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硝基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静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毡、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苯污染废水吸附效果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0℃条件下,振荡速率130r/min,不同吸附剂用量2克,振荡时间20min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随着目前土壤中氡气测量技术的发展,重点调研土壤中氡浓度测量技术现状,总结常用土壤测氡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土壤中氡浓度测量现场对比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各种土壤测氡技术的优缺点和工程适用性,获得土壤测氡工程应用最佳土壤测氡方案。  相似文献   

4.
氡气被认为是导致癌变的十九个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其诱发肺癌的严重性与吸烟相近。随着人们对氡气危害的认识的普及,人们在氡气防护领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市面上各种测氡仪的出现。为了对这些测氡仪的质量与效率进行了解,本文对HS01α能谱测氡仪、HS05C电离室测氡仪以及FD216闪烁室测氡仪这3种采用不同方法的测氡仪器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氡室和不同环境中的同步测量,对3种仪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测氡仪中HS01具有较好的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并且具有能谱分析能力,在测量环境相对复杂的场合其测量结果相较于本实验中其他仪器的测量结果更加精准;HS05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小,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更加方便。HS05C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表现良好,FD216在测量环境中氡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一致性会略微下降。FD216的精度略高于其他仪器,其相对标准偏差大约为3%。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椰壳活性炭对人工染料废水中酸性大红G进行吸附,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废水pH与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活性炭用量下,酸性条件对人工染料废水都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而温度从20℃~60℃范围内其吸附效果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橘皮经粉碎、活化、酸洗、干燥制得活性炭,考察了不同碱炭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着色剂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对橘皮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碱炭比为3,活化时间为1.5h,活化温度为800℃,炭化温度为550℃。采用浸渍法,喷涂法和二次着色法,以二氧化钛和食用色素作为颜料进行染色,着色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虽有所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选用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3种吸附剂对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对比吸附实验,以活性炭纤维毡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粉末活性炭,再次是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速率快,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吸附去除率高、吸附容量也高于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的数倍。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吸附制冷热力过程中的计算表达式.采用Matlab/Simulink模拟手段对氯化钙-氨制冷工况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及分析。本文研究了不同解吸终了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附终了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解吸终了温度在90℃附近时系统COP达到最大值,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有利于系统COP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阮杰 《今日科苑》2007,(14):134-134
一、电计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测量依据:JJG119—2005《实验室(酸度)计检定规程》;测量环境:温度(23±10)℃;相对湿度≤85%RH;测量标准:用智能化酸度计检定仪作为测量标准;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试验测得细水雾熄灭油池火全过程的质量损失,采用质量损失速率来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将计算的热释放速率代入FDS模型的火源设定中进行模拟,研究了8、10、12 MPa三种压力下细水雾对油池火的抑制过程,着重讨论了细水雾在不同压力、风机开闭状态对油池火的灭火效果的影响,并对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模拟温度峰值与试验结果相差50℃左右;提高压力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灭火效率;随着细水雾工作压力升高,O_2浓度下降速率减小,而CO的生成速率提高。开启排烟风机会吸入部分新鲜空气,起到助燃的作用,降低了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落叶松锯末浸提剩余物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在采用氯化锌法制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活性炭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活化时间、活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得到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20%、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600℃,利用此条件制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959.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2.6ml/0.1g;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的氯甲基倍半硅氧烷(CM-POSS)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考察了CM-POSS的加入量及温度对E-51/Me THPA/TEA体系粘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氧体系粘度在室温条件下随CM-POS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CM-POSS/E-51/Me THPA/TEA体系温度小于90℃时,体系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温度大于90℃时,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迅速上升;当体系温度在35~50℃时,建立并求解了CM-POSS/E-51/Me THPA/TEA体系的流变模型,结果证明CM-POSS/E-51/Me THPA/TEA体系粘度变化规律符合Roller半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6)
基于高钢级管线钢的成分体系,建立双亚点阵模型:(Nbx,Ti1-x)(Cy N1-y)-Al N复合析出的热力学模型,计算出800℃~1450℃温度区间内两种不同Nb含量的管线钢中碳氮化物复合析出数据,并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Nb的全固溶温度,扩大了高温析出温度区域;Ti元素1200℃~1450℃温度区间内析出速度很快,1200℃时两种成分钢中Ti的析出量均大于50%;800℃平衡态时,析出物均以Nb C为主;Nb对Ti元素的交互作用,间接影响到Al N的析出。热力学计算结果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数据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众》2014,(12):13-13
这个精确的数字并不是随便得来的,是人体根据自然环境和热传导机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的。人体可以计算出补充食物和正常活动时身体的产热率,也可以计算出在四周温度低于体温时,身体把热传递到环境中的散热率。两种速率都随体温而改变,在体温为37℃时大致相等,可以保证体温的平衡。因此,我们的身体就选择了这个温度。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连续测氡仪和伽玛辐射仪对隧道掌子面的氡浓度和伽玛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并结合《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和《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116-2002)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测量结果表明各测点均无明显放射性剂量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使用500ml球胆通过恒温水域锅进行恒温控制,50ml碱式硫酸铝溶液与200ml纯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反应,通过水域锅加热改变吸收液中分子活性,使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反应物反应速率,通过Arrhenius反应方程式计算吸收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活化能。由实验数据表明,经过恒温加热处理后,30℃时吸收液中有效反应物与SO2反应速率常数k1=0.04327,40℃时反应速率常数k2=0.05947,反应活化能Ea=2.56KJ/mol。可以得出吸收液中溶质分子平均活性随温度增高增加,反应物更容易进行反应,从而吸收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效率加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空气中氡子体关注的日益提高,需要准确度更高、测量速度更快、易于推广的氡子体测量方法。不同于母体氡(~(220)Rn),氡子体为金属粒子,测量氡子体时需要将其分离出来单独采集,国内外成熟的仪用氡子体采集方法主要有滤膜过滤法、金属丝网组法、静电收集法、高压电晕法等4种,本文对这几种采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气溶胶变化后对氡子体产生的影响,实验通过气溶胶粒径谱仪SMPS测试氡室内不同浓度气溶胶,分析气溶胶的变化情况,根据AlphaGUARD测氡仪以及AlphaPM子体仪测试变化的氡浓度不同气溶胶下子体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NaCl浓度的气溶胶条件下,气溶胶的总量随着气溶胶发生器中的NaCl浓度的增大而变大,由于氡子体结合态随气溶胶浓度改变,氡子体浓度也随气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相同气溶胶浓度情况下,氡子体的浓度随着氡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单宁酸改性蒙脱石对镉的吸附热力学。在同一温度下,单宁酸改性蒙脱石对镉的吸附量随镉浓度的增加呈现一个先增加然后平衡的过程,吸附过程能很好的符合Langmuir方程和Lagergren二级方程;对不同温度下(20-50℃)吸附过程各热力学参数(△H、△C、△S)的计算说明,单宁酸改性蒙脱石对镉的吸附是~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小平壁与大平壁有着不同的传热规律。作者用统计平均观点对中小平壁的传热问题作了研究,对两类不同传热特性的耐火制品进行了界面温度计算式的理论推导,对计算误差作了分析。经初步实践验证,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相一致。二、中小平壁的传热规律众所周知,对于大平壁其任意界面处的热流强度(q_x,Kcal/m~2·h)是不改变的。但是,中小平壁的热流强度则随界面面积的改变而改变,在热稳态下必定满足如下关系,即Q=q_1·F_1=q_2·F_2=……q_x·F_x(1)式中Q——单位时间通过某界面全面积的热流量,Kcal/h由q_x与t_x(界面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计算范围近于线性关系,听以,界面温度t_x及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