产业公开的专利数量急剧增长,个别产业专利产出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美国和日本,但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美日企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模式。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对武汉.中国光谷生物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计量分析揭示影响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四个因素,建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根据逐步回归的结果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理,提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的产业组织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可以为产业合理布局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Theil熵、地区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其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集聚模式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区位分布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集聚方向顺时针旋转,西南部地区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探讨青岛市高校院所的专利发展情况,为全面反映驻青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试行)》,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专利竞争力和转化前景量化评价方法,对驻青高校院所在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情况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7家高校和5家研究所,总体专利竞争力分级较为明显,相对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小,在其他产业中专利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同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与其专利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优势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专利转化优势明显,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转化有望出现多点增长,而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较强的专利转化潜力。并对驻青高校院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强化专业学科优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高价值专利,以及突出专利转化导向理念、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价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江苏省2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4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22家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四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各项目研发团队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选用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实时统计系统”,采取混合检索的方式,基于2017年12月31日该统计系统所更新和抽取的专利数据(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规划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已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阐述了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发展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体现出支撑经济增长的战略优势,但其"二重二轻"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规律,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协同作用机制,测评其各细分产业所处发展阶段,构建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哈肯模型,揭示其各细分产业间及各发展阶段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门、各发展阶段中创新与需求均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序参量因产业不同而异,与阶段无关;在协同强度、强化方向、协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性,而无明显阶段差异性规律。据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制定发展规划和决策的前提。本文以桂林市为例,CNIPR专利信息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来源,从申请量趋势、专利构成和申请人类型等方面对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进行分析。总结出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并就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活力驱动以及专利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类似中小型非工业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改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DEA-SBM模型,通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30个省(市、区)2016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省(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效率参差不齐且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与研发阶段效率不一致,两阶段中都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现象,专利运营效率与地区发展水平之间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各区域应因地制宜进一步增强新兴企业专利运营及产业化能力、推进专利交易与成果转化有效机制、向参考标杆学习并推动本地创新、完善专利运营服务平台建设以推进运营效率的提升,从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扩散及集聚效应可以显著拉动区域经济快速成长。随着国家将通航产业纳入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环境趋好,该产业将开创出一片新的"蓝海"。本文阐述通航产业的特征、发展通航产业的意义、辽沈地区的发展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沈地区通航产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且主导产业各异,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依然面临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技术转化投资市场不活跃等问题,亟需开展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研究首先构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然后基于创新价值链对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过程按科技产出、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三阶段开展创新效率评价,运用DEA分别考察各阶段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但并非各环节均DEA有效,在物化产出和价值产出环节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投入冗余现象严重。研究提出了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各项目研发团队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俊周  杨祎 《科研管理》2019,40(4):34-43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创新产出指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其创新转化效率及极化效应。研究得出:我国专利申请导向的产业创新转化效率为0.864,而专利授权导向的创新转化效率仅为0.398;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极化效应呈现倒U型,四大板块区域内差异高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东北部三大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收敛;七大产业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极化效应高于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专利申请主体中,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极化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开辟区域发展新赛道、加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厘清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规律、明晰如何有效释放其创新外溢效能,对实现各地区联动发展和推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9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空间溢出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规律及特征,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从都市圈与城市发展阶段这两个空间与时间维度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直接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倒U形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对邻近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倒U形非线性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影响邻近城市创新产出;空间异质性上,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形创新空间溢出,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中各城市之间的这种倒U形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依次减弱;时间异质性上,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到城市化发展阶段,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正向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凸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而突破城市发展瓶颈,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