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查明东岭地区的构造细节,搞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机制,通过对172.12km^2的3D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成图研究,落实了构造细节和特征。通过构造样式、断裂特征分析,认清了本区断裂是在扭动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利用回剥法,编制了构造发育史剖面图,结合构造图、地层残余厚度分布图等,以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为构造背景,参考区域演化规律,对东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岭凹陷东岭工区中部的鼻状构造,是在营城组末期走滑应力场机制下形成的。在断陷期继承性发育,在坳陷期不发育。由于受后期基底调整的影响,东岭工区整体上形成了向凹陷倾没的大型鼻状单斜构造。从长岭凹陷油气运移与构造形成时期的配套关系考虑,东岭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2.
创新系统软动力学研究纲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系统论和全息理论作出适当假设后,简要给出知识信息系统简化的软动力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及一些核概念,作者深入研究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混沌、演化,形成机制和涵义等,并揭示了创新行为与知识信息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扬子古大陆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项目为“华南扬子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子项目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下达的基础科研项目。项目于2011年启动,历时3年,系统收集分析了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第二代区域地质志资料以及涉及该区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年代地层、旋回与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重新修订了该区域新元古代“南华系”区域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件,并利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探讨了盆地形成演化的大地构造环境,综合分析了陆缘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式,总结了盆地演化与矿产资源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物理模拟实验取得了长足进展,实验地质模型从简单的单层模型到复杂的多层模型,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断裂构造形成、演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东段便为乌夏断裂带,在盆地西北缘中,其运动最为频繁,因受多期造山运动的影响,导致前陆冲断带变形严重,以至于其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乌夏断裂带形成期次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再现动力学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安山岩的研究是目前火山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安山岩的研究结果,系统的描述了安山岩的分类、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安山岩的深入研究对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生长演化及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兴华  张晨 《科研管理》2022,43(5):182-190
风险投资网络演化与网络形成和网络解散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CVSource数据库构建风险投资网络,从机构属性、二元关系、网络结构等多维度提出影响风险投资网络形成和网络解散的假设变量,采用分离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STERGM),探索我国风险投资网络的演化动力。研究发现,网络形成和网络解散的基础和演化驱动因子存在差异,网络形成是基于发现潜在伙伴的价值和匹配属性,而网络解散是基于对关系质量和未来价值的预期。具体而言,声誉、地理邻近性、结构嵌入和位置嵌入有利于网络关系的形成,且声誉和结构嵌入有利于网络关系持续;认知临近性和位置嵌入对网络关系解散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风险投资网络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在以下5个前沿领域取得了突出进展:(1)地球生命史及地质时间框架研究,就“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及“鸟类起源”与“恐龙绝灭”领域的研究,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十多篇。(2)地球物质科学,在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和填图、地壳重熔与岩浆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前沿水平的成果。(3)矿产资源与能源,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和成矿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维和找矿方法。(4)大陆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我国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的整体认识,并形成了我国的优势。(5)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及环境效应,黄土古气候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地下水循环机制及人类对其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地质灾害机理及主要污染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均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2010年,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被批准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2011年底正式开始建设。该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提出了大陆动力学的研究计划,形成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群体,经20年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形式。该实验室以大陆动力学理论指导,研究大陆组成、结构、行为、动态演化及深部驱动机制,重新审视、探索和解决中国(亚洲)大陆构造的若干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力求建立新的大陆构造及动力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情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之一,由大学图情系统负责实施。基于对协同学和集对分析的认识,通过探讨大学图情系统的结构、动态演化机制、协同模型和协同动力学曲线,对大学图情工作之协同予以解读;制定实现这种协同的策略并揭示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建安 《科研管理》1997,18(3):41-45
本文定义了经济系统中技术结构的概念,指出报酬递增机制是形成某种特定技术结构的根源,着重分析讨论了一个描述这种技术结构演化的数学模型——非线性波利亚过程对它在研究实际技术结构演化和形成中的应用,并提示了其用于研究技术扩散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石华园  蒲瑶 《未来与发展》2010,(9):31-34,20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及丰富资源而成为东南亚相关国争夺的焦点,围绕南海主权展开的斗争愈演愈烈,南海战略态势日趋复杂化与白热化。鉴于此,中国应采取合理与务实的南海策略。  相似文献   

12.
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九段线内油气资源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能源安全。本文以南海中南部海域主要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资源现状与潜力、招标和开采情况等数据为基础,采用SAVEE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勘探和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积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资源现状与潜力控制,消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他国家的招标和开采情况控制。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建南盆地和北康盆地最高,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曾母盆地和礼乐盆地次之,西北巴拉望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较低,南沙海槽盆地和南薇东盆地最低。  相似文献   

13.
