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如今,伴随着理性范式从主观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我们应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从"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向"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复归.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它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信仰、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当代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求真求实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求真求实精神是创新文化的基石;怀疑批判精神是创新文化的内在动力;学术自由和宽容失败是创新文化的基本特质,它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及科学精神的内涵,讲述了科学精神的五大特征:永不懈怠的探索、激情澎湃的创新、执着追求的求真、互利共赢的合作和毫无私利的奉献,给出了科学精神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弘扬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是是国民科学素质的内核,是抵制迷信愚昧和伪科学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文章首先论述了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即执着的求真精神,严谨的求实精神,理性的求异精神,进取的创新精神,互助的合作精神和激励的宽容精神;分析了造成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营造舆论氛围、创新科普理念、构建科学教育体系这三个维度提出了弘扬与普及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寄语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它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1)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2)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3)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轻易相信未在严密科学方法下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和严格科学推理的所谓的新发现。科学的怀疑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4)科学认为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是可以突破的,因而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5)科学又认为,相对真理是不断逼近绝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王革峰 《科教文汇》2012,(31):19-19,23
大学精神是体现大学功能、理念、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的独特气质.大学以追求真理为使命,必然和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服务精神.其中,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大学精神各方面是相辅相成和交互促进的.只有建设、发扬大学精神,大学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科学精神,充满着追求真理、崇尚道德、自强自立、智力进取的精神,是真、善、爱、智、美的体现,是促进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周光召在最新一期《瞭望》周刊上发表文章,提出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它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 1.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政府转移职能和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的背景下,科学共同体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独立的社会地位,在承接科技宏观管理尤其是科技评估的职能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科技评估领域将成为科学共同体重要发展方向。为使科学共同体更好的服务于科技评估体系,并在科技评估体系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与繁荣,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科学共同体内涵的整理归纳,把科学共同体的内涵扩展到广义层面上,认为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循同一科学规范或为完成同一科学目标而组建的共生动态科学群体,其具有同一性、共生性和动态性三个特征。本文根据四类标准对科学共同体进行分类界定,在此基础上围绕政府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科学共同体两个维度对科学共同体在"矩阵式"科技评价体系中的参与进行描述,就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估体系中如何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波  李正风  王彦雨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科学共同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参与科学管理是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自律、自主和自治是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自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不足是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学术评价和精神气质等五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黎志敏 《科学学研究》2010,28(7):968-974
中国现行知识分类体系是在模仿西方的基础上建立的。西方知识体系以追求客观科学真理为基本原则,缺乏"伦理道德"关怀的品质。中国现行知识分类体系较好地承袭了西方"追求真理"的精神,不过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学术在伦理道德关怀品质方面的种种问题。为了改革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将伦理道德学说作为知识体系的灵魂重构中国学科分类体系,以"求善"原则规范"求真"精神,促进人类知识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改革中西方现行的"平面化"的僵化学科分类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科发展、易于操作、易于数学模型化的多维立体型学科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互渗,科学和科学文化正是在人类思想大汇聚大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汇聚取决于历史的机缘,而整合取决于理性主义精神的升华。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跨种族、跨肤色、跨宗教、跨文明的普遍文化;科学人在宏扬理性主义精神、沟通不同文明方面具有一份特殊的责任;科学共同体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社会领域,默顿的科学精神气质是科学共同体的习俗、惯例等不成文规范形成的基础;也是科研规章制度、律令等成文规范制定的指导原则。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解读,有助于对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探讨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差异与联系,对科学精神下了一个简洁性定义,即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求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理性。并提出了反科学态度的三个特征:无知、无理和偏私。然后按照逻辑顺序,从历史角度探讨了中国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要普及科学精神,首先是自身科学精神的树立,然后是能够影响他人的科学精神的倡导和旗帜鲜明反对伪科学,最后落实到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特殊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或对认识真理性的评价。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求知的精神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反思、体现出来的精神,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现为科学的公共性价值追求。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内容。齐曼基于后学院科学立场,在肯定默顿理论的同时,修正和发展了科学精神气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精神的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辩证批判、理解宽容、自我牺牲五个方面。相对于默顿的理想主义和齐曼的折中主义,马克思立足于物质实践和辩证法立场的科学精神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情报科学共同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情报科学共同体的内涵,外延,动态性,整体取向效用,个体动向现状,客观制约因素等方面,阐述了情报科学共同体存在的必然与作用。并由此得出情报科学共同体及其整体取向是情报科学界长期潜在的一种客体,它时刻影响着情报科学的个体研究动向及其趋向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对科学精神进行讨论,归纳出科学精神的7种具体表现:求真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平等包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奉献精神。虽然说每个人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具有独立性,并且形成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个体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以及所想经过内化并凝结而成的。根据这些内容,分析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这个培养怀疑精神、实证精神的科技馆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关怀我国科技事业和广大科学家群体,提出"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群体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对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史中蕴含了许多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真、创造、奉献、批判和怀疑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在原子物理教学中结合物理学史的讲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