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城市水平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以低碳城市试点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能源转型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天津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实现低碳目标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天津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绩效指数从2008年的0.2306增加到2014年的0.6989,社会进步和能源转型障碍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障碍度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年均增长速度24.18%和7.19%。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提升和基础设施加强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值-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分析天津市2000—2015年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低碳环境水平、低碳产业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优化低碳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出行四方面提出有利于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依据。从经济技术、能源排放、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从单项指标和整体上对其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低碳支持,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5.
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结果发现:1988-2007年,北京城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胁迫、环境效应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拐点分别出现在1991年和1998年;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响应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环境可持续性水平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其拐点出现在1990年,目前仍处于较不可持续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类胁迫、环境效应、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胁迫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U"型变化趋势;环境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对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对陕西省2001—2011年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费从2001年的3 033.15万t标准煤增长到2011年的9 760.10万t标准煤,年均增长12.40%;碳排放量由2001年的2 463.30万t增长到2011年的10 567.49万t,年均增长15.68%,其中由煤炭引起的碳排放量占74.67%;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针对陕西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现状,提出应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改变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方式等建议,积极促进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7.
李彩惠  霍海鹰  李雅洁  侯玮 《资源科学》2015,37(7):1474-1481
低碳竞争力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理解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3个子系统19个指标组成。文章结合突变级数模型,以山东省17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并将其划分为3类:低碳竞争力优势区、低碳竞争力平缓区和低碳竞争力劣势区。山东大部分城市属于低碳竞争力平缓区(5个城市)及劣势区(6个城市),低碳竞争力优势区(6个城市)多位于中东部城市区域,测算结果表明山东省低碳竞争力从西南部地区向东部沿海不断增强,基本反映了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发展水平。为了准确找出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阻力,利用改进障碍因子法对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障碍度进行测算,分别以中间层和指标层对制约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公交运营里程数不足、湿地面积比重和城市园林面积较低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城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应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BCC-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2007~2013年的我国32家上市低碳企业样本数据从横截面和跨期纵向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效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效率并不理想,但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稳定,其年均变动略微大于1,整体技术呈进步的趋势,而年均效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刘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02-106
根据数据从能源环境、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广东低碳转型为大势所趋,并从四个方面论证广东低碳转型优势;阐述广东低碳发展的工作与成果,并指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简要分析广东未来低碳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在能源消费中居于主要地位,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制度理论、转型情景设计以及驱动路径、转型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内涵、建设经验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由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环境、低碳技术5个准则层和19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会城市2010年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发展优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低碳经济、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入手,对呼和浩特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建设原则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低碳经济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DEA模型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赤峰、鄂尔多斯等10个资源型城市进行相对综合评价及技术和规模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的低碳经济发展良好,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落后,是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据此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各个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义距离最小原理构建最优评价方法选择模型,并据此认为粗糙集理论相对于熵值法更加适用于2000—2013年我国能源结构低碳的评价。粗糙集理论的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能源结构低碳水平主要由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人均GDP增长率、化学需氧量、能源消费量等具体指标综合反映;"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思想以及能源规划与经济发展的脱节使得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低碳水平起伏较大。因此,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调整应以社会经济效益为重心,以能源规划效益为手段,兼顾环境效益的提高,逐渐由"又快又好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单一评价方法适用条件各异,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AHP法、熵权TOPSIS法、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法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单一评价,然后构建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模型,根据相容单一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排名第21名,处于较落后位置,制造业低碳经济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并从制定经济政策、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重视技术研发四个方面提出促进陕西省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地投入水平是最大障碍因子,地均从业人数的影响最大;③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首要因素。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水平障碍度以年均9.66%、1.47%的速度增加,而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障碍度以年均3.00%和1.44%的速度下降。最后,根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提出提升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组建意义:能源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生产、转换和使用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期待实现由传统能源模式向"低碳经济"能源模式转化是世界能源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同时.解决能源规模、效率和环保问题,以经济可承受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黄锦明 《未来与发展》2013,(3):21-24,17
我国城市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在技术、能源、产业和社会方面向低碳化转型。向低碳转型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制度创新是促进我国城市向低碳化转型的关键。我国必须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即对价值观和发展理念进行创新;要选择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正式制度;要协同正式制度创新和非正式制度创新,创新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5,(10):48-52
以17个城市2005~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山东省及17个城市GDP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以及17个城市面板协整分析,研究山东省及17个城市碳排放特征。研究表明,山东省2006~2013年城市碳排放总体弱脱钩;17个城市碳排放量、实际GDP增加值和碳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山东省及17个城市碳锁定效应较大,逐步通过技术和制度的改变解锁碳锁定成为低碳发展的关键;年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幅度、年均GDP增长和年均碳排放增长中,年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幅度起主导作用,山东省及17个城市应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途径,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以及出台政策法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以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共生、能源结构和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由此构建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的实现机理模型,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PP)从时、空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据此给出提升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