The South China Sea, as ‘a non-volcanic passive margin basin’ in the Pacific,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as a small-scale analogue of the Atlantic. The recent ocean drilling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found, however, that the Iberian model of non-volcanic rifted margin from the Atlantic does not apply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a variety of rifted basins and propose to discriminate two types of rifting basins: plate-edge type such as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tra-plate type like the Atlantic. They not onl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structure, formation process, lifespan and geographic size, but also occur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Wilson cycle. The intra-plate rifting occurred in the Mesozoic and gave rise to large oceans, whereas the plate-edge rifting took place mainly in the mid-Cenozoic, with three-quarters of the basins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s a member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ystem of marginal seas, the South China Sea should be studied not in isolation on its origin and evolution, but in a systematic context to include also its neighboring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4.
侯娟  周为峰  王鲁民  樊伟  原作辉 《资源科学》2020,42(7):1325-1337
海洋养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拓展海水养殖新空间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改善、食物安全的保障、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主权的宣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180种海水养殖物种(鱼类120种、双壳类60种)为分析对象,通过各物种生长耐温范围和研究区域海表温度的匹配和比较,计算空间地理格网上多物种生长潜力指数的平均值,分别得到鱼类和双壳类养殖潜力,并基于阈值法对离岸距离和深度等条件进行约束,定量分析中国深远海养殖潜力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在满足评估条件的区域内,对于鱼类,渤黄海(BYS)、东海(ECS)和南海(SCS)海区适宜面积分别约为19.98、76.29、81.69万km2;对于双壳类,渤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适宜面积分别约为3.02、4.17、2.03万km2;②按照海区划分时,可优先考虑东海和南海进行鱼类养殖,而渤黄海鱼类养殖潜力值变化最大,未来鱼类养殖需要更细致地规划选址,以尽可能选择潜力值较大的区域;双壳类养殖可优先选择南海;③按照海域深度划分时,鱼类可优先考虑深度较深的海域进行远海养殖,而双壳类适宜离岸较近、深度较浅的海域。根据潜力评价结果可进行海域空间规划,为管理部门和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对南海进行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不仅在经济和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也是我国在南海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管理南海岛礁可宣示国家主权。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供给。研究先基于2006-2009年1 096幅QuikSCAT风场数据计算海面10m高度风功率密度,对南海岛礁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再根据风能廓线指数推算海面70m高度风功率密度,结合35景Landsat ETM+影像提取的干出礁礁坪估算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对南海岛礁风力发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等级为4-7级,能很好的应用于风力发电;②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在季节上呈“逐渐递增”趋势,春、夏季风功率密度较小,秋、冬季风功率密度较大;③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中,西沙群岛综合而言最高,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均为第三级别,南沙群岛大多为一、二级别;④东沙群岛的东沙岛、中沙群岛的黄岩岛、西沙群岛的华光礁、浪花礁、赵述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南海礁、日积礁、南华礁风电装机容量较高,可优先进行风力发电建设。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period August 17-28, 2001,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rovincial Bureau of Oceanography & Fisheries of Guangdong and the South China Institute for Endangered Species, th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 CAS affiliate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conducted a sea turtle satellite tracking project at Haigui Bay (Fig. 1) in the vicinity of Gangkou Town, Huido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9.
CPT测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重要的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能在现场直接、连续、快捷地对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参数进行测试,并且避免了取样和室内试验对土样所造成的扰动等影响,故在国外及国内陆地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以南海某井场海底浅层土质工程地质特性的资料为基础,借鉴国内外CPT解释技术的经验,对海洋石油941号钻井船在南海某井场插桩深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睿  韩震  程和琴  江红 《资源科学》2010,32(4):600-605
本文根据国际水生资源管理中心网站的东海区生物资源数据和历史资料数据,利用Ecopath模型对东海区生物资源能量流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东海生态系统存在4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碎屑和浮游植物;第二营养级是一些草食性的动物;第三营养级为第一级肉食动物;第四营养级为第二级肉食动物,并且大多为杂食性鱼类。东海区生态系统分为32个功能组。东海区Ecopath模型基本参数主要有:生物量(B)、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P/B)、消耗量与生物量的比值(Q/B)和生态转移效率(EE)。Ecopath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捕获为5.761t(/km2·a)、总消耗量为2621.630t/(km2·a)、总输出为106.339t/(km2·a)、流向碎屑总量为1303.487t(/km2·a),总生物量(不包含碎屑)为73.478t/km2,系统总流量为5393t(/km2·a),数据表明东海区的营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初级生产力与呼吸量的比值为0.825,说明东海区生物资源栖息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生态系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合度分别为0.172和0.199,表明东海区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之间的捕食活动复杂性还比较低;捕获平均营养级为3.1,较往年有所降低,说明东海区的生物资源